试论知识管理思维方式从二元对立到三元平衡的变迁及其意义
2013-10-16屠兴勇
屠兴勇,何 欣
(兰州大学 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引 言
随着知识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知识与管理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过去只有学者才跟知识打交道,而现在知识已经渗透到最一般的管理事务乃至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知识和环境的变迁导致管理思维方式和管理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时常有人提及管理思维方式及其意蕴是事关管理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但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引起主流管理学界的足够重视。之所以如此,其中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我们不能正视甚至不愿意承认不同管理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而其中更深层的原因恐怕就是我们缺乏深刻剖析知识的自信心。承认并正视不同管理思维方式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既是知识管理自信心的一种体现,也构成了当代管理思维创新的一个基本前提。
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已成为传统管理思维不可或缺的要素,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将其推向新的相关领域研究。遗憾的是,许多学者情愿终其一生沉浸在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下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及其特性、机理和转化等传统方面。然而,今天的历史机缘促使许多坚守传统的学者不得不认真思考经典管理思维方式的普适性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及其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很少有人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从这一基本洞悉出发,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线索考辨基于知识的不同管理思维方式的特征差异和变迁过程,以期厘清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的整体发展线索,为时下流行的知识管理实践提供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二、现状与问题
应当承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毋庸置疑。知识除了以不同的形态帮助我们解决管理理论发展问题以外,还出现在管理学研究的理论前沿。组织必须通过了解不同时期的知识发展变化状况来了解管理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和方法。然而,传统管理学所罗列的那些与知识有关的关键性成功因素已经在组织及其管理实践中逐渐丧失效力。组织运营环境和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得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倾向于把组织及其管理问题看作是复杂的知识系统问题,主张从知识范式的视角去研究组织变革和发展问题。从管理的角度看,管理思想的更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及其类型和创新,因此,研究组织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变迁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知识不仅是特定情境的产物,依附于组织的技术、专利、制度、流程和作业规范等,更是人类通过认知和思维过程以及情感作用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领会。组织总是嵌入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也就是嵌入在其与外部环境互动的特定情境之中。因此,不同的情境决定组织知识的差异,进而决定组织的竞争力。在管理史上,“理性”(理性知识或显性知识)和“非理性”(感性知识或隐性知识)被誉为是管理思维方式中的“王冠”,围绕着这两个关键词出现了众多“新”的管理理念①。换言之,传统的组织知识分类方法很多(参见表1),但大多基于隐性-显性二元对立。目前,在管理学界获得广泛认同的知识区分方法是Polanyi提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区分方法。Polanyi(1958)率先提出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概念,他认为隐性知识是与个人和特定的情境相关且难以表达和沟通的知识;而显性知识则是可以编码、制度化并可用语言来表达的知识。在他看来,几乎有一半的知识是不易扩散的隐性知识,这种知识是支配人的行为的核心资源,是形成显性知识的基础。从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大多以Polanyi的知识分类理论为研究起点,在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虽然管理学研究一直处于一种基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发散式发展状态,但后续研究终究没能摆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羁绊(屠兴勇,2012)。
严格地说,知识二分法和知识管理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无法涵盖组织世界的所有知识及其管理问题。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只关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而忽略了以价值观和情感为表征的活性知识。有鉴于此,杨百寅教授(2003)在系统梳理既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见解独到的“知识整体理论”(holistic theory of knowledge)。他的知识整体理论把知识分为迥然不同但又互相平衡的三种类型,即感性知识(perceptual knowledge)、理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和活性知识(affectual knowledge)。可以说,知识整体理论的提出颠覆了原来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思维方式,知识整体理论在重新阐释传统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同时,独具匠心地把活性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三元平衡思维方式纳入当代管理问题研究。
如今,不同管理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由组织间的知识差异或知识认识论差异造成的,因此,获取知识尤其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活性知识,已经成为组织构建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基于知识三元平衡的管理思维方式无疑是管理史上发生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也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创新。它不遗余力地向人们表明,知识作为当今时代最基本的管理要素,恰恰也成了最深刻的时代问题,而且基于知识的组织管理更需要活性知识以及活性知识与另外两种知识之间的平衡。
总体而论,由于思维方式不同,人们对管理实践的描述也不同,对管理现象的关注也注定是不同的。以往的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一种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二元对立,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管理发展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人们在接受基于知识的三元平衡管理模式时仍没有彻底否定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只是不再把它捧为经典。放眼管理思维方式的演进,奠基于知识、经由二元对立到达三元平衡的思维方式的过程本身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一种创新,三元平衡取代二元对立体现出管理思想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然而,这个演化过程表现出了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现代管理思想明显地向人性回归,大大提升对人的关注程度。然而,在诸多相关研究文献所涉及的表述之间尚存在歧义和模糊性,需要我们加以澄清,以便采用更加贴切的方式来表征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
三、基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功用和局限
西方的主流管理思想是建立在传统二元论的哲学基础上的,其典型的思维方式是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因此,人们渐渐养成了“仅仅在对立两极中进行思维”的习惯,三四百年来从未发生过变化。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首先建立在差异和矛盾的基础上,没有差异、没有矛盾,就不可能有对立存在。“二”所指涉的东西一定具有并列的相互对立关系,从而对“一”有了非常明晰的划分。需要强调的是,“一分为二”是二元对立的基础,但还不是二元对立。承认二元对立,也不等于承认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只有仅承认矛盾对立性,而否定矛盾统一性,仅承认“一分为二”而否定“合二为一”,才是科学意义上的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此看来,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并不是辩证法,而正好是与辩证法背道而驰的东西,两者恰好是根本对立的。当然,从其历史渊源来看,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近代的产物,是西方人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由理性主义者笛卡尔率先提出来,经过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发展而日益极端化。
基于知识视角,管理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因组织间知识不同而造成的。由于深受主观与客观二分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基于知识的西方管理思维方式中存在一系列带有二元对立性的基本理念,并且渗透到了管理价值、管理机制、组织模式、管理方法选择等各个环节。许多研究基本上仍然囿于由哲学家Polanyi开创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范畴,即二元空间范畴。Nonaka(1998)宣称:“组织的知识管理就是源自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不断交融。”后来,Hargadon和 Fanelli(2002)以及Haas(2007)在自己的相关研究中都明确论述了这两种知识。实际上,现代知识管理是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基础的管理。无论是最为著名的Polanyi(1967)、Nonaka(1998),还是大名鼎鼎的Kogut(2002),他们都没有脱离这种管理思维方式的束缚。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学家的一般认识过程就是主、客观二元对立的交融②。更严重的是,在西方管理学家看来,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指涉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囊括了所有知识,即使存在其他类型的知识,也一定为人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判断所统摄。结果,虽然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组织及其管理复杂性问题,但始终没有脱离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束缚。从另一方面来看,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彰显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的出现是科学方法论扩散的一个亮点,管理思想借以从二元对立的技术模型中提升了自己。这里之所以说是“从二元对立的技术模型中提升了自己”,是因为要强调在根本理念方面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此后的主流管理学研究遵循这条思路,通过把组织视为知识的载体,借助于两种不同知识之间的转化来追求更高的组织效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把“理性”与“非理性”的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极致。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长期以来,管理学家普遍关注“显性”与“隐性”之间的转换,只是借助新方法认识到这种转换的变化不是由两者的单一关系决定的,从而开始建立与多种环境参数的自发变化相关的模型。他们仍然关注知识的属性和分类问题,虽然借助新理论发现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转化的局限性,但仍对复杂的知识属性视而不见。究其原因,他们并没有真正对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标示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提出过质疑,或进行过批判性反思。他们更多的是将其与现代管理实践的一些案例进行简单嫁接,以此来论证基于知识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的某种“普适”价值。应该说,管理思维方式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别。站在管理学发展的高度来看,并不是说基于知识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没有优点,而是它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多变环境下的复杂管理问题,甚至到了必须加以改造乃至摒弃的地步。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已经逐渐认识到单纯照搬西方二元对立的管理理论和思维方式无法解决当今中国特有的组织及其管理问题,于是纷纷从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管理智慧,并且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情境下的管理问题。
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担忧,也正是在上述重新审视中遭遇了有力的狙击。郭咸纲(2004)认为:“由于这种思维方式将人‘物化’,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自我发展性,因而不能充分开发人的潜能,甚至使人异化为技术的附庸,使人失去了自我……”在一定程度上,知识正以极快的速度更新,不同领域的知识正逐步走向融合,鼓励变革和创新作为组织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开始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新定位。与此同时,管理理念、原则和方法正在迅速普及且不断发展,所有这些变化对管理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连一些管理实践者也对这个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许多管理学家热烈地探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裂痕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如和谐耦合理论等),并强调自己的理论不仅仅是技术性方法,而且也是新的思维方式。这些新理论的方法论理念源自于对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超越,因而能够比较充分地落实到管理实践中。比如,管理对象从此被视为复杂系统,虽然追求高效率仍然是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但原有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终于被三元或整体平衡思想所取代。最具现实意义的是,杨百寅教授运用知识整体理论有力地批判了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并且有效弥补了后者的不足。作为现代管理学的启蒙与批判者之一,杨百寅教授深刻认识到二元对立的管理思维方式已经滞后于当下的管理思想发展,他运用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活性知识,即用“一分为三”或三元平衡的方法论构筑了一种新的管理思维方式。这种三元平衡的管理思维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地引入现代管理学研究,价值方面的新理念也随之得到认同。乍一看,人本主义似乎已经水到渠成地得到了认同,人的因素曾经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价值,现在又从“三元平衡”中得到体现。平心而论,知识整体理论着实提升了管理学研究的深度,同时又提高了管理学研究的科学性,也使三元平衡的现代管理思想和精神得以萌生,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基于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活性知识的三元平衡管理思维方式:重塑与超越
从基于知识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到向三元平衡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组织管理思想的变迁贯穿于这一过程始终,而且创立三元平衡管理思维方式的努力往往是从揭示二元对立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不足开始的。毋庸置疑,知识整体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基于知识的管理思想从二元对立转向三元平衡。事实上,知识整体理论是对传统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二元对立模式的一种扬弃,同时也是对这种研究范式的批判性继承(参见图1)。更重要的是,这种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的变迁,展现了组织发展的新话语、新思维,加快了组织理论新范式的传播。
图1 二元对立的管理思维方式模型(上)与三元平衡的管理思维方式模型(下)比较
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模型的建构依赖于基于理论与实践视角的知识分类(参见表1)。经典的知识分类有Polanyi(1958)、Nelson和 Winter(1997)及 Nonaka(1998)等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类,Bhagat(2002)等关于简单知识与复杂知识的分类,Long和Fahey(2000)关于个人知识、结构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分类,Spender(1996)关于自发知识、有意识的知识、客观知识、集体知识的分类,Lam(2000)关于头脑知识、具体知识、嵌入知识、编码知识的分类,等等。根据是否可转移,知识可以分为言传知识和意会知识,也可以从表现形态上称它们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认知空间结构关系的角度,知识可以分为关于什么的知识、关于为什么的知识、关于如何做的 知识和关于谁能做的知识(高政利,2009)。
表1 基于理论与实践视角的组织知识分类研究比较
从基于知识的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有关组织知识定义和分类的研究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从隐性与显性的二元对立到感性、理性和活性的三元平衡,从现象描述到内在机理探讨,从彼此孤立到相互包容、平衡匹配。
活性知识的概念早在2003年由杨百寅教授在知识整体理论中提出,但起初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直到近期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活性知识依附于人的情感,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周围事物做出的情感体验或期望。这类知识反映在道德观、善恶观和是非观上,它是以价值观、抱负和理想为基础,以情感、态度、动机、伦理等为表现形式,以追求自由为目的,是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屠兴勇,2012)。毋庸讳言,活性知识概念的提出③,一方面使得目前知识分类研究形成了兼具动态性和整体性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管理认识论范式的可转换性。从根本上来说,在组织知识多维分类研究框架中,二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都是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元知识分类框架下展开的。当然,三元知识观(这里指知识整体理论)的提出并不是有意要彻底否定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存在性及其意义,而是通过对组织知识进行更贴近实际的划分来打破传统的认识论思维定势,消解隐性与显性之间截然对立的格局。就此而言,杨百寅教授要比前人看得更高、走得更远:他的知识整体理论覆盖了知识管理领域的每个方面。对西方研究者来说,他是具有典型的中国式管理思维风格及技巧(整体思维)的主要解读者之一。因此,知识整体理论蕴含的三元平衡理念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为解构当下流行的管理思维方式和促进现代管理认识论的范式转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随着知识类型差异化的提升,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活性知识的提出打破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一统管理思维方式的局面,基于理性、感性和活性知识的三元管理思维方式与传统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组织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二元结构,而是一个三元平衡的开放型互动系统;其次,知识的差异性不仅要求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活性知识之间能够转化,而且还要求为知识创新创造新的环境,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三种知识的功效。因此,由当代社会经济环境和知识差异性共同决定的管理思维方式应该是一个多元平衡系统,而管理实践更应该采用多元动态优化的管理方法。
知识整体理论所蕴含的三元平衡管理思维方式是知识方法论发展的又一高潮。“三”的提法在《老子》中就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也说过“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的关于“一分为三”的朴素的表达。随着“一分为三”、“三分法”哲学原理的普及,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将逐渐消减,立体思维方式乃至多维综合观将逐渐确立其主流地位,而管理思维方式将从方法(或技术)上不断得到提升。未来的管理思维方式基于三元平衡来实现自身的完善,通过把组织视为一种有机的整合系统,运用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活性知识来追求更高的管理效率,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把管理领域的“活性”因素或人的情感、价值等因素推向一个新的极致。
郭咸纲(2004)曾经指出:“最高境界的管理模式应当是在对人性普遍价值目标、宇宙价值目标的认知与自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当代对“人性”的重视是管理思维方式的一种内在反映。这种观念自然影响到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活性知识的提出冲破了“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分对立,而活性知识也成了现代管理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再次印证了当代呼唤人之自由、情感和精神回归的声音并不只来自知识外部。最初,我们只是从知识外部来评价作为管理对象而被简化的静态世界,后来发现这个静态世界越来越远离我们身边这个变化万千的生机盎然的管理世界。而现在,我们是从知识文化内部产生了这样一种意识:知识与人的自由、情感和精神的分裂不仅仅表现为知识输出管理世界的机械化,而且更多地表现为人之自由、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力量在知识化社会中的缺失。我们不应该牺牲人之自由、情感和精神而去迁就某种假象,而应该重新认识源自于新的管理实践的人的价值。由此可见,包括活性知识在内的三元平衡管理思想是对管理领域呼吁人之自由、情感和精神的声音的一种具体反映。也就是说,活性知识在整个管理领域更加关乎人的因素,从一开始就不是对经典的、狭隘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彰示的内容的依赖,而是对它的批判。
从方法论角度看,我们逐渐认识到组织及其管理世界是一个复杂系统,从而客观上加快了不同管理思想的交流、移植和融合,但要真正实现完全的融合尚待时日。尽管不同的管理思维方式可以在差异中求得磨合,但不同管理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依然是一种客观现象,谁都无法回避。毫无疑问,由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无法涵盖所有的知识,因此,基于这两种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也就无法全面准确地解释多元环境下的管理问题。基于三元知识平衡的管理思维方式印证了组织原本就是一种非线性互动并力图保持平衡的系统。鉴于此,任何对组织元素的分析都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必须基于整体平衡思想。我们理应正视不同管理思维方式的存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管理冲突。对于管理者来说,关键就在于如何克服管理思维方式差异造成的障碍,采纳不同管理思维方式的合理成分来实施多元化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发挥三元平衡管理思维方式应有的作用。
不言而喻,基于三元知识平衡的管理思维方式,本质上是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凭借自身的开放性和批判性,通过不断吸纳新鲜养料来充实自己。杨百寅教授将知识置于现代性的管理问题域中,一方面为东、西方的知识管理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努力使其摆脱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范式,进而走出传统认识论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在激活后现代多元社会的管理思想,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其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在这场思维方式改革运动中,管理学家要学会用整体和平衡思维方式来审视组织及其管理世界。而三元平衡思维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思维方式力图用平衡、完整的三元组织及其管理理念来取代传统的组织及其管理理念。随着三元平衡管理思维方式的发展和普及,这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但正在演变为一种管理隐喻,而且正在进一步发展为一种看待组织及其管理问题的新的世界观。当然,基于三元知识平衡的管理思维方式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组织及其管理世界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探索和认识,因此不乏针对现实管理思想体系建设和丰富多彩的管理实践的深刻而又犀利的见解,不乏提出新问题和新思想的勇气。因此,它不仅仅是对现代管理学的超越,也是在探索管理学的未来。
五、结论与展望
回顾既有的管理思维方式及其发展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知识对于推动管理思维方式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竞争越来越依靠知识的今天,三元平衡管理理念正在渗透到组织管理的方方面面。知识整体理论不能赋予我们以一劳永逸的管理思维方式,而实际上也并不存在这样的管理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基于知识的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去探索创新路径,而是试图沿用传统的套路、理论或模式,那么必然与卓有成效无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入比较和研究不同的组织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自然就成为当今管理研究领域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引领管理发展方向的全新课题。
虽然三元平衡思想至今仍没能在管理学界取得主导地位,但无论是该理论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由衷地承认知识整体理论是管理学界不可轻视的开创性理论之一,它不输给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出现的任何一种经典理论。对于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目前主流管理学家与知识整体理论的提出者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在主流管理学家看来,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强调的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二元对立,目的是要创建更具说服力、更易解读的管理理论。而对知识整体理论的提出者来说,西方传统的基于知识的管理的实质或基本运动就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它不是由哪一个人独自提出的观点和学说,也不是一种与西方启蒙运动并列的思潮,而是西方管理学家的基本宿命。作为一个世纪的产物,二元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管理的一种桎梏。人们未必会因为这个宿命而马上就抛弃此前的二元对立管理理念,但它的局限性却已经大白于天下。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应当立足于现实的管理实践,注重对于组织及其管理世界的实际作用。此前,管理学家之所以长期依赖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二元对立管理思维方式,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活性知识的巨大潜在作用和价值。我们认为,用三元平衡的管理思维方式来取代二元对立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管理思维方式变革运动。三元平衡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一种更加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是一场对西方现代管理学二元对立范式进行有力批评的范式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杨百寅教授不仅深刻揭示了传统西方管理思维方式所存在的缺陷,而且还对实际上构成其基石的传统管理理念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解构和批判。他所倡导的三元平衡管理思维方式在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组织及其管理世界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从而为奠基于知识的管理思维方式研究注入了新的观点和思想。在杨百寅教授那里,与其说三元平衡管理思维方式把日常管理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搁置在一边,还不如说是用三元平衡管理思维方式向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发起了挑战,同时彰示出当代东、西方组织及其管理演化的新特征、新矛盾和新的理论走向,折射出当代西方管理学理论裂变的征兆,并以“平衡”的态度和方式去寻求解决管理理论发展矛盾的新途径。
尽管本研究在理论上得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论,但仍存在诸多不足。考虑到知识管理思维方式的理论贡献和情境性特征,未来应该深入挖掘知识管理思维方式从二元对立向三元平衡转变的重大意义,开拓并在实践中加强利用基于整体平衡生成机制的管理模式;除了关注如何把基于知识的三元平衡管理模式运用于知识管理领域以外,还应该深入探讨如何把它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等其他领域。我们相信,这样做一定会得出更富启示意义的结论。
注释:
①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主体在长期思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后形成的思维路向和逻辑过程,它是文化的最深层部分。管理思维方式是人们关于如何观察、思考、认识和处理管理问题以及进行相应的判断、决策的基本思维方法和态度。
②西方管理学家的普遍心路历程是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的双重交替,他们尊崇主客二分法,把客观世界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来研究,并把客观世界分为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目的是要通过认识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来揭示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性。罗珉教授曾在他的《论管理学的现代主义遗产与后现代精神》(《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3期)一文中对这个问题做过深刻的诠释。
③自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组织管理方式在悄然发生深刻的变化。“人是世界的主宰”不再是空洞的口号或不切实际的幻想,它正随着人的生产性主体地位的复归而逐步变成现实,而活性知识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这种现实。
[1]Bhagat R S,et al.Cultural variations in the cross-border transfer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204-221.
[2]Bontis N.E-business essentials[M].Greenwich,CT: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02.
[3]Haas M and Hansen M.Different knowledge,different benefits:Toward a productivity perspective on knowledge sharing in organiz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1):1133-1153.
[4]Hargadon A and Fanelli A.Action and possibility:Reconciling dual perspectives of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13(3):290-302.
[5]Kogut B and Grandori A.Dialogue on organization and knowledg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224-231.
[6]Lam A.Tacit knowledge,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societal institutions:An integrated framework[J].Organization Studies,2000,21(3):487-513.
[7]Long D and Fahey L.Diagnosing cultural barrier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0,14(2):113-127.
[8]Marshall N.Cognitive and practice-based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nd learning:Incompatible or complementary[J].Management Learning,2008,39(4):413-431.
[9]Nonaka I,et al.The art of knowledge:Systems to capitalize on market knowledg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16(6):673-684.
[10]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M].Garden City,NY:Anchor Books,Double Day and Company,1967.
[11]Spender J.Making knowledge the basis of dynamic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1):45-62.
[12]Yang B.Toward a holistic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adult learning[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2003,2(2):106-120.
[13]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4]屠兴勇.“知识整体理论”的基本假设及理论贡献——基于知识与管理的认识论视角[J].社会科学,2011,(6):47-56.
[15]屠兴勇.组织知识定义及多维立体型分类框架研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2,(2):16-30.
[16]屠兴勇.三元知识运作管理模型建构与三元知识理论应用价值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