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2013-10-09山东枣庄烟草有限公司张洁

财经界(学术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会计师素质责任

山东枣庄烟草有限公司 张洁

近些年,国内外诸多公司都接连爆出了会计舞弊丑闻,这不禁会令大众对注册会计师乃至整个审计行业的公信度和存在价值产生怀疑。审计人员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能有效预防审计风险对审计行业以及企业都有重大的意义。在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的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并且难免会夹杂有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审计风险的产生也是无法避免的。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意志相结合的产物,只有透彻了解和掌握审计风险的特征、成因等内容,才可以更加有效的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避免其不断蔓延和扩大。

一、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美国审计署颁布的审计准则中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无意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进行适当修正审计意见而产生的风险。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埃里克·路易斯·柯勒所著的《会计词典》中对审计风险做了详细的解释,一是已经被审计过的财务报表,但是实际上却存在未能按照公认会计准则要求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二是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的错误,但是没有被审计人员察觉的可能性。2007年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的释义是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但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一)审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审计风险的客观性是指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抽样审计的方法在现代审计中被广泛使用,样本特征与总体特征都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误差,并且由于审计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因此,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第二,可控性,审计虽然为客观存在的,但是却可以因为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而加以改善,通过审计人员的不断努力可以降低由于审计风险造成损失的程度;第三,利害双重性,审计风险看似只有弊端的一面,但是允许审计风险的存在才能让审计职业存在有价值;第四,隐蔽性,审计风险无法用精确值来表述,只能依据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第五,偶然性,审计风险并非审计人员故意造成的,具有偶然性;第六,普遍性,审计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类型

审计风险的类型一般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种。固有风险是在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财务报表上某项认定存在重大错报或者漏报的可能性,这种风险是审计人员的无法改变的风险;控制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或者漏报,但是没有被内部控制发现、防止或者及时纠正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相似,审计人员无法改变其水平;检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或者漏报,但是没有被实质性测试发现、防止或者纠正的可能性,检查风险对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有一定的影响。

二、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影响或者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公司法》与《证券法》中对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律条例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般都是责令改正、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责任,若行为严重、造成损失巨大构成犯罪的,注册会计师应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忽略了民事责任。另外,审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很多条款并不明晰,有诸多抽象性条款,因此,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应该得到加强与完善。

(二)审计范围不断扩展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审计范围日趋扩大,租赁、并购以及重组等问题不断出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审计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财务审计的内容范围。这就要求不单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以及运营情况做研究分析报告,还需要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分析报告。审计范围的扩展,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风险也相应的增加。

(三)审计方法选取不当

其一,抽样审计方法在现代审计中被广泛使用,因为抽样审计可以处理既广泛又复杂的审计对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审计效率,但是这无疑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在抽样审计中,一般会选择存在风险较大的项目,限制了样本量,并且更偏重于审计对象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方面的审核;其二,在现代审计中一般都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将没有太大影响但是耗费较多人力财力的审计程序省略掉,这很有可能影响最终的审计意见。

(四)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经营环境不断改变,审计范围持续扩大,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了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主要是指其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独立性,若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为了一己私利未履行自己的职责,势必会影响审计质量,增加审计风险。现代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丰富的阅历与较强的分析能力,若审计人员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审计风险也在所难免。

(五)审计责任的理解差异

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审计责任就是按照我国审计准则的要求,履行其职责,出具真实、可靠审计意见的。但是,对于社会大众而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还应该包括揭露企业的舞弊、作假行为。两者理解的差异,导致了审计风险的产生。

(六)被审计单位内控管理不善

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对审计风险有较大的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完善,以及制度执行力较差,企业无法形成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这些问题在企业内控管理中已经司空见惯,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审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完善,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前提条件,我国律法制度应该尽量将制度具体化、清晰化,避免模糊性,并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对审计行业在法治上的监管。2010年我国颁布了最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审计程序,我国可以在进行审计准则修订时,使其偏向于揭露企业的舞弊、造假行为;另外,应该完善审计人员的民事责任方面,明确审计人员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对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在性质、对象、构成要件以及赔偿条款方面都做具体规定。

(二)合理运用审计方法

在选择审计方法的时候,应根据具体的审计对象与审计目标、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审计类型以及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在整个审计程序中选用的单一的审计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审计的要求,例如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时采用审阅法、核对法等,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时采用经济活动分析、数学分析等。目前,很多企业采用了较为先进的以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将分析与评价审计风险作为基础,审计的重心在高风险领域,这样提高了审计效率与效果,控制审计风险。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规范审计人员行为

首先,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其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为审计人员传达恪尽职守、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其次,打造具有高专业素质的审计队伍,应该招聘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经验丰富以及判断分析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最新政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最后,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我国已颁布的审计准则以及其他相关规范进行审计工作,履行审计义务,出具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培养一批具有高综合素质的审计人员,可以推动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降低审计风险。

(四)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分清,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审计风险。其一,采取审计承诺制,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委托书,要求被审单位必须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而审计人员在接收资料时需要填制资料接收清单,避免不必要的口舌,预防风险发生,委托方与被委托方需要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其二,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拖延提供资料,或者隐藏相关资料,被审计单位应该承担相关责任,审计单位不可减轻或者免除该责任。

(五)加强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

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关系到了审计质量,加强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可以在员工专业素质、内控环境以及建立信息系统方面进行改善,内控制度的完善需要企业不断努力。另外,可以加强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审计,信息系统中包含审计人员所需要的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四、结束语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与主观因素相结合的产物,若想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必须要从多方面着手,对审计风险加以控制和防范。现代审计已经对审计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对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1]宋波.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识别与对策——以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审计为例[J].财会通讯,2011

[2]禹湘晖.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财会通讯,2008

[3]叶连茂.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研究[J].现代商业,2009

猜你喜欢

会计师素质责任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