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观察
2013-10-09宋杰
宋 杰
(淮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周口 466700)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复发率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1-2]。丁苯酞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脑缺血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良好的抗脑缺血作用;依达拉奉对于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3]。现对淮阳县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使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淮阳县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的年龄在42~77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以及脑出血患者进行排除。从梗死的部位分析,基底节区梗死患者82例,脑干梗死患者8例,脑叶梗死患者24例,小脑半球梗死患者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每日3次,同时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加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5 d;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使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对于高血压患者使用口服降压药治疗,同时使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复方丹参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5 d。
1.3 评分标准 根据生活能力状态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判定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做好记录。主要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指患者经过治疗,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指患者经过治疗,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指患者经过治疗,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数据,使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则说明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检查显示观察组出现出血性梗死症状的患者占6例,梗死率为9.2%,对照组出现出血性梗死症状的患者占12例,梗死率为18.5%,两组患者在出血性梗死率上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出现轻度恶心症状的患者占3例,皮疹症状的患者占3例,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没有影响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方法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2.3%,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对比(n,%)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眩晕、呕吐恶心、感觉障碍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丁苯酞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脑缺血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对于谷氨酸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降低了细胞内钙以及花生四烯酸的浓度,对于自由基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了脑缺血能量代谢,减轻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脑保护剂,能够阻止脑梗塞和脑水肿的进展,对于伴有的神经症状起到了有效地缓解作用,抑制了迟发性神经元的死亡,起到了良好的抗缺血作用[4-5]。
上述结果说明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1]刘黎蓝.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14(10):236-237.
[2]王胜文,刘凯.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1(6):285-286.
[3]王友超.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8):246-247.
[4]李春生,康康,高艳红,等.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6(13):284-285.
[5]王如贵,王国庆.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3(18):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