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数字化矿井的实现与探索
2013-10-11吴同性李超亚
吴同性 李超亚
【摘 要】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借“五优”矿井创建的东风,以内部局域网络建设为平台,全面开展了矿井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全矿网络计算机进行了更新换代,将内部局域网络使用范围从局部扩大到机关各科室和生产区队,并实现了与集团公司信息网络的对接。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办公
多年来,煤炭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逐步增加,信息化意识也逐渐增强,企业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信息化程度是伴随着企业生产的需求而逐步提高。
我国煤矿的建设重点是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考勤定位远程管理系统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零散子系统;企业信息化网络以软件为基础的综合自动化信息集成平台,将各分散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集中一个平台管理,初步实现安全、生产远程监测。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耿村煤矿作为国有骨干矿井,耿村煤矿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依托科技进步,发挥信息化优势,带动全矿干部职工勇于奉献、精诚团结、敢于超越的优良作风,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科学组织原煤生产,加强煤质管理,强力组织外运,我矿安全生产平稳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矿井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全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煤科技创新型矿井”、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五优矿井”等荣誉称号。对信息化建设也逐步提高,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成功。
一、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组织机构与基础网络建设
1、建立了主要领导负责的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设立了专门的信息化工作机构和团队,成立了由机电矿长负责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在机电区下设具体执行机构——耿村煤矿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耿村矿网络建设和扩建、办公网维护、信息化项目建设等职能工作。每年的经费预算中设有专项信息化建设经费,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通过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建设实施规划和严格的奖惩激励制度,使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循序渐进,有序推进。
2、各职能系统间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融合。2008年7月投资360.48万元新建了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机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系统、服务器及存储系统和网络安全系统。为全矿各种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硬件基础和坚实保障。
3、是加大了OA智能办公系统网络建设。耿村矿于2008年新上了OA智能办公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软件系统采用集团公司统一的OA办公软件,并依据我矿实际管理模式的需要补充了门户网站、区队考核系统、仓库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精细化管理系统等软件模块。在办公网系统的基础上,耿村矿还相继搭建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机电设备考核管理系统、电话费计费系统、材料管理系统、称重管理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工资核算管理系统。同时与集团公司办公网实现联网对接,建设了专项资金管理系统、督监考核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医保系统、调度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这些项目的相继实施,极大地提高了管理自动化水平。
二、依靠科技进步,打造信息化矿井
1、加强了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安全监控系统主要采用由北京仙岛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KJ66监测监控系统,2007年底按照AQ1029-2007规范升级后型号为KJ66N,系统安装监测分站12台,瓦斯传感器、温度、风速、瓦斯抽放、断电控制器等传感器110台,实现了安全监测系统和集团公司的联网。安全监测地面中心站装备工业控制计算机2套,配备了交流稳压电源和UPS电源系统,在调度室安装了工业电视系统和大屏幕工业图形显示系统,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实现了24小时对矿井采掘工作面、井下主要巷道和机电峒室环境参数和矿井生产系统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实现了对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实施自动断电控制。在矿领导办公室和主要职能部门安装了计算机图形终端,实现了安全监测计算机和管理计算机的一体化联网,使矿领导、生产调度室、通风调度能够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和计算机终端,随时了解和掌握矿井安全生产情况。
2、加强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建设。矿井人员定位主要采用了重庆煤科分院生产的KJ251A人员定位系统,在矿井主要巷道和采掘工作面上下巷安装了读卡器,井下生产单位、辅助单位和机关主要生产科室人员全部安装了人员定位标识卡,在调度室安装了人员定位系统图形终端,能够动态显示井下人员分布情况和矿井下井总人数,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3、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矿井主要生产环节,促进数字化矿井进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为煤矿走安全高效之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耿村煤矿为适应煤炭生产快速发展的要求,瞄准国内外最新技术装备,积极开展了以“矿运输系统改造”为主要课题的技术研究;为原煤生产大幅度跨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对井上下储装运系统、供电系统、通风系统也先后进行了扩容、增能等多项技术改造升级,使矿井的综合提升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生产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耿村煤矿近年来原煤生产的快速增长,与信息化的发展进步是密切相关的。
三、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数字化矿井已现雏形
矿井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煤炭工业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步骤,代表着当今煤炭工业发展的方向。借“五优”矿井创建的东风,以内部局域网络建设为平台,全面开展矿井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全矿网络计算机进行了更新换代,将内部局域网络使用范围从局部扩大到机关各科室和生产区队,并实现了与集团公司信息网络的对接。按照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要求。重点抓好以办公自动数字化为依托的 “五大信息化系统”的调整和完善。除正在使用的井上下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工业电视系统、井下人员定位与考勤系统外,又建立完善覆盖全矿井的自动化办公系统,井下运输信集闭管理系统,井下无线通讯和地面无间断通讯系统并投入使用,使矿井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耿村煤矿的计算机信息化、工业控制自动化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机电综合自动化、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井下小灵通通讯、井下轨道信集闭、电力监测监控、防灭火束管监测、生产调度管理、工业电视监控、冲击地压微震监测、和谐社区监控、职工养老统筹、OA办公系统等13个子系统。这些系统的成功运行,不仅是现代化矿井的集中体现,同时,对近年来矿井原煤产量的大幅度提升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尤其在矿井安全管理、生产指挥和和谐矿区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为煤矿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总论
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以及煤矿本身对信息化技术的迫切需要,我国煤矿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信息化技术将在煤矿的发展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将大大提高煤炭企业全方位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水平,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