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一体化课堂教学组织、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2013-10-14姚俊慧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传统服装课堂教学正朝向“一体化”方向转变。本文通过对盐城技师学院积极探索服装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从完善课堂教学组织与教学评价角度,提出进一步推进服装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服装一体化课堂教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也是逐步实现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过程。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体化教学”必将成为服装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要求服装教学,按照课堂教学与实际的职业活动结合的原则,来组织课堂教学与进行教学评价。
1 一体化课堂教学组织中,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和任务引领式、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服装职业活动的完整过程
服装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是从服装企业的不同岗位中提取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而来的。“一体化的服装课堂教学”宗旨在于让学生亲身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了解、体验和把握从事服装设计与制作等职业活动的完整工作过程。
通过典型任务驱动,精心组织服装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服装教学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完成学习的内容”。这就要求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内容转化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即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
盐城技师学院的服装专业,在推进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样板制作》、《服装成品制作》和《服装批量裁剪》等主干课程,都运用典型工作任务的方法,积极开发工作页学材。这样使得该校服装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的点状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而是反映服装行业( 或职业) 的最重要的职业能力的、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
第二、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让学生全方位地去亲身经历服装企业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
典型任务驱动式的要求,就是把传统的服装课堂教学变成项目和任务驱动、实施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得学生学会如何工作。
为了培养服装专业学生从事和胜任具体工作的能力,服装专业的一体化课堂教学就必须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让学生亲自去了解和体验,企业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必须进行的完整工作程序。以盐城技师学院服装专业的《服装样板制作》课堂教学为例。在该课程的一体化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注重设计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 同时也是学习环境)服装制版工作室 , 在这个工作( 学习) 环境中给每学生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要求学生取得一个特定的工作成果( 产品或服务) 。 其中关键之处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阶段。
第一阶段:确认工作任务。比如,以某服装公司夏季女装中有一系列衬衫需要打样制作为工作任务,制板人员接到任务后,依据女衬衫生产工艺单的具体要求,参照相关国家号型标准,设定制板规格,进行结构制图、生成裁剪样板。再用客户提供的面辅料进行打样,样衣打出后,依据修改意见调整样板,直到达到要求。等客户确认样衣无误后方可投产。)每小组围绕给定的工作任务,查阅与收集资料,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规格尺寸、结构图的设计方法、面料的缩水率等。
第二阶段: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女衬衫样板制作计划并決策。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女衬衫样板制作计划,并通过小组讨论做出决策。(计划制定参考意见:整个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整个工作分几步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小组成员之间该如何配合?出现问题该如何处理?┅┅)
第三阶段:样板制作与检验。在引导性问题的帮助下,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独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女衬衫的样板制作与质量控制。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与评价。指导学生展示、评价任务实施各阶段成果,并依据评价结果,做出相应反馈并清扫场地、归置物品。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工作页的填写和过程评价贯穿始终。
在这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一方面,使得学生认识到,从事该工作必须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 如何正确地使用工具。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一项项目和任务的完成需要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密切的合作与配合。
2 一体化课堂教学中,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多元”科学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服装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学管理部门对任课教学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评教、同行和领导测评等方式,关注教师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专业知识讲解。学校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主要还是以考卷成绩评判为主。这种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利于服装教学活动最终目标的实现。
第一、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形式和评价功能等方面,对一体化服装专业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评价。
盐城技师学院在推进服装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了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邀请服装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这样改变过去传统的服装课堂教学中,那种“自评自话”教学评价的状况。一方面,修订传统的服装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让服装企业参与新的教学评价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听取企业的意见。另外,积极尝试新的评价方式,如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企业中,实际从事工作的能力状况等,改变传统单调的“一卷定终身”的教学评价方式。最后,评价标准和方式的改变,使得评价体系在服装教学的功能随之而改变,它不在仅仅用来区分好坏教师与好坏学生,更多的是,在服装一体化教学中,发挥积极导向、反馈调节、激励成长等多种功能。
第二、回归教育教学的最高目标,全面反思课堂教学活动,探索构建服装专业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它认为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建立在评价对象自身发展需求和教育组织者对评价对象要求的有机结合之上,促进评价对象在现实基础上向未来发展的评价。”
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把人变成一个被任意改变,而无能动性的人“材”,而应该是培养人的创造性,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盐城技师学院的服装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双师”型服装教师的培养目标体系中,不仅仅要求师生“学会教与学”,更加关注师生的自身全面成长和发展,关注师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3 结论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今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服装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形势下,深化服装专业一体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更是“服装产业职业人”塑造的最佳途径。对服装一体化课堂教学组织与评价进行探索和反思,寻找服装课堂教学中,那些不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因素,进一步推进服装一体化教学的进程,为服装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5
[2]陈义华、姚俊慧、柏昕:服装样板制作工作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9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教育与职业,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