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清洁能源投融资困境与出路研究

2013-10-10胡永红张金成

关键词:投融资风电融资

胡永红, 张金成

(1.河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河北 石家庄 050021)

一、引言

能源是经济的首要问题,居高不下的油价和短缺的能源储备成为了全球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巨大问题。中国日益增长的人口制约了能源基础结构的发展,也给政府发展清洁能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曾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若世界各国每年共投资1 700亿美元用于提高能源效率,就可以将预计的全球能源需求增长量削减到目前的一半,对新能源技术的投资的前瞻性可见一斑。在我国,清洁能源也成为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重要领域。然而进入2012年,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出现骤降,融资出现困难。中国对于清洁能源投融资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08年首届清洁能源投融资论坛召开,对清洁能源投融资的探讨进入白热化阶段。李兴发、颜蕾、向志容(2009)认为清洁能源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四类:一是风险投资和私人股本基金投资;二是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股权投资;三是资产融资;四是兼并和收购。[1]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黄炎说:“对于清洁能源,政府的政策方面的支持非常关键,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低。”[2]我国一直以来对清洁能源的政策补贴引导着投资方向。王倩(2011)曾对我国大型水电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进行研究,提出要加大银行融资对水利水电建设的支持力度。[3]张敬(2011)对私募股权基金(PE)投资我国新能源产业进行研究,建议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要“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例如“分段投资”、“组合投资”及“联合投资”,对清洁能源投融资有一定参考。[4]

总的来看,已有文献并未对近期我国清洁能源投融资瓶颈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也未明确未来该领域的投资方向。为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了解清洁能源投融资存在的问题,破解投融资瓶颈,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国清洁能源投融资困境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6年到2008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占到世界清洁能源市场的三分之一,有将近四亿人民币投资到清洁技术领域。[5]中国的清洁能源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很多风险投资,同时深受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的青睐,即使在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国内清洁能源行业私募股权投资仍表现活跃。根据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2011年中国清洁能源融资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行业泡沫与投资过热直接影响了该行业的融资情况,自2012年以来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首度降低。

图1 2007年到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清洁技术行业VC/PE投资规模①

图2 2010年第二季度到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清洁能源行业VC/PE投资规模②

2012年以来,国内出现新能源产能过剩的情况,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投资大幅降温,以这两个领域为代表的低迷状态影响到了PE机构的投资热情。如图2所示,2012年VC/PE投资呈现低迷的状态,第二季度没有投资项目,同样IPO前景也不乐观,很多清洁能源企业受到搁浅,许多有VC/PE背景的企业退出压力很大,第三季度行业仅披露融资案例3起,IPO实现数量为零,融资总额为4.69亿美元。[6]

尽管如此,整个行业景气度急剧下降,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需求扩大,加之PE机构退出压力等多种因素,以风电、光伏企业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行业企业上市募资的欲望依然没有减弱。然而太阳能产业产品价格走低,多家企业数月不盈利、高负债率,面临巨大危机,尽管各地政府要求银行放宽信贷政策,但各商业银行面临太阳能产业的高风险性,纷纷采取贷款收紧政策,这更加加剧了清洁能源领域投融资的恶性循环。

三、中国清洁能源出现投融资困境的原因

(一)产能过剩,依赖出口

2012年之前,以光伏、风电产业为主,多家公司在美国及国内创业板上市,VC与PE的投资也空前繁荣。2012年清洁能源产业融资规模空前下滑,同样也主要表现在光伏、风电这两大产业,产能过剩已相当严重,主要体现在过多依靠国际市场(如多晶硅)和并网不畅(如风电),造成设备制造能力过剩。国内节能减排不断深入、电力压力不断增大,中国太阳能、风电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但国内市场却开发不足。

美国商务部2011年10月10日终裁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这为美国未来对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关税开了绿灯。光伏产业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清洁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双反”措施以及欧洲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再加之欧洲经济陷入持续低迷,中国光伏产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尚德电力作为中国光伏行业的标杆,是中国最早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光伏企业。然而,近日尚德电力的破产重整,却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下,过度依赖出口却遭受欧美对华“双反”,同时又遭遇全球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危机后,所敲响的第一声警钟。我国光伏太阳能行业在国内市场份额很小,企业产品大部分依赖外销,90%以上出口至欧美国家,上述情况的发生直接导致我国光伏产业受到较大冲击,需求大幅萎缩,造成光伏产品价格急速下滑,多晶硅电池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

(二)附加值低,技术落后

我国光伏产业多集中在产业的中下游,未形成产业规模,仅有几家较大的光伏产业掌握着核心技术,众多小型的太阳能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政策支持同时鼓励银行信贷放宽导致这些小型企业产量爆发。对于另一清洁能源主力风能来说,我国整机制造的技术来源以许可证生产、联合开发、合资生产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低,大多风电企业的整机制造技术来源于国外许可证,国内的风电企业价格大幅下降,这也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生物能、煤层气、非常规天然气等现在的开发成本还非常高,难以与常规的化石能源相提并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风电场在经济效益上已经能够与煤炭、天然气以及核能发电相媲美,但风电的平均成本要具有竞争力还得到2016年。

面对我国光伏、风电产业未能掌握核心技术、未形成产业规模、投资风险高,商业银行以及风险投资机构都望而却步,没有资金的支持技术又很难进步,于是清洁能源的融资产生恶性循环。

(三)商业银行融资困难

尽管各地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鼓励银行放宽信贷政策,但随之而来的产能过剩使商业银行对清洁能源投资的担忧与日俱增,商业银行自身也是企业,也要追逐利润,面对各种客户,它们有充分的理由挑挑捡捡。逐利的天性使得商业银行在挑选项目时更集中在技术成熟、收益明显的大型企业,对清洁能源行业采取了谨慎或者限制的态度,从而使得融资难、贷款难成为目前清洁能源产业身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根据安元易如国际公司最近的一份调查,在中国已经装机的7 000多万千瓦风电项目中,有80%处于欠款状态,开发商要还贷就必须靠已有项目的收回款。因此,开发商挤压整机商,整机商挤压零部件商,上游与下游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三角债关系,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可再生能源大会上,国际专家们就曾明确提出未来全球清洁能源利用的主要瓶颈是融资问题。如今,多年引领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中国也开始面临令人棘手的产能过剩与市场理性回归的现况,融资困境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尽管这几年清洁能源已成为风险投资的第二大投资领域,但由于清洁能源需投入大量资金,且很难在短时间获取收益,再加之目前清洁技术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伴随今年IPO退出困难和近日中国最大光伏企业尚德电力的破产重整,很多VC/PE对清洁能源的投资显得更加谨慎。

四、中国清洁能源投融资困境的解决办法

尽管目前清洁能源行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但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清洁能源以其环保、便利等优势仍具有长远发展前景,如何走出清洁能源投融资的困境,是实现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通过清洁发展机制进行融资

作为目前最大碳交易供应国之一的中国,却因为尚未形成完整的碳交易市场,没有交易的定价权。中国不是碳减排义务国,但发达国家可以通过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减排;同样,在中国内地,发达省份可以通过同样的机制在欠发达省份实现减排。CDM项目审批程序复杂,在联合国完成注册非常困难,既然这些项目在国际上很难完成最后批复,那么可以开放国内碳交易市场,在国内进行交易。中国需继续完善CDM市场交易机制和相关政策体制以面对未来新格局。

(二)投资技术与研发,拓展其他清洁能源领域

政府应抑制现阶段产能过剩的状况,严格审批新项目程序,加强技术与研究的投资,拓展其他清洁能源领域。长期而言,应当主要关注风电的研发和利用环节,太阳能多晶硅领域已经过量发展,太阳能技术多依赖进口,应多关注新的技术领域的投资。风电领域的技术瓶颈主要是电源结构不合理、电网建设滞后,我国风电装机量世界领先,却没有相匹配的并网能力,因此要重点建设配套电网,增加风电的消耗能力。清洁能源发展尽管进入寒冬,VC/PE的投资热情并未消退,拟上市的项目将不会是PE投资的主流,PE机构应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与行业整合,技术与研发领域是未来投资的重点。政策补贴不可能一直存在,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清洁能源的普遍发展现状是风能与太阳能过剩,煤层气、页岩气、核能、生物质能源等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全国性的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据国土资源部估算,中国主要盆地和地区的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已经与多家著名石油公司合作开发与联合研究,掌握核心技术是今后页岩气开发的重中之重,民间资本的引入也会助推页岩气开发健康进行。此外,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应充分利用秸秆实现农村生活燃料燃气化,进一步完善生物质能发展规划及政策支持,避免盲目投资,集中解决成本及技术标准等问题。

(三)由清洁能源向环保企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政府扶持政策

一方面,清洁能源投资政策导向性很强,对于政府释放的信号,未来投资的方向更倾向于“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提升经济水平的新兴产业将成为投资主题。另一方面,清洁能源领域,太阳能、风能发展过剩,其他清洁能源又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催生出以污染监测与治理领域为主的行业作为主要投资方向。[7]一位环保专家指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其投资机会最多。”[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等政府部门所表达的观点则更明显体现出,未来中国,太阳能、风能已经不再是投资的主题,污染检测与治理等环保项目有望替代新能源成为投资的新星,由清洁能源向环保企业转型升级将是大势所趋。在向环保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和激励政策,争取加强政府对清洁能源的财政投入与转移支付,呼吁政府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允许创立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或设备融资租赁计划以吸引各类闲散资金,拓宽清洁能源的政策性和民间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选择清洁能源,使清洁能源的采用不仅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突破项目融资瓶颈

中国的PE行业很年轻,对于清洁能源投资的尝试也是刚刚开始,尽管国内出现投资过热的泡沫现象,但在没有泡沫的不平衡领域,更要积极的展开工作。对于退出回报,通过IPO实现退出成功率低,因此相对风险小的并购退出方式实现的退出回报,会比较可观。

目前BOT(Build-Oporate-Transfer)项目融资方式已经在中国有一定的经验。清洁能源投资的特点是需要巨额资金、项目建设和运营对技术要求很高,但后期会取得比较稳定的收益,这和BOT投资特点类似,因此BOT也可以用来解决清洁能源项目融资问题。

清洁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银行信贷仍是融资的主要方式,中国商业银行由于规避风险的意识,更加侧重投资技术成熟的大型企业,因此银行应加快构建适合清洁能源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同时针对清洁能源项目投资的特点,创新金融服务、金融产品,来有效解决清洁能源风险分摊的难题。同时还要发挥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优势,加大对清洁能源产业的信贷支持,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对清洁能源企业进行技术援助,包括开发技术援助、政策和咨询技术援助等。

五、结论

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必然趋势,清洁能源领域将会是今后投资与建设的重点,目前出现的投融资困境阻碍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破解清洁能源投融资难题是关键,在分析清洁能源投融资困境成因的基础上,为如何走出困境提出了一些建议,有关项目融资模式的探讨将是笔者下一步继续研究的重点。

注 释:

①数据来源: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

②数据来源: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

[1]李兴发,颜 蕾,向志容.金融危机下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特点、趋势与启示[J].海南金融,2009,(12):21~24.

[2]邓媚颖,叶 东,黄 炎,等.清洁能源和环保行业的投资现状和机会——2008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中期论坛之一[J].科技创业,2008,(84):84~87.

[3]张 敬.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我国新能源产业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1.21~30.

[4]张 倩.我国大型水电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探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15~20.

[5]赵新川.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出现强劲反弹[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2):24~25.

[6]2012年上半年PE清洁能源投资大幅降温探讨[EB/OL].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20820/919277.html,2012-08-20.

[7]王尔德.清洁技术投资新趋势:“污染生意”替代新能源?[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2-07(08).

[8]于大波,焦 宇.清洁能源能否破解全球能源困局[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6):13~14.

猜你喜欢

投融资风电融资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融资
融资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