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培训在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重要性
2013-10-09王李俊杨琴艾瑛邹立君
王李俊 杨琴 艾瑛 邹立君
【摘要】校本培训是教师在职培养的一种培训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校本培训”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校本培训在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校本培训 双师型 培养机制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43-01
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探索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笔者对“校本培训”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关注“校本培训”对于建立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性,为突出中医药职业教育特色,探索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校本培训的内涵及特点
理解校本培训的内涵的关键在于对“校本”和“培训”两个含义的解读。按照欧洲教师教育学会1989年的界定“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每个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从中可以得出“校本”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而“培训”则是一系列在职继续教育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校本培训通常被定义为为了满足学校及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组织的,以学校为主要基地,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为实现本校教学目标服务的一种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模式。
校本培训是不同于“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为基地”的院校教育和师资培训模式的一种培训模式,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有学者总结了校本培训的四个方面的特点:能够保持培训的针对性,培训活动的收益好,培训活动的涉及面广,使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更具指导性。在笔者看来,校本培训适应教师所在学校的实际与需要,直接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校特色,同时还十分关注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有效的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培训活动取得实际效益。
2、校本培训在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中的作用
2.1 继承传播,突出本校校园文化的特色
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中医药实用型人才为己任,必然会营造出融合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双师型”教师作为这些特色文化的传播者,其自身必须对中医药专业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内涵具有深刻的认识,并在将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传承特色校园文化方面,校本培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校本培训是由学校自主规划、设计、组织和开展的各项培训活动组成的,其必然适应于本校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能有针对性的凸显出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将特色校园文化教育贯穿于教师培训活动的始终,让全校“双师型”教师从了解校园文化,到认同校园文化,并最终传承校园文化,为保持本校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提供了保证。
2.2 明确需求,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作为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教师,既要能以扎实的中医药专业理论知识授课,又要能以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所以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两方面的能力都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其中中医药基础理论可以从教师在院校教育期间的学习中获取,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需要教师在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立足本职岗位,通过在职继续教育来进行培养。因此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形式多样,解决在职继续教育的矛盾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首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使得他们无法长时间的放下本职工作,外出进修学习,造成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其次,一般的继续教育模式如“院校教育”和师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多以集中培训为主,形式多为课堂教学,内容单调封闭,且常脱离“双师型”教师的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从而无法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这些培训活动“形式大于作用”,造成教师个人需求与培训安排的矛盾。校本培训打破了这些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的束缚,采取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以上两个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