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岩运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设计研究

2013-10-13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攀岩考核运动

张 俊

(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4)

1 前言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体育运动项目,它集竞技、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吸引了大批的青少年参与者[1]。自2000年初我国组建国家攀岩队以来就在国际各大赛事上取得了骄人成绩,尤其在速度赛上,我国选手钟齐鑫独占鳌头。攀岩运动入选2020年奥运会候选项目,为攀岩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攀岩运动越来越得到青少年的喜欢,因此,在学校开设攀岩运动课程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为加强素质教育,发挥体育课程的特殊功能,根据攀岩运动的特点,将攀岩运动引入高校体育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工岩壁、自然岩壁开展体育活动,运用特殊的环境和有效的手段,使学生提高自我磨练意识和终身锻炼的习惯,发展身体素质,掌握攀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学会竞争与合作[2]。

2 我国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现状

2.1 我国高校开设攀岩运动课程的现状

我国攀岩运动开展于1987年,起初只局限于部分地矿系统的大专院校。经过二十多年的推广努力,截止2012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统计,我国开设攀岩运动课程的高校仅有40所,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等少部分地区。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03年开设攀岩运动课程,设置专业课、公共体育课,公共选修课程三种类型,其中专业课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公共体育课是全校大一学生秋季必修内容。通过攀岩课程能使学生掌握攀岩运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提高自我磨练意识,学会竞争与合作,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2 我国高校参与攀岩比赛的现状

2003-2012年九年之间,建设攀岩代表队的高校从27所增长至近50所,参赛人数从最初的87人增长至近400人。由参加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的高校来看,在我国大约有20个省、市、行政区的高校开展了攀岩运动,占我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58.8%。就武汉市统计,原来只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体育学院两只代表队,2012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新增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支代表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攀岩运动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开展起来。但是攀岩运动的群众基础依然薄弱,攀岩运动在高校并没有真正普及。

2.3 我国高校攀岩运动课程存在的不足

2.3.1 教学观念陈旧

大学体育课堂是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及形成体育素养的最关键阶段[3]。传统的攀岩运动课堂多采用灌输式、听话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重视技能形式性的教学,而忽视了体育课堂更重要的是通过技能的学习,进而达到健身和锻炼的作用。

2.3.2 授课形式单一

纵观我国普通高校制定的攀岩课程模式,发现攀岩课程的授课中依然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技能知识、机械的讲述攀岩运动的攀爬方式、器械操作等单一的传统模式,忽略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攀岩运动属于起点高、入门快的运动项目,初学者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攀爬练习才能掌握攀爬技能,领悟攀岩运动的魅力。所以,攀岩课程教学更应该从竞技化向健身化、兴趣化转变。在攀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不是逼迫学生攀爬。

2.3.3 考核方式落后

据调查,许多开设攀岩运动课程的高校,在结业考核时只看学生攀爬的多高,或是完攀了几条线路,都只注重学生的攀爬能力。由于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身体素质和对体育技能的学习吸收能力参差不齐。只注重技术考核的陈旧模式,凸显出不公平、不公正的缺点。这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的项目,为了考试而学习,由此阻碍了学生兴趣的发展,更阻碍了攀岩运动的发展。

3 高校攀岩运动课程设计方案

高校体育课程设计是高校体育课程基本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与桥梁,其意义不仅在于探索理论观念,更是为高校体育课程实施提供模型[4]。现代高校攀岩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新时期攀岩运动课程的锻炼价值,重新建立教学目的、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了解攀岩运动,真正受益于攀岩运动。

3.1 教学目标的建立

攀岩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身体教育。在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及科学知识、增强体质、培养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同时,将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精神提上新的日程。培养学生敢于攀登、挑战自我、团结互助、灵活应变,发展学生身心素质,提高学生体能和智能,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

3.2 教学内容的设置

据调查研究,我国高校开设的攀岩运动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内容重复设置,虽然也分了不同水平,分层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从初级到高级并没有实质性变化;(2)攀岩课程内容的安排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结课后,没能指导其进行攀岩锻炼;(3)攀岩课程的内容设置过于注重竞技化,没有意识到,上课的是普通学生,并不是攀岩运动员,难以调动学生攀爬的积极性;(4)课程内容设置上,缺乏与攀岩运动相关的保健知识和训练方法。

新时期攀岩运动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当充分利用人工岩壁和自然岩壁展开教学。每堂课的教学既包含理论部分也包含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主要以攀岩运动概述、攀岩运动人文精神、攀岩课程的意义、作用,系统的基本技术以及执裁规则、器械使用等为主;实践部分主要以各种攀登技术、保护技术、保护点、保护站设置技术为主。初级班以调动、提高学生攀岩的兴趣为主,中级班以掌握基础的、常规的攀爬技术、掌握一般训练方法等为主,高级班以提高攀爬能力,掌握国际攀岩规则及赛事组织,专项训练方法等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课后也自觉进行攀岩锻炼。教给学生运动前热身及运动后的有效方法,及在攀爬过程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3.3 教学进度的安排

攀岩课程分别设置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每个班级最好不超过30人,方便管理,保证安全,分组情况依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课程内容的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表1 课程进度与学时安排

3.4 教学原则的制定

教师在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把教书育人摆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教学中突出攀岩课程的重点,力求使学生掌握攀岩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操作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并贯穿于教学始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各类教学内容。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师生相互配合完成本教学任务。

3.5 教学方法的选择

攀岩课程的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要讲授攀岩运动概论、攀登技术、绳结打法、攀岩装备、竞赛规则等基本知识;实践课则注重学生攀登技术、保护技术,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技术自己解决攀爬中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及应变能力。实践课,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分组(6人1组,男女生搭配),学生自选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进行练习,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攀岩运动一般身体素质练习贯穿于实践课的全过程,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前进行,练习时间一般为15 min。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激励式或者刺激式进行单独辅导,同时应注意教给学生教学方法。

3.6 考核标准的建立

课程考核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鉴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重要措施[5]。通过课程考核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整个教学过程的优缺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攀岩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充分体现新型体育运动项目的特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全程化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落实高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分层次考核,并且将考核结果深入分析研究并指导后续教学实践。

表2 考核方式及内容权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攀岩运动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和教育意义,因此,非常适合在高校开展攀岩运动课程;2)现有高校开设的攀岩运动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教学上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授课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评价体系偏重于技术等问题;3)研究认为,高校开设攀岩运动课程更应该注重课程的锻炼价值,重新建立教学目的、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了解攀岩运动,真正受益于攀岩运动。

4.2 建议

1)体育教育应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2)加大投资力度,新建岩壁,提供开设攀岩场馆的条件;3)培养优质的专业攀岩教师和指导员;4)做好保险等安全措施;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攀岩课程氛围;6)使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及代表队建设一体化发展。

[1]周静.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几点认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7):206-207.

[2]黄静,熊昌进.攀岩运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3]白凤瑞,郑柏香.适应新形势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J].体育与科学,2001,22(3):74-75.

[4]王林.当今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方法论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407-1409.

[5]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3.

猜你喜欢

攀岩考核运动
波比攀岩
徒手攀岩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不正经运动范
攀岩
攀岩世界杯:速度之争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