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刺治疗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
2013-10-10魏立新
魏立新,黄 晖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性疾病。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并且达到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1]。肥胖不仅影响形象的美感,更重要的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笔者近年来采用围刺法治疗肥胖症,观察其对患者体质量、腰围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肥胖症提供有效参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门诊就诊患者。49例患者中,女性35例,男性14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8岁,平均36岁。中医辨证胃肠实热型18例,脾虚湿盛型21例,气滞血瘀型10例;局部肥胖(正常体质量)14例,肥胖前期12例,Ⅰ度肥胖13例,Ⅱ度肥胖10例。
1.2 诊断标准
采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亚洲成人BMI(BMI=体质量(kg)/身高2(m2)单位为kg/m2)的分级标准:正常范围为18.5~22.9,超重为≥23.0,肥胖前期为 23.0~24.9,Ⅰ度肥胖为25.0~29.9,Ⅱ度肥胖≥30。腰围(WC):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男性 WC>94cm,女性 >80cm可视为肥胖。中国人的肥胖指标为男性>90cm,女性>80cm。
1.3 辨证分型
胃肠实热型:形体肥胖,面色红润,消谷善饥,脘腹胀满,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脾虚湿盛型:肥胖臃肿,面色白光白,身体困重,胸脘痞满,纳少便溏,嗜睡肢肿,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滑。气滞血瘀型:形体丰满,面色暗红,胸闷胁胀,烦躁易怒,舌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1.4 分组
肥胖组:BMI≥25,或男性 WC>90cm,女性 WC>80cm;塑形组:BMI<25,或男性 WC≤90cm,女性WC≤80cm。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2.1.1 整体减肥 主穴:中脘、水分、气海、天枢、大横、曲池、阴陵泉、三阴交、内庭。配穴:胃肠实热型加支沟、上巨虚,脾虚湿盛型加脾俞、水道,气滞血瘀型加膈俞、太冲。
2.1.2 局部减肥 腹部:沿肚脐旁开1.5寸围刺1周,针与针之间相距1.5寸,不计针数;第2圈沿肚脐旁开3寸围刺,于第1圈两针之间取穴;第3圈沿肚脐旁开4.5寸围刺,于第2圈两针之间取穴。依据患者腹部具体情况选择2圈或3圈围刺即可。其他部位:选取肌肉丰厚部位四周围刺,针与针之间相距1.5寸,不计针数,中心刺1针。
2.1.3 耳穴 主穴: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三焦、口、饥点、渴点、相应肥胖局部。配穴:胃肠实热型加胃、大肠,脾虚湿盛型加脾、肺,气滞血瘀型加肝、胆。
2.2 操作方法
2.2.1 针刺 患者仰卧位,局部皮肤用75%酒精消毒。依据患者不同部位、不同体型,采用直径0.25~0.3mm、长度25~75mm毫针针刺。全身减肥的经穴:以直刺为主,深度以得气为度,行提插捻转泻法,即重提轻插,大幅度、快速、重力捻转,以期产生较强的针感。局部减肥:腹部第1圈直刺,第2、3圈向肚脐方向斜刺;其他肥胖部位均围绕肌肉丰厚处向中心斜刺,不计针数,中心直刺1针,深度均以透过脂肪层为度。每次选取约5~6组穴位,加KWD-808脉冲电疗仪(常州市武进长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连续波,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强度为宜,持续30min,加强刺激量。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
2.2.2 火罐 根据患者体型采用2#~4#的玻璃罐,在肥胖局部先反复闪罐,直至皮肤潮红,再着罐10min。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
2.2.3 耳穴贴压 耳廓皮肤用75%酒精消毒,先在穴区内探寻敏感点,再用脱敏胶布贴以王不留行籽。每次取一侧耳穴,3d后换另一侧,两耳交替。嘱患者每天三餐前及睡觉前自行按压,每次5~10min,至耳部有发热感为宜。食欲旺盛者可于有饥饿感时增加按压次数。
治疗期间嘱咐患者:(1)严格控制饮食量,但不主张饥饿疗法。饮食结构宜低糖、低脂、低盐、多纤维,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忌吃零食,晚餐清淡少食;(2)增加运动,使热量摄入与消耗排泄平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快走、慢跑、骑车、爬楼、家务劳动等适当运动,每天坚持锻炼;(3)每日睡眠时间控制在7h以内;(4)作息时间要规律。肥胖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终身维持。采用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2组均于治疗前后分别观测患者的体质量、BMI、WC值(观测时间、衣着、测量工具固定)。
3.2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199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制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评定标准》:体质量下降达标准体质量或BMI<25.0为临床痊愈;体质量下降>5kg为显效;体质量下降3~5kg为有效;体质量下降<3kg为无效。
3.3 治疗结果
3.3.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1显示,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优于塑形组。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3.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 BMI、WC比较 表2显示,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BMI、W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BMI、WC比较(±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BMI、WC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组 别 例数 时间 体质量(kg) BMI WC(cm)肥胖组 31 治疗前78.74±15.26 28.22±4.04 95.77±11.57治疗后 75.29±14.95* 26.92±4.02* 90.81±11.40*塑形组 18 治疗前 57.03±4.62 21.79±1.45 74.61±4.60治疗后 55.03± 4.11* 21.05±1.45* 72.00± 3.97*
4 典型病案
患者,女,42岁,近年来体质量明显增加,于2012年7月6日就诊。体质量59kg,身高1.60m,BMI为23.05,WC87cm。脂肪主要堆积于腰腹部,属于腹型肥胖。患者食欲尚可,每日运动量很少,四肢沉重感明显,排便不畅,舌淡边有齿痕,苔白略腻,脉沉细,诊断为脾虚湿盛型肥胖。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取穴中脘、水分、气海、天枢、大横、曲池、阴陵泉、三阴交、内庭、脾俞、水道。腹部于肚脐旁开1.5寸、旁开3寸围刺2圈。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然后接电针,每次取6对腧穴,连续波调至患者耐受的最大强度30min。针后于腰腹部闪罐,至局部潮红后留罐10min。最后耳穴压豆于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三焦、口、饥点、渴点、腹、脾、肺。每周治疗3次,10次后测量体质量下降4kg,腰围减少4cm,且患者便秘症状明显改善,四肢沉重感消失。
5 讨论
5.1 整体减肥旨在调理脾胃
中医古籍中关于肥胖的描述很多,如《灵枢·卫气失常》:“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脂、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素问·奇病论》中有“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肥胖容易引起消渴、中风、胸痛、心痛等类病证,甚至影响人的寿命,所谓“肉坚则寿”、“肉脆则夭”,实指身体肥胖则长寿者少。中医认为,肥胖多因先天禀赋、饮食失调、脏腑失和,导致水湿、痰浊、膏脂滞留于体内,其发病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指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脾胃运化水谷和水液,若脾运不健则精微物质不仅难以运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反而相当多的部分被贮存起来。身体得不到营养的荣润和能量的供给,疲劳感会明显加重,困意明显,因而体型一天天变胖,赘肉丛生。因此减肥需从脾胃入手,力求治本。
笔者取穴以脾胃经及其相关腧穴为主,旨在调理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运化,除湿消脂。中脘是胃之募穴,又是腑会,健脾胃,助运化。水分健脾利水;气海益气,增加饱腹感;天枢调中和胃,理气健脾;大横通调腑气,促进肠道蠕动;曲池为大肠合穴,清热祛湿,通气排便;阴陵泉是脾之合穴,行气除湿,消肿利尿;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健脾祛湿,疏肝理气,益肾利水;内庭是胃之荥穴,清胃热以控制食欲。胃肠湿热者加支沟、上巨虚以通调腑气、清热通便;脾虚湿盛者加脾俞、水道,以健脾益气、行水利湿;气滞血瘀者加膈俞、太冲,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针刺以泻法为主,以祛除实邪。针刺深度较常规要深,以达到一定的刺激量。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抑制肥胖患者亢进的胃肠道消化吸收机能,逆转其异常的糖、脂代谢,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调整作用[2]。针灸可使脉压差增大、脉搏加快,导致心肌收缩做功增强而损耗热能,还可使患者的生物电阻和阻抗明显下降,证实了脂肪组织在减少[3]。动物实验也证实,针灸对胃肠道消化吸收的良性调节[4],通过电针刺激足三里或内庭,可以有效抑制因刺激家兔下丘脑外侧区引起的亢胃效应,从而降低食欲,消除饥饿感。
本实验结果显示,针灸对肥胖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体质量、BMI以及 WC。实验中还发现,有些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通过针刺可以使高血脂状态得到缓解。另外,糖耐量受损者的血糖亦可趋于稳定。
5.2 美体塑形侧重刺激局部
亚洲国家体脂分布倾向于腹型肥胖,肥胖相关疾病往往在超重甚至体质量尚正常时就有发生[5]。腰围(WC)主要反映腹部脂肪量,后者又常含有一定程度的内脏含脂量。腹型肥胖WC与BMI变化相关的显著性程度和密切程度都高于腰臀比(WHR)。因此,测量 WC与 BMI均是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另外,临床中越来越多的患者体质量与腹围均属正常,或仅为局部肥胖,仍希望能通过针灸重塑完美体形,并控制体质量的增长趋势,因此美体塑形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针对局部减肥宜围刺为主,针刺深度应透过脂肪层,要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可通过电针使有效的刺激量得以维持。围刺可以促进局部脂肪分解,加强新陈代谢,加速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在针刺的基础上,加用拔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过火罐产生的自身溶血现象,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利于减肥的实施[6]。需要强调的是,局部减肥应在整体减肥的基础上进行[7],方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本实验结果表明,虽然非肥胖患者(塑形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肥胖患者,但是与治疗前比较,在体质量、BMI、WC方面均有显著效果(P<0.01)。对于注重形象或有肥胖趋势、肥胖家族史的人群来说,针灸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保健措施。
5.3 耳穴贴压辅助体针治疗
耳穴贴压作为体针的辅助治疗措施,可有效地维持针刺的刺激量。研究表明,耳穴可以改善交感神经的抑制和迷走神经的亢进状态,加强脂肪的分解,并且可以增强肥胖患者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8]。除此之外,嘱咐患者于进餐前或有饥饿感时及时按压耳穴,可适时地提醒患者注意控制饮食量以及进食种类,是一种非常必要的行为干预,对控制食欲有显著效果。
针灸治疗肥胖症的方法众多,围刺法取穴简单,对减肥与塑形均有显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和保健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1]陈灏珠,林果.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19.
[2]王少锦.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症减肥效应机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7):65-66.
[3]姜军作,刘志诚,衣运玲.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即刻效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20-23.
[4]刘志诚,孙凤岷,韩燕,等.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1998,23(1):69-75.
[5]包飞,王凤琴.针刺对女性不同类型肥胖腰围及体质指数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8):551-553.
[6]蔡敬宙,李湘力,江海玲.脐周八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8):71-72.
[7]肖延龄,刘强,孔筠.关于针灸减肥的几点思考[J].中国针灸,2005,25(5):337-339.
[8]齐淑兰.耳穴贴压减肥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6,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