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仙都龙窟,因蛇而生的闽越遗风

2013-10-15王诗理

中国西部 2013年5期
关键词:蟒蛇崇拜

文 / 王诗理

来到福建南平延平区樟湖镇这座千年古镇,仿佛就到了金庸笔下的欧阳锋的白驼山。这里至今保留着古朴的民间文化活动——祭蛇。农历七月初七,大部分地方过的是传统“七夕”节,而在这里,樟湖镇村民们过的是传统的“蛇节”。

秦汉时期,闽中各地的先人信奉蛇神为祖先之神。在闽江流域崇蛇文化圈中,樟湖镇完整而原始的崇蛇习俗一直保留至今,樟湖人以蛇作为图腾,他们不打蛇,忌食蛇肉,遇到蛇时还主动让路……

漳湖镇蛇王庙外景樟湖蛇王庙。位于樟湖镇东边码头处,砖木结构的清代建筑,为重檐悬山式。该庙与其他庙宇不同之处在于,其檐角处的仰头雕成蛇头,形态逼真。蛇王庙又称“连公庙”、“福庆堂 ”。

坐落于祖国东南角的福建省简称为“闽”,早期生活在闽地的民族叫闽越族。《说文解字》:“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将闽字拆分“门”与“虫”,“门”即指大门,“虫”指的就是长虫,即是蛇。一种看法说闽越居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大蛇守护,另一种看法认为“门”指代洞穴,虫于“门”内表明居住在洞穴中的闽越先人是蛇的后代。不管哪一种说法为对,小小的一个闽字都已将闽越族人对蛇的崇拜表达得淋漓尽致。闽地古时也被称为“七闽”(后因元代行政区划的原因改称八闽),是以商周时期散居在现今福建、浙江南部的以蛇为图腾的七个部落而命名的。相传公元前334年楚国大败越国,勾践第十三代孙无诸率越国王室、百工和随从翻山越岭逃入闽地。入闽之后王室力量单薄、人地生疏,他们团结了当地七支信奉蛇图腾的部落建立了新国。为表示对蛇部落的感谢,吴诸将“闽”字放在了“越”字的前面,为新国命名“闽越国”。这也便是古时闽越人这个名称的来历了。

漳湖镇蛇王庙内殿(左图)丽江东巴谷蛇形图腾柱(右图)像福建樟湖一样崇拜蛇神的地区还有很多,云南丽江的纳西族人就是其中的狂热份子。在丽江玉龙雪山下的东巴谷内,进谷看见的第一个大型建筑就是这个描绘着人首蛇身的图腾柱,以女娲崇拜而拓展开来的蛇崇拜,使得纳西族更具有神秘色彩。

古闽遗风•蛇崇拜

时光的流逝,几千年过去了,伴随着汉人不断南下入闽,闽越古风在大量的中原汉文化的冲击中不断被融合。虽然相当部分的蛇图腾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已被淘汰,但要彻底抹杀护佑闽人千年之久的蛇图腾绝非易事。如今在闽地也有不少珍贵的蛇文化记忆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而保留了下来,千古不灭。时至今日,走进在福建省许多农村地区还能听到诸多与蛇有关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蛇郎君的传说。据说当年闽地一个农村有一个农夫的小女儿与蛇郎君结婚,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小女儿的一个姐姐嫉妒她,害死了妹妹并冒充妹妹做了蛇郎君的妻子。之后妹妹的灵魂化作小鸟回来把真相告诉了蛇郎君,蛇郎君便把坏心肠的大姐变成了一株大麻竹。诸如此类的故事在闽地不胜枚举,大多讲述了蛇惩恶扬善给人类带来幸福的故事,表达了闽越人民对蛇的尊崇。除了故事传说,在福建省华安、漳浦、樟湖等地还能发现大量与蛇有关的岩画、服装、器皿与饰品等。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岩画、器皿与服饰上的蛇多呈“盘”状,这恰好体现了古人心中“巨龙围日”的宇宙格局。在古人眼中太阳每年都会在同一时间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于是古人们就认为宇宙循环的外沿也应当是一个“盘环”状,太阳就顺着这个盘环年复一年地运行着。而这个“盘环”则是一条首尾相连的巨大龙蛇,指挥着太阳一年四季沿着龙蛇身躯上的“节”进行宇宙运动,并由此导致了人类社会的“节”文化,如二十四节气等。说到饰品,清人施鸿保的《闽杂记》卷九的《蛇簪》中讲到:“福州农妇多带银簪,长五寸许,作蛇昂首状,插于髻中,俗名蛇簪。”蛇簪体现了闽越人希望有蛇在身边相伴,威胁妖魔、护佑自身的愿望。插蛇簪于发间,人便可与蛇神沟通,连接宇宙,获得神力。蛇簪的出现可以说与手镯(象征蛇缠绕在手臂之上以护身)和耳环(珥蛇,戴在耳上能与蛇神沟通)的形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踏足闽地,与蛇相关的习俗遗存也是数不胜数,如水上人家祈祷木龙(木雕蛇像)以保平安、岸上山里修蛇神庙以诉疾苦,春祭游蛇灯、夏初赛蛇神等活动更是在八闽大地上广为流传。

樟湖的蛇祭祀活动蛇节这天,凌晨4时30分,镇上东南西北四向都响起礼炮,迎神赛蛇就开始了。6点半,蛇王庙里里外外聚满了人。当地驯蛇能力高超、有威望的长者被称为“蛇王”,仪式由他主持。

蛇节中的蛇圣(左图)

千年蛇俗樟湖存

然而习俗虽广为流传,但随之时间的推移,如今真正执行的已然为数不多。其中,对崇蛇习俗保留最完整的就要属闽地的樟湖镇了。樟湖镇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东南部,前临闽江,背靠印山,地形狭长,宛如一块漂浮于闽江边上的木排。千百年来当地人都传承着古老闽越人崇蛇,保护蛇类的“闽越遗风”,如今在漳湖新镇南边还保留有明代的悬山式双层檐蛇王庙。庙中供奉着肖、连、张三尊蛇王神像,而漳湖镇的崇蛇传说就是缘于蛇神连公。相传连公原为蟒蛇精,化成人形在当地任府尹。有一年樟湖坂发大水,灾后瘟疫病魔肆虐,数以百计的乡民被病魔夺去生命,民不聊生,实有“万户萧疏鬼唱歌”之情景。府尹连公根治水患,并为百姓治病驱邪,受到众人的爱戴。明永乐十三年赵天师经过漳湖镇时识破了连公蛇身的原型,意欲斩之。当地百姓齐声道:“连公青龙,善!”赵遂不杀之,人们也修建庙宇祭祀连公。时至今日蛇王庙的中堂上还悬有甲戌年(1694)重修庙宇时所立的“仙都龙窟”的牌匾。”正可谓是“闽越遗风唯我湖峰(即樟湖坂)惠存,仙都龙窟冠此蛇王宝殿”。

蛇节迎神像仪式(右图)简单仪式后,蛇王向村民分发蛇。小朋友们兴奋地冲上去抢个头小的蛇,而最大的一条蟒蛇,被封为“蛇圣”,重量超过60斤,人很难控制,得放在笼中由四人推着出行。游街开始,有人抬神像,有人鸣锣开道,有人扛旌旗,人们手拿着小蛇,更随着蛇圣的笼子,向闽江边行进。

如今漳湖人还以蛇王庙为载体举行漳湖镇蛇节,规模宏大,国内罕见,可以说是千百年崇蛇文化积淀的活化石,名扬海外。在漳湖镇蛇节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游蛇灯”与“赛蛇神”两项活动。每年元宵节前后漳湖镇都会举行春祭游蛇灯活动。漳湖镇的蛇灯由蛇头、蛇身、蛇尾三部分组成。届时漳湖镇民便以竹木制成蛇头与蛇尾,并用不同颜色的纸裱糊。蛇身则由三十多块木板组成(多者甚至达到七百多块),每块木板两端以小木棍插入板上的圆孔使各板相连,形成能自由摆动的蛇身,蛇身的每块木板上都放置三盏蜡烛灯笼。傍晚时分,游蛇灯活动正式开始,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唢呐之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是一个属于漳湖人的夜晚,一个属于蛇神的夜晚。游行期间倘若有人要横穿队伍,就必须从灯板下钻过,以示对蛇的敬重。相传漳湖人民认为漳湖像闽江上的一块木排,为此漳湖镇民在游行中将“竹蛇”于镇中高坡处作环绕状,表示竹筏在石笋上打结,以示为“木排”更换新竹,象征新的一年里人们可以安安稳稳地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最后游行结束,众人便将蛇头与蛇尾抬至江边的蛇王庙焚化,祈祷天上的蛇神保佑国泰民安。与游蛇灯相对,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漳湖镇还会举行一次蛇神赛会。赛会当天漳湖镇人便会以大轿抬着蛇神公塑像与“仙都龙窟”的牌匾巡游,届时当地的男性青壮年每人身上也会缠上一条乌蛇一起游行。待到游行队伍到来,当地的百姓便可与游行队伍交换香枝,然后将换来的香枝插在自家的大门、庭院、灶头等处以求蛇神福佑。下午四点众人将神像送归庙里,将活蛇投放闽江。

与蛇亲密接触赛蛇队伍中人手一蛇,或握在手,或缠绕在肩,或盘绕在胸前、脖颈。行进过程中,小蛇还好处理,大蟒蛇由于非常重,走上一段路后得两人合扛才走得动。队伍路过之处,各家各户在门口设上香案,燃放鞭炮,同时在家门口摆上一盆清水,等赛蛇的人把蛇放入水中洗洗,让它清凉一会。游街过程中,居民和游客纷纷走上前去,摸摸大蟒蛇,玩玩小蛇,与蛇来个亲密接触,合影留念。

千年蛇俗之谜

八闽遗风蛇崇拜——漳湖镇蛇节固然让人赞叹,然而关于蛇崇拜却还留有诸多疑问。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人都选择崇拜蛇而不是其他动物?为什么人们将蛇作为人类古老的圣母?又为何蛇会被赋予宇宙格局的理念?难道仅仅是因为蛇盘起的形状?这不具有说服力!其实人类选择蛇作为圣母与崇拜的对象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蛇类既可卵生又可卵胎生,具有极强的繁殖力,因此人类才选择奉蛇为司生殖的神明。人类渴望得到像蛇一样强大的繁育后代的能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中国的人类始祖伏羲与女娲是人面蛇身,交尾生子;这也就解释为何印度、埃及、欧洲、美洲、非洲乃至佛教之中都有蛇圣母的形象。另外,由于蛇行动敏捷,让人叹服,加之其两三个月蜕一次皮,每蜕皮一次便成长一次,于是人们便认为蜕皮能使蛇的生命得到更新,永远不死。如此一来人们将蛇选为崇拜的对象,供为不死的神灵也就不难理解了。再者,蛇类萌于春,盛于夏,弱于秋,眠于冬,与宇宙运行相应,与四时变化同序,与农作物生长同步,因此赋予蛇宇宙运动格局的理念也就不奇怪了。蛇多之处雨水多,如此一来将蛇奉为行云布雨、保佑农作物生长的神也就同样不足为奇了。现在唯一让人不解的是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崇蛇习俗都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何以闽地蛇俗能保留至今?《汉书·严助传》载:“(闽越)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原来这是因为福建地处亚热带,山多水多蛇也多,闽越先民自然既敬蛇又畏蛇。于是乎这种心态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崇拜方式:一则畏之而敬之如神,于是产生了像漳湖镇连公一样的蛇神;二则畏之进而欲征服之,于是出现了像李寄斩蛇、临水夫人陈靖姑降蛇妖的故事,他们崇拜的是除蛇之神。

然而在笔者看来闽越人对蛇最重要的回应不是畏惧也不是征服欲,而是爱。在闽地山区的除夕夜有这样一种奇怪的习俗:在厅堂、走廊、屋檐下插上几炷香,摆上几碟贡品。详细询问,才知到这是为了感谢家蛇吃掉了家中的老鼠,并防止了毒蛇的入侵。事实上福建地区虽然毒蛇众多,让当地百姓十分畏惧,但是闽地居民对于无毒的蟒蛇却是十分喜爱的。看家的蟒蛇不但能吞噬老鼠与毒蛇,更能抗拒野兽、震慑敌人。而且蟒蛇对主人十分忠诚,被誉为是“草丛里的犬”。漳湖镇的“游蛇灯”正是人们以巨型蟒蛇震慑敌人这种行为经过转变后所产生的习俗,而“赛蛇神”中那些盘蛇的汉子也正是人们与蟒蛇亲密无间的最好例证。也许闽越人对蛇的爱,从而留蛇于家中看家护院才是“闽”这个字的含义最深刻的诠释。

蛇年将至,灵蛇即出,扶正驱邪,降福八闽。相信新蛇年一定会唤起闽越一族与蛇之间紧密无间的回忆,八闽蛇俗必将会再现当年的辉煌。

猜你喜欢

蟒蛇崇拜
柯尔特蟒蛇转轮手枪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条“龙”
好饿好饿的蟒蛇
蟒蛇的伤疤
西夏天崇拜研究
蟒蛇的伤疤
古埃及人的圣甲虫崇拜
我的爸爸是超人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