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制剂中超细粉技术的应用价值

2013-10-10席亚萍

河北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羚羊角超细粉扭体

席亚萍

超细粉技术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被药学研究界广泛关注的一种中药加工生产方法,具有促进药物成分溶出、简化制剂工艺、保留生物活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改善口感、节约药材资源等优势[1]。羚羊角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的作用,在我国的中药历史中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应用,是一种名贵中药,一般以散剂或粉末入药用于临床。为了探讨中药制剂应用超细粉技术的临床价值,本文分别选用400目的超细粉体羚羊角和100目的粗粉体进行动物体实验,以便为临床的超细粉技术应用提供有利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药品:取400目的超细粉件羚羊角和100目的粗粉,以蒸馏水分别配成混悬液,摇匀取样。所有制剂均于用时现配。

1.1.2 实验试剂:试剂选用武汉中联集团四药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冰醋酸(国药准字H42022750)。

1.1.3 实验仪器:采用扭体观察仪(广州市正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智能热板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和数字式电脑体温剂(东莞市常平东晨电子工具行提供)进行相关实验。

1.1.4 动物选择:选取SD大鼠(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共20只,体重180~220 g,1月龄,雌雄对半。将大鼠随机分为扭体超细组、扭体粗组、热板超细组、热板粗组,每组5例,贴好标签。

1.2 方法

1.2.1 扭体实验:取扭体超细组和扭体粗组大鼠各5只,给予羚羊角粉剂灌胃,用药剂量根据大鼠体重1 g生粉/kg。给药后1 h给大鼠行腹腔注射冰醋酸,浓度0.6%,剂量每只0.2 ml。注射方法:以左手将实验鼠固定,呈头低腹高位,实验者右手持注射针以45°角度于大鼠左侧或右侧下腹部入针,刺入后有落空感时,再将针头略抽回2 mm,使针头贴着腹腔壁慢慢将药液推入,推注完成后,不要马上抽针,避免漏液。所有实验鼠观察20 min内的扭体反应尾部。

1.2.2 热板实验:取热板超细组和热板粗组大鼠各5只,给予羚羊角粉剂灌胃,用药剂量根据大鼠体重1 g生粉/kg。1h后热板温控在55℃上下,将实验鼠置于热板上,观察其舔足时间。研究过程中无跳跃实验鼠出现。

1.3 观察指标 扭体实验以注射完成为起点,观察和记录20 min内实验大鼠出现扭体反应的只数和次数,扭体反应以出现明显的腹部内凹、躯干扭曲、后肢伸长、臀位抬高等一系列动作为1次。热板实验于大鼠置于热板上为起点,观察和记录大鼠出现舔后足动作所经历的时间,该时间计为大鼠的痛阈值。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扭体实验结果比较 扭体超细组大鼠扭体实验的扭体只数和次数明显低于扭体粗组(P<0.05)。见表1。

表1 扭体实验结果比较 n=5

2.2 热板实验结果比较 热板超组细大鼠热板实验的平均痛阈时间(16.2±2.7)min明显低于热板粗组(18.5±4.0)min(P <0.05)。

3 讨论

超细粉技术在近些年逐渐受到了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使该技术得以更加快速和科学的应用起来。有报道指出,对于原生药行超细粉处理后,较粗粉在同等剂量下可达到更好的扩张微循环、镇痛、加速血液流通等作用[2]。一般而言,超细粉被界定为颗粒直径不足3μm的粉体物质,而超细粉技术则是利用物理和生物学原理将原生药制备成超细粉体,并进行使用的一项科学技术[3,4]。超细粉体技术是一门系统性的科学,其不仅包含了超细粉的制备、分离、分级、干燥等本体处理方法,还要进行表面改性、粒度测算、粒子复合等提高药性药效的工业处理,不容忽视的是,该技术还包含了药品仓储、运输、物流等相关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医药学科体系[5,6]。

羚羊角制剂临床被应用于中枢抑制、解热和镇痛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羚羊角超细粉和粗粉的大鼠对照实验,旨在探讨超细粉中药制剂较粗粉的疗效作用,为超细粉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细粉溶液给药的实验大鼠在扭体实验中扭体只数的次数均少于粗粉喂养鼠,扭体反应的产生是大鼠达到痛阈值以后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同样热板反应也表明超细粉大鼠的舔后足反应即痛阈时间明显低于粗粉大鼠。2组实验均表明超细粉较粗粉可延长大鼠的痛阈值,起到更好的药效作用。

超细粉技术具有诸多优势:(1)可有效提高中药材的生物利用率。中药材多来源于植物或动物体,因而有效成分多集中在细胞体内,当细胞完好时有效成分仅能通过单一的细胞膜渠道产生作用,利用度较低,而超细粉则将细胞破坏,使大量的有效成分游离并被利用,据统计超细粉技术的中药破壁率可超过95%[7]。(2)可有效提高药材的治疗效果。超细粉技术在粉碎过程中速度较快,可减少生物活性的流失,同时技术也对粉碎过程中的增热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减少热量对药效的影响,再加上生物利用率的提升,使超细粉技术下的中药制剂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3)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超细粉技术可大大减化中药材处理流程,减少了传统工艺产生大量残渣而造成浪费的可能性,保障了资源的有效应用[8]。总之,超细粉技术是一门新兴科学,它对中药制剂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1 肖树雄,林华庆,王晓钰,等.中药现代制剂技术生产应用进展.中国药师,2008,8:1047-1048.

2 陈宇红.高频振动磨超细粉碎黄芪试验研究.中国粉体技术,2008,1:33-35.

3 陈长洲,郭用庄,冯艳妮.中药超细粉体技术的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2009,6:60-62.

4 叶菁.中药材冲击摩擦超细气流粉碎方法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8,30:27-29.

5 王劲,郭天德.分级技术在中药超细粉体生产中的应用.中国粉体技术,2008,1:36-38.

6 Koishi M,Tshizaka T.A new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lease in pharmaceutical.Appl Biochem Biotech,2009,10:259-262.

7 王春花.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中国药业,2011,20:15-16.

8 李靖,杨永华.浅谈超细粉体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存在的问题.中成药,2010,28:718-720.

猜你喜欢

羚羊角超细粉扭体
超细粉煤灰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蒙药阿给镇痛作用的研究
ATR-FTIR技术在赛加羚羊角鉴别中的应用分析
羚羊角临床注意事项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
——从形味性效到临床(3)》
不同细度超细粉煤灰对砂浆及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广藿香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研究
艾可合剂与艾可胶囊药粉镇痛作用对照研究
基于香农熵的超细粉体填料混合均匀度的评价研究
地西泮片联合羚羊角颗粒治疗小儿肺炎惊厥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