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考核与后续管理
2013-10-14刘玉
摘 要: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依然存在不少院校将课程改革看做一种短期性的活动,在顶层设计上对课程改革整体思路不明确,本文在课程改革组织、考核与后续管理等问题上进行了研究和建议,认为课改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课程改革;组织;考核
高职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已经被国内各高职院校所理解,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课程改革活动,其中不乏一些学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课改只是一个噱头,抱有投机心理,因此对待课程改革也不够严肃和认真。笔者从2009年开始参与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5年来先后完成了100余门课程改革的验收和管理工作,作为课改政策制订的核心参与者和实施组织者,也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已经被教育工作者所广泛接受,课程该的模式也多种多样,从德国的“双元制”到加拿大CBE模式,从“教学做一体化”到“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各种课改新理念层出不穷,高职院校课改的成败不在于采用何种课改方法和理论,而在于学院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也就是课改的基本思路。
结合5年来的课改组织、管理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任何形式的课程改革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其目的一定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服务,课程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从顶层设计角度可以推荐一两种模式进行倡导,但不应进行限制,应提倡多种形式的课程改革,哪怕仅仅是某一个教学环节的小小改进,也是应该提倡的。
2 课程改革的组织工作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必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课改工作的研究和组织,包括政策制定、实施办法、考核标准、奖励措施和推广方案等一系列的工作。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当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推荐不同的课改模式,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做到有组织、有跟踪、有检查、有反馈,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和政策制订应该坚持“先试点、再推广、后观摩”的步骤稳步推进,切记好大喜功,在未深刻理解课改内涵、目的和可能存在問题的前提下就大规模的推行某种形式的改革。
3 课改考核标准的制订
3.1 结合学校特点,制订特色化考核标准
我国高职院校数量众多,每所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课程改革的考核标准一定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的精品课、公开课考核评选的标准和条件,更不能直接使用其他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考核标准。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占地面积小,实训条件不足,在其课改考核标准中就必须允许教师变通方式进行实训;有些学校负担重,财务紧张,在其考核标准中就不应该强调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才能完成的项目。因此,制订突出每所学校特色的课改考核标准,是课改工作组织与管理的关键任务。
3.2 课改方式应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制订特色化课改可和标准的过程中应注意去考核课改方式的实际效果,强调课改的实用性,可以在学生满意度、期末考核成绩、学生专业技能熟练程度等指标上进行观测和考核,坚持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应该是课改考核标准的首要目的。
3.3 改革过程存有完备过程材料
课程改革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考核标准还要强调对于课改过程资料的留存和整理,只有如此才将改革当中暴露的问题,积累的经验进行推广和应用,才能发挥课改对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因此,考核标准强调对过程资料的整理与留存也变得十分有意义。
4 课改成果的管理与推广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把课程改革当做一项阶段性活动来对待,某一门课程在进行完课程改革验收之后就偃旗息鼓,不被过问,缺乏后续的跟踪、管理和推广,要想发挥其更大的作用,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4.1 课改成果研讨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教研活动作为专业教师同行之间的一种学术研讨,对于深化和丰富课改成果是十分有用的,将课改成果拿到同行间进行品评和讨论,交流心得,提出建议,发现不足,才能促进课改成果不断优化。
4.2 课改成果与教学科研相结合
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对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研究,不应该是阶段性的,应该与市、省、国家级的教学科研立项进行结合。作为顶层设计,应该引导教师在完成学校内部的课程改革之后,将其作为一项科研课题继续申报更高一级的科研立项,并逐步形成一定特色和风格的课改方式方法,努力构建一种符合所在学校特色的课改新理论,将课改成果进行固化。
4.3 课改成果展示与公开课相结合
公开课这种形式从中小学到普通高校几乎被贯彻到整个教育领域全过程,我们进行课改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应该通过校内的公开课平台向全校教师进行推广和传播,在组织管理上,学校要将公开课工作制度化,固定地点和途径公布课改教师的上课地点和课程,邀请全校教师随时听课、观摩和学习,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活动将课改成果进行推广,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作为锻炼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的一项有效手段,已经被我国高职院校广泛推行,但课改工作不应作为一种短期性活动而存在,课程改革管理的基本工作思路,组织、考核与后续推广管理工作对课改成果的应用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泽龙.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度思考与建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9):59-61
[2]刘太闯.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建[J].化工时刊,2011(12):67-68
[3]潘献晓.高职院校基础化学项目化课程探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11):16-18
作者简介
刘玉(1981-),男,研究生学历,硕士,讲师,本文是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立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