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区外故障导致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分析

2013-10-10王志刚

机电信息 2013年33期
关键词:机端剩磁录波

王志刚

(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广东 江门529228)

受雷雨天气影响,某电厂220 k V某线路发生A、B两相接地故障,线路三相跳闸未重合。保护的故障测距显示故障点靠近电厂侧2.6 k m附近。线路跳闸同时,1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导致1号发变组跳闸。对于主变差动保护范围而言,本次线路两相接地故障属于区外故障,主变差动不应该动作,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主变差动保护的动作呢?

2 原因分析

此电厂1号发电机—变压器组采用单元制接线方式接入220 k V母线,220 k V母线为双母线接线,1号主变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事件发生后,检查相关一次设备无异常,1号主变保护装置M-3311“主变差动保护87 T”动作,动作信息及故障录波文件完整,经校验,保护装置定值整定正确,保护装置采样准确,逻辑功能良好。

考虑到主变差动保护使用的为5P级CT,此类型CT剩磁系数相对较高,易饱和,且事件发生时为强雷雨天气,线路故障点附近多个铁塔上有多处不规则的雷电击伤痕迹。结合故障录波数据,从CT的工作性能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2.1 对故障录波数据的分析

如图1所示,线路故障发生后,58 ms故障切除(与线路录波一致),第71 ms保护动作出口;在此期间,第27 ms开始出现发电机机端L相电流,并且持续增长至第58 ms,然后L相电流开始衰减。

图1 发电机端电流波形图

发变组故障录波数据计算:以下为按差动保护的计算方法,根据故障录波数据计算的差动保护各侧电流和各相差流(折算到发电机侧的二次电流)。图2中:

高压侧电流IHa=高压侧平衡系数×(高压侧IA-高压侧IB)/

低压侧电流ILa=发电机IA-高厂变高压侧IA

差流Ida=IHa-ILa

图2 主变差动电流波形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故障发生第28 ms时,低压侧A相电流开始畸变,A相出现差流。低压侧A相电流呈负偏移,在负半波到达峰值前开始畸变,在正半波过程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符合CT饱和的特征。由于高厂变高压侧的电流非常小,可以认为低压侧A相电流饱和畸变所反映的就是发电机侧A相电流饱和畸变。

查看主变保护装置M-3311录波数据,故障发生后61 ms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在此期间,故障发生后约30 ms,发电机侧二次电流中3I0开始增长,此现象与故障录波装置反映的一致。鉴于故障过程中主变各侧电流的直流分量都非常明显,且发电机侧出现了理论上不应有的零序电流,同时发电机侧A相二次电流出现了明显的饱和畸变特征,因此可以初步判定,本次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是由于在较强的直流分量作用下,发电机侧CT饱和引起传变误差所致。

2.2 对发电机出线端保护用CT进行暂态性能试验分析

2.2.1 进行CT特性试验

CT铭牌参数:25 000/5,5P20,200 VA,相关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

表1 CT特性试验数据记录表

二次负载:CT的二次负载没有实测数据,根据二次电缆的线径及长度,按0.8Ω估算。

2.2.2 区外短路故障时的机端CT暂态分析计算

设外部三相短路时,一次电流为:

图3 CT伏安特性曲线图

CT的基本关系式:

2.2.3 简化计算分析

2.2.3.1 系统参数

发电机直阻:相电阻R=0.001 23Ω,换算至以发电机阻抗为基准的标幺值:

式中,667为发电机额定视在功率(MVA);20为发电机额定电压(k V)。

发电机的暂态电抗:

主变等值电阻:短路损耗1 157 k W(1.157 MW),换算至以发电机阻抗为基准的标幺值:

主变等值电抗:短路电压15.05%,换算至以发电机阻抗为基准的标幺值:

式中,720为主变额定视在功率(MVA)。

按主变高压侧三相短路计算一次时间常数:

式中,f为频率(Hz)。

2.2.3.2 C—100 ms—O循环

一次C—100 ms—O循环所需暂态面积系数:

高压侧短路流过发电机机端的电流为54.9 k A,约为2.2倍CT额定电流。

要求所选CT的准确限值系数Kalf>2.20 Ktd=61。

按本次实测结果:在二次负载估算为0.8Ω的情况下,机端侧CT的Kalf约为56,即实际Ktd=25.5,经估算如不考虑剩磁则约在90 ms时CT可能开始饱和。

饱和时间的简化计算公式为:

2.2.3.3 C—100 ms—O—800 ms—C—100 ms—O循环

所需暂态面积系数:

与一次C—100 ms—O循环相比,CT在C—100 ms—O—800 ms—C—100 ms—O循环中的饱和情况会更严重,暂态性能不理想。

2.2.4 数值计算分析

由数值分析计算得出:主变高压侧故障时,在不考虑CT剩磁的情况下,机端侧CT约120 ms开始饱和;如考虑故障前CT剩磁为60%,则46 ms开始饱和。B-t趋势线如图4所示。

图4 CT B-t趋势线

按照上述分析,发电机机端CT在不考虑剩磁的前提下,按主变高压侧短路且电流全偏移计算,开始饱和的时间约为90~120 ms,基本满足一次C—100 ms—O循环的暂态性能要求。在本次事件中,如果机端CT的饱和起始时间在100 ms后,则差动保护不会误动作。但是,由于5P级CT的剩磁系数较高,根据实测结果,机端CT的剩磁系数在80%以上。发生若干次区外故障后,在剩磁的积累作用下,CT的饱和时间会大大提前。本次区外故障时机端CT饱和应该就是由剩磁过大引起的。

3 结论及措施

按上述分析,此发变组的一次时间常数非常大,外部故障时一次电流中直流分量衰减非常缓慢,机端CT的剩磁系数较高,在多次区外故障电流的剩磁积累作用下,CT的饱和时间会大大提前,不能保证良好的暂态性能,因此,本次区外故障时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是由于机端CT剩磁过大、同时在故障电流作用下铁芯迅速饱和引起的。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1)为防止剩磁过大引起CT饱和,可结合机组的大、小修试验,定期对差动保护的CT作消磁处理。(2)CT的暂态性能不够理想,可以从减小CT二次负载方面采取措施。(3)由于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一次时间常数较大,暂态饱和问题普遍严重,可考虑选用TP级CT。

[1]王维俭.电力主设备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2]国家能源局.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机端剩磁录波
空间用太阳电池阵双回路型剩磁消除方法研究
故障录波装置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起机端断路器非全相合闸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某大型水电站2F机组故障录波3U0频繁启动原因分析及处理经过
发电机剩磁磁场对轮胎吊起重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分析
某电厂#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分析及整改
火场条件对剩磁的影响研究
基于Hadoop技术的批量录波数据高性能处理方法
基于暂态录波数据的负荷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IEC61850标准的水电厂录波数据接入实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