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碱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意义
2013-10-09刘庆荣范炳格乌庆友史桂林王金凤
刘庆荣,范炳格,武 英,乌庆友,史桂林,王金凤,李 红
(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市工人医院 血液科,河北 唐山0630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内分泌科;3.河北联合大学公共卫生学院;4.抚宁县妇幼保健院)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致命性的多系统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患者多起病急骤,病情十分凶险,进展很快,死亡率非常高,并且很容易误诊,早期的诊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并且降低病死率[1-2]。其典型病理特征为广泛透明血栓形成,从而继发纤溶亢进,导致血浆D-D水平的增高,血浆D-D是反映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一种重要分子标志物[3],因此血浆D-D的变化,最能反映TTP患者微血栓形成及纤溶亢进的控制情况,进而显示出TTP的联合干预效果。我院从1999年6月-2012年5月,用TPE联合Ani治疗TTP,通过检测血浆D-D变化,以了解Ani在TTP的治疗中纤溶亢进改善情况,现将联合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999年6月-2012年5月我院血液内科、急诊科、妇产科、ICU科、烧伤科、普外科、呼吸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龄19-74岁。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都符合TTP的诊断标准[4],随机把56例TTP病人分成两组。联合干预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8.29±10.18)岁;对照组34例,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8.25±10.23)岁。年龄、性别、并发症的比较,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联合干预前及联合干预后的第2,5,10,16,21d,监测两组病人血浆D-D变化,并且比较两组的预后。
1.2 仪器与试剂 法国STAGO公司生产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5415D台式高速离心机,美国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仪,法国STAGO公司生产STA-Liatest D-Di试剂盒,北京南格尔生物科技公司生产ACD-A血液保存液。
1.3 方法 病人确诊后给予PE进行治疗,使用美国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进行TPE,采用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置换液,使用ACD-A作为抗凝剂,术前口服10%葡萄糖酸钙20ml防止低钙反应,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5mg、苯海拉明20mg防止血浆产生过敏反应。将病人的血球压积、体重、身高输入血细胞分离机,然后机器自动生成抗凝剂的流速、采血的速度、置换血浆速度、置换液输入的速度、抗凝剂的比例。联合干预组采用Ani 25mg/m2/d同时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持续时间为2-2.5小时,连续应用21天,同时联合应用PE,TPE的剂量为40ml/kg/d,TPE的频率为:第1周每日进行1次,第2周隔日应用1次,第3周一共两次。对照组只用PE治疗,方案、用法以及用量同联合干预组。所有病人均于清晨安静平卧空腹采集肘静脉空腹血2ml,按静脉血∶柠檬酸钠9∶1混匀,标本以3000r/min离心10min后,留取血浆2h内完成检验,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D。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均应用t检验进行对比,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全部资料都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D-D数值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天,血浆D-D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的第5,10,16,21d两组的血浆D-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联合干预组34例,其中26例临床治愈,7例有效,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死于脑出血,其总有效率是97.1%。对照组34例,22例治愈出院,5例有效,7例无效:其中1例反复癫痫大发作,导致循环及呼吸衰竭死亡;1例肾功能衰竭进行性加重,病危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因肺感染、贫血加重导致心衰死亡;3例死于脑出血,其总有效率是79.4%。两组的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联合干预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μg/ml)动态变化比较(n=34)(¯x±s)
表2 干预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ies)的一种亚型。此类病人全身小血管有广泛分布的透明血栓,具有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病死率高以及进展快的特点[5]。其典型的病理损害为终末小动脉内以及毛细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学者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TTP发病的始动因素。当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循环血中的血小板即和暴露的血管内皮下成分进行黏附,并且通过黏附延伸以及聚集,从而形成血小板血栓。血小板黏附作用主要是由抗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膜糖蛋白Ib/IX与胶原相结合而完成。Tsai[6]与Furlan[7]曾先后鉴定出了抗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其作用为切割UL-vWF,从而防止血管内血小板的聚集以及血栓的形成。由于TTP病人血浆中先天性或获得性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缺乏或ADAMTS13功能活性受抑制,所以不能裂解这种超大分子量的vWF,进而导致血小板大量黏附和聚集,从而导致损伤的微血管内形成血小板血栓[8]。
当TTP患者大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时,则纤容酶原经由内外激活途径激活,使血栓广泛溶解,以使血管保持通畅[9],纤溶酶(PLn)的大量形成,可将纤维蛋白(Fbn)/纤维蛋白原(Fbg),水解成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FgDP)[10]。FDP 由以下物质组成:D-D 及中间片段(Intermediate fragments),X-寡聚体(X-oligomer)及片段 E(Fragment E)。其中,X-寡聚体及D-D均含D-D单位,是纤维蛋白原裂解的最主要成分。而且它在血浆中稳定性高、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是提示凝血因子活化及纤溶启动的最敏感的分子标志物,所以血浆D-D的含量变化,最能体现TTP患者微血栓形成及纤溶亢进的控制情况,因此我们选择血浆D-D数值变化作为评价TTP治疗效果的最主要观察指标。
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关TTP与血浆D-D之间相关联的报道,我们对68例病人分2组,用不同方法治疗进行比较,发现联合干预组在治疗的第5、10、16、21天,血浆D-D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Ani能够有效控制TTP病人微血栓的形成以及纤溶亢进的进展,进而加速病情的改善。两组疗效比较:联合干预组总有效率达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经过秩和检验,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实验表明,Ani联合TPE能更好控制TTP患者引起的微血栓及由此导致的纤溶亢进,并提高其治疗总体疗效。
Ani在经典药理中被分类为 M乙酰胆碱受体的竞争性阻断药。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Ani具有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能够抑制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11]进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减少TTP发生的始动因素。Ani还可嵌入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12],增强细胞膜的流动性,改善血液的流态与微循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栓素合成,进而抑制TTP患者微血管血栓的形成。Ani抑制血小板的聚、抑制血栓素合成等作用机理,用于TTP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们在Ani联合PE治疗TTP在实验的过程中,Ani未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笔者认为Ani是TTP的治疗中安全并且有效的辅助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孙宏伟,耿德勤.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误诊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l(2):293.
[2]黄明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误诊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7):1083.
[3]李林文,胡屹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532.
[4]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5-289.
[5]徐茂忠,许忠仁.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2,5:701.
[6]Tsai HM.Physiologic cleavage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by aplasma protease is dependent on its conformation and requires calciumion[J].Blood,1996,87(10):4235.
[7]Furlan M,Robles R,Solenthaler M,et al.Deficient activity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 in chronic relapsing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Blood,1997,89(9):3097.
[8]TSAI H M.Advances in the pathogenesis,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J Am Soc Nephrol,2003,14:1072.
[9]陶元玺.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8-159.
[10]肖献忠,主编.病理生理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2.
[11]林时荣.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和山莨菪碱的脑保护作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2):116.
[12]杨国栋,周文华,徐 飞,等.山莨菪碱对细胞流动性和膜内源荧光的影响[J].现代应用药学,199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