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例高原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体会
2013-10-09李辉周文
李 辉 周 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77627部队31分队 西藏 拉萨 850000)
引言
我国的高原地区海拔高、缺氧,一年四季风多雨少,紫外线又特别强,干燥少云,一天当中温度差很大,白天烈日炎炎,一到晚上气温又很低。在气候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高原地区居民在饮食方面又喜欢吃比较辣而补的食品,故神经性皮炎发病率特别高。神经性皮炎在临床的主要表现为皮肤苔藓变样、剧烈瘙痒等,一般好发于青年人,发生部位一般在颈部、眼睑、四肢以及腰骶等。本病发病时间长,病情反复发作,临床上通常采取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由于这种治疗方法需要的时间特别长,患者往往会产生依赖,病情容易复发[1]。本研究对神经性皮炎患者使用外用联合内服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具体作如下报告:
1 研究对象和治疗方案
1.1 研究对象:选用我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的124例男性神经性皮炎患者,他们的年龄从18至35岁,平均年龄为24±2.5岁,他们的病程由5个月至四年不等。而且这些患者均排除了严重肾、心、肝等功能不全、药物过敏、食物过敏以及无法配合治疗和随访的患者。他们都符合2011年的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皮肤学》的诊断标准[2]。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可比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将这12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外用治疗,bi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使用盐酸西替利嗪10mg/次,睡前服用,qd。通过治疗半个月、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皮损均消退,临床症状消失;(2)有效:皮损明显变薄,落屑减少,患者自觉临床症状缓解;(3)无效:皮损变化不明显,患者自觉瘙痒等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对象的资料加以分析,建立数据库,录入完毕后进行简单数据分析及逻辑对比。校对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基本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通过半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疗效不存在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如下:
2.2 不良反应:患者停止使用药物以后,治疗组均没有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而对照组有21例患者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占了33.9%(21/62),在对药物进行减量或者停药以后,激素依赖性皮炎消失。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对比(n,%)
3 讨论
临床上引发神经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种:(1)受到精神方面的刺激,例如情绪不稳、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2)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异常、胃肠道功能出现障碍或者受到一些慢性疾病的感染所致;(3)日照时间过长,气候干燥,或者经常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4)受到局部刺激,例如化学物质的刺激、衣服不柔和和皮肤产生摩擦,或者受到昆虫叮咬,用手搔抓。尤其在高原地区,气候环境比较特殊,加之居民的不合理饮食习惯,是诱发神经性皮炎的主要因素。
临床上对神经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采取中医治疗,例如生地、制首乌、元参、蝉衣、白藓皮、白芍、白蒺藜等治疗,也可以采用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又可以采用外用和口服治疗,复方地塞米松软膏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对结缔组织的增生有抑制作用,可以让毛细血管壁与细胞膜的通透性下降,让炎性渗出量减少,同时对组胺和其他一些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也有抑制作用[3]。而盐酸西替利嗪是一种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服用后通过胃肠道吸收,可以抑制组胺传递,早期还能抑制变态反应,减少炎症细胞,在后期可以抑制皮肤变态反应。使用盐酸西替利嗪可以减少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的使用量,缩小使用范围,从而减少皮肤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依从性。
对于神经性皮炎患者,最主要的是要加以预防,去除诱因,尤其是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群,在烈日下直接照射的时间不能过长,饮食宜清淡,忌食一些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于一些由精神方面引起的神经性皮炎患者,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药物来调节,还要在心理上自我调整,保持放松的心情。局部神经性皮炎患者,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外涂即可。
综上所述,对高原神经性皮炎患者使用外用复方地塞米松软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口服疗效明显,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可以减少激素类药物的用量。
[1]白冬洁.神经性皮炎焦虑状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12(2):143-144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05-707
[3]陈小红,彭世瑜.水杨酸在银屑病中治疗的作用[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10,26(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