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新、改、扩建工程资本结构最优决策的选择

2013-10-09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筹资资本资金

荣 燕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处,安徽 淮北 235000)

工程资本结构优化是建设方筹资管理的基本目标,资本的构成直接影响生产经营的进度,并对建设工程安排起到制约性影响,决定资本结构优化最终的因素是企业的筹资管理。企业筹资按照取得资金的权益特性分为股权筹资,债务筹资,衍生工具筹资,按照资金来源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按照资金使用可期限可把企业筹资分为长期筹资和短期筹资。

我国高校资本结构不同于其他项目的资本结构,是由于高校在我国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新、改、扩等基建工程资本结构最优化,能更好的促进高校的发展,更值得高校财务工作者探究。

一、高校新建,改、扩校区的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内的学术交流,学校间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国民教育素质的提高,促使高校教育不断提高,高校普遍存在办学自主权扩大化、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活动多样化、办学趋势国际化等现象。

基于我国高校现状,新校区建设、旧校区改造也不容置疑的提到高校的日程,许多高校面临改、扩建基建项目,但新建高校,高校改、扩建面临财政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何合理利用内部资金,筹集外部资金,如何合理高效地筹集资金,成为高校发展建设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资本结构最优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本文提到的资本结构是指高校各种长期资本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其理论基础主要有:

资本结构的MM理论由莫迪格利安尼与米勒基于完美资本市场的假设条件提出,其基本观点是:企业价值是由其全部资产的盈利能力决定的,而与实现资产融资的负债和资本结构无关。

权衡理论,其观点认为:未来现金流量不稳定的企业,如果使用过多的负债,会导致其陷入财务困境,出现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高校的基建工程,长期债务和权益资本的组合形成高校基建项目的资本结构,债务融资可以实现抵税收益,但在增加债务的同时会增加高校的财务风险,并最终由高校承担风险成本。

三、高校资本结构组成及其来源

我国高校资金来源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条的规定:“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高校事业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国家财政专项拨款、高校学生及各类培训、会务学费收入、高校科研项目投入专款、各类校办产业上缴利润,以及社会各方捐资助学等。现在,高校的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如:利用银行信贷,社会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高校的留存收益,国家财政,专项建设资金等等。

四、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资本结构是一个产权结构问题,高校基建项目资本结构是社会资金在高校建设中具体的资源配置结果,资本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社会资源所有者的利益,也会直接影响高校本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1.资本来源的经济稳定性。资金来源的经济主体经营稳定,来源主体企业可以较多的负担固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其经营发展能力表现为未来产销业务量的增长。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多为校办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学校自筹发展基金等。

2.高校自身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

3.资产结构。通常资产结构是领导层决定的,但作为财务人员要能及时把资产结构反馈给领导层,防止发生资金被盗用的情况。

4.其他因素,包括高校基建行业特征,高校领导层和当局的态度等。

五、高校工程资本结构融资方案的决策

资本结构优化要求财务决策者权衡负债的低资本成本和高财务风险的关系,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融资方案优化方法主要有:每股收益分析法(筹资额单位利用率法)和平均资金成本比较法。

高校基建项目融资模式结构是高校基建金融体系内各种融资方式安排的比例关系和相对构成,衡量融资模式结构是否为最优的根本标准在于融资模式结构是否与实体经济结构相互适应和协调。

高校基建筹资是指高校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所获取的高校所需发展资金的一种行为,各高校根据自身基建规模及其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融资额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筹集资金的额度和筹集资金的结构将直接影响高校基建的好坏,从而影响高校的后期发展。因而,可以说,高校基建筹资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基建筹资又面临社会各种复杂因素,作为财务人员必须要认真研究各种利弊,力求提高资金效益,高校基建筹资具体要求包括:

(一)合理确定筹集资金数额

高校基建筹资无论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何种方式,首先必须要确定基建规模,合理做好预算,确定基建所需资金。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筹资先要有“度”,度,就是筹资金额的问题,筹集资金不足,势必会影响基建项目的进度、质量,造成项目的建设搁浅,影响高校的发展,给高校造成不良影响,筹资额度过剩,会造成资金的浪费,提高高校的机会成本。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要学会采用科学的方法预测基建项目的资金量,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方法有:因素分析法和资金习性预测法。

1.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称分析调整法,是以有关项目基期年度的平均资金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基建项目施工任务和资金周转加速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资金需要量的资金预测方法。其基本公式有:

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乘以(1+基建材料价格变动率)乘以(1+资金周转速度变动)

因素分析法通常用于材料规格复杂,资金额度小的项目。

2.资金习性预测法。是指按照资金和基建项目规模、费用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预测项目未来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公式为:

Y=a+bx

基建项目中固定成本为a,资金需要量为y,相应的变量设为x,b为基建行业预算变量系数。

现在高校也采用现金收支预算法来预测基建资金额。

(二)合理确定资金时间

基建项目实时取得资金,既能保证项目的进度,质量,也能为高校建设费用资本化提供保障,同时,资金的时间价值也能得到合理利用,降低高校基建成本。

(三)合理选择资金渠道,确定最优资金结构

高校基建项目的筹资管理,不仅要合理选择筹资方式,而且要科学安排资金结构,资本结构最优化是财务筹资管理的基本目标,不同性质的资本特性会带来相应的杠杆效应。因此,在筹资时,校方财务必须认真分析各种筹资渠道和方式,合理 安排筹资期限,把资本成本降到最低。

资本结构式一个产权问题,是社会资本在一个经济组织形式中的资源配置结果,高校基建资金渠道主要有: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社会筹资,财政拨款,高校留存收益等。现以资本平均成本比较法举例说明资本最优方案的选择。

表1 常见筹资方案比较法 单位:万元

如拟建新教学楼,确定上述三个方案哪个最好,确立最优资金组合:

首先分别计算三个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k

A方案:k=40%*6%+10%*8%+50%*9%=7.7%

B方案:k=30%*6%+15%*8%+55%*9%=7.95%

C方案:k=20%*6%+20%*8%+60%*9%=8.2%

其次要根据单位筹资评价的其他标准考虑对各个方案修正,本例假设其他因素对方案的选择影响可以忽略,则最优筹资方案为A。其资本结构为:贷款40万元,债券10万元,企业留存收益或者其他资金为50万元,综合资金成本最低为7.7%。

通过方案的对比,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位最优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平均资金成本是筹资方案的首选,随着经济环境和各高校的实际筹资情况,可能存在差别,但综合资金成本低,单位筹资额利用率会提高,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会更有利!

结论

用以衡量学校基建筹资结构方案是否最优的标准主要有:该方案平均资金成本最低;该方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学校财富,使基建资金价值最大化;该方案能保持基建资金的流动性,并使基建资金具有弹性。这要求基建项目筹资方案不仅能从“度”上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而且要能综合满足综合资金成本最低,财务风险适度,实现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避免高校基建资金走“曲”线来源,同时也能防止高校资产“个人化”被利用的疏漏!

[1]宋学军.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武志勇.我国高校筹资渠道分析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7(6):20-21.

[3]新企业会计制度准则[S].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筹资资本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