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西兰体育赛事政府资助模式及对上海的启示

2013-10-09张靖弦黄海燕

体育科研 2013年6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新西兰资助

张靖弦,黄海燕

大型赛事的举办可以为东道主国家带来各种直接及间接收益,其中包括增加旅游收入,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国家体育及艺术水平,增加当地居民的地区荣誉感,同时还可以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及福利设施的建设。正是由于体育赛事对国家起到的这些正面作用使得许多国家和其地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体育赛事进行资助。

新西兰是个岛屿国家,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以自然纯净的风光闻名于世。因为其与众不同的英式文化,得天独厚的空气质量,吸引了一系列体育赛事落户新西兰,使得新西兰这个远离欧亚大陆及美洲大陆的岛国能够克服其地理的劣势,带动更多境外游客来新西兰旅游,同时也带动本地南北两岛居民的交流互动。目前,新西兰政府体育赛事资助模式的执行机构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中央政府下属赛事活动资助机构,其代表部门有“新西兰大型赛事”(NEW ZEALAND MAJOR EVENT),第二种则是地区或者城市下属赛事活动资助机构。

1 新西兰体育赛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资助模式概述

1.1 中央政府资助

1.1.1 发展历史

2001年4 月新西兰政府成立了大型事件活动内部合作工作小组(The Inter-Agency Events Group,以下简称“IAEG”)。IAEG由政府部门组成,负责资助赛事的各项事宜,该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提高赛事组织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丰富赛事参与部门所获得的赛事信息,提供具有跨部门的多方位资助角度。2001年7月,由新西兰商贸局(新西兰贸易与企业发展部门的前身)提出规划的“新西兰大型赛事”成立,该部门代表新西兰政府与新西兰企业进行紧密合作提供间歇性的资助。

在2003年7月,IAEG进行了两年之后的绩效审核发现,虽然IAEG的运作非常成功,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缺少了资金的支持和信息资源整合这两方面来优化赛事申请及资助,同时缺少统一的评估标准来区分申请赛事的优劣。因此在2003年9月议会赛事小组要求IAEG扩充国家大型赛事发展政策。2004年9月,议会决议通过了共51条的“大型赛事发展政策”,目的在于确保新西兰大型活动的竞争力,以及扩大体育赛事,商务文化会议在国家经济上的作用,并在同时成立了大型赛事基金会(the Major Events Development Fund,以下简称MEDF)。基金会的成立旨在推动政策的执行,扩大大型赛事的国家影响力。“新西兰大型赛事”部门(New Zealand Major Events)也与基金会同时成立,采取全新的运作机制对体育赛事进行资助,为确定城市体育赛事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

1.1.2“新西兰大型赛事”机构

“新西兰大型赛事”部门(New Zealand Major Events)是新西兰政府管理各种赛事活动(包括艺术,文化,体育,商务活动)的组织机构,隶属于新西兰经济发展部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ED)下的旅游、赛事、消费者服务部(Tourism, Events and Consumer Affairs Branch of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新西兰大型赛事”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管理“大型赛事发展基金会”,为“IAEG”提供公务支持,并通过大型赛事发展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国家赛事战略”,协调政府各个部门及市场上的赛事组织者为赛事提供资助,使得这些赛事能够顺利召开,并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稳中成长,吸引更多的赛事。

1.2 地方层面资助

新西兰北岛经济发达,南岛风景秀丽,南北岛各有特色。北岛共举办的赛事活动远远高于南岛,存在地区差异性。

北岛体育赛事城市以奥克兰和惠灵顿为代表。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作为商业、旅游、经济贸易中心的奥克兰自然成为新西兰赛事举办的传统地点,同时这一切也与奥克兰政府大力资助及鼓励各种赛事及文化活动的召开有着极大的关系。惠灵顿位于北岛最南端,扼库克海峡,适居一国中心。作为新西兰的首都、全国第二大城市,集港口、商业、政治为一体。政府希望惠灵顿可以成为一个既繁荣又充满活力的赛事城市。通过城市赛事资助和旅游景点开发,提升惠灵顿的生活质量,增加游客数量,提高就业率。

南岛体育赛事城市则以基督城为代表。基督城位于新西兰南岛东海岸,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自1906年世博会举办之后便以“花园之城”闻名世界,基督城希望通过体育赛事改变100年以来城市安谧、保守、无趣的形象,打造生机勃勃、智慧和随性的城市新形象。

2 新西兰体育赛事中央政府资助模式的经验

新西兰政府在2001年成立了 “大型赛事发展”部门,通过体育赛事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经过12年的资助实践,新西兰政府已经寻找到了一条符合其自身特色的政府资助模式。

2.1 资助机制概况

新西兰资助机制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资助层面。隶属于新西兰经济发展局下属旅游、赛事、消费者服务部的 “新西兰大型赛事”共有4个部门,分别是大型赛事办公室,大型赛事发展基金会(Major Events Development Fund),大型赛事信息资源部(Major Events Resource Bank),志愿者服务部,各部门都具有一定的决定权和独立性但又互相牵制,从而保证了新西兰赛事长期拥有高水平赛事的举办能力,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型赛事。

2.1.1 “新西兰大型赛事”办公室是主体

大型赛事办公室是4个部门中的主体,主要负责制定赛事政策,使经济发展局在选择赛事的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申请资助赛事的具体情况。总的来说,办公室是新西兰经济发展局与“新西兰大型赛事”的一个沟通的桥梁,帮助双方共享,交换信息。

办公室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就是IAEG,由8个与赛事利益相关的政府部门组成,目的在于平衡各部门之间的利益,避免缺乏协调而导致的资助金额不足或重复资助等问题,来确保政府投资的利益最大化。可以说,IAEG是一个评估部门,经济发展局则是最后的审核部门,根据8个政府部门对赛事的选择做到了最大利益化,不会选择单一部门感兴趣的活动,实现了各方满意的效果,杜绝了在召开期间发生停止资助的现象,避免国家财政的浪费及赛事中途流产的损失。

2.1.2 大型赛事发展基金会(Major Events Development Fund)是核心

“新西兰大型赛事”部门下属基金会(MEDF)在国家资助方面具有核心作用。MEDF目的是引进、保留、发展和推广大型赛事,由“新西兰大型赛事”管理,与办公室的职责不同的是,基金会是赛事组织者与“新西兰大型赛事”部门的沟通桥梁,主要承担4项主要任务。

第一项任务,设计资助流程和申请书内容格式。图1显示了目前一个赛事从申请资助到成功举办赛事后的整个过程中基金会和赛事组织者双方的资助工作流程。由此可见,申请资助之后赛事组织者就要时刻将大型赛事发展策略和基金会的最终目标贯穿在赛事的各个阶段并以此作为准绳。

图1 体育赛事资助流程Figure 1 Funding Process of Sport Events

第二项任务,制定资助申请的评估标准,保证IAEG按照基金会制定的评估标准选择赛事。在“新西兰大型赛事”的运作中,新西兰经济发展局拥有最终决定权,IAEG拥有赛事评估权利,但不管是审核的标准还是申请赛事的规则都不是由IAEG和经济局制定的,而是交由基金会制定,这样这3个部门便可以相互制衡,在选择赛事的过程中做到公平,严谨,认真。这3个部门保证了政府与赛事组织者可以清楚地明白对方的要求,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来保证新西兰赛事和经济的发展。

第三项任务是管理基金会,制定出资金分配比例及基金会自身的评测标准。

第四项任务是告知赛事组织者可能的赛前评估和反馈。这一项任务主要搜集之前IAEG在评估赛事中留下的经验帮助赛事组织者了解政府在长期资助赛事过程中评估选择赛事的侧重点,为赛事申请方提供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帮助。

新西兰政府的资金主要是为赛事增添一份额外的资助资金,其资助金额并不是很多,赛事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其商业合作伙伴即赞助商,政府资助主要在于权衡各部门利益,做出宏观赛事策略供赛事组织者借鉴的同时对新西兰的赛事与基础设施的匹配度以及赛事运作管理能力等进行研究。这点需要我们深思,“新西兰大型赛事”所谓的政府资助并不是大规模财政资助而是全方位的协调服务资助。

2.1.3 大型赛事信息资源部(Major Events Resource Bank)是保障

新西兰大型赛事资源部是新西兰大型赛事(New Zealand Major Even)与新西兰赛事专家协会(New Zealand Association of Event Professionals)合作开设的部门,它借鉴新西兰最成功的赛事专家团队的建议为新西兰的赛事提出符合当地各个产业发展的执行方向。同时在长时间经验的累积上,大型赛事信息资源部主要从11个方面进行搜集,提供实际可行的赛事执行及策划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目的在于帮助赛事组织者长时间保持赛事的高质量标准,扩大赛事影响力。同时这些信息资源也可使用于新西兰各种规模的赛事中。

这11个方面信息分类包括以下各点:(1)大型赛事申请;(2)边境管制及交通;(3)环境及可持续发展;(4)人员健康与安全;(5)杠杆作用及长期效益;(6)市场开发;(7)赛事后期报告;(8)赛事安全及风险保障;(9)赞助商;(10)《大型赛事运作法案》;(11)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每个分类都包括计划,风险预估及处理方法,为赛事组织者提供了最权威可信的借鉴方法。

2.1.4 志愿者服务部是支持

友好,热情并受到良好的培训的志愿者对于赛事的成功举办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是赛事的窗口,志愿者与参赛人员、赛事官员、VIP以及媒体报道人员的接触最多,志愿者给他们留下的印象通常就是其对赛事的总体印象。

组成一个优秀的志愿者团队可以保证赛事质量,并且让观众和参赛者对赛事的印象变得丰富,体验到新西兰式的友好服务。

对于大型赛事来说寻找赛事志愿者通常较为困难,因为通常志愿者对于赛事的了解程度较低,更没有有关赛事操作执行的专业素养。“新西兰大型赛事”充分考虑到了志愿者的重要性,与新西兰志愿者服务部共同合作成立了“新西兰大型赛事”志愿者服务部,在人力资源这一方面再次为赛事组织者提供服务,从赛事组织方和志愿者两个角度入手,同时还提供相关的发展和评估建议,为赛事组织方与有志愿者意向的公民提供方便。

2.2 运作机制创新的总结

从“新西兰大型赛事”运作体系可以看出该组织自2004年成立至今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加赛事信息来源,提高赛事组织者与政府的合作并且提供具有策略性的赛事投资。政府建立“新西兰大型赛事”部门为国家保证了新西兰举办赛事的高水平,从而使新西兰长期拥有高水平赛事的举办能力,并且能够增加新赛事,吸引更多的大型赛事。

对于“新西兰大型赛事”部门本文认为最有创新意义的有4点。其一,该机构成立的理念是服务型机构而不是一个管理型组织。其二,“新西兰大型赛事”在运作过程中本着权利互相制衡的原则。这一运作机制保证了赛事运作中各部门的权益和义务,并且通过相互监督,创造了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其三,《大型赛事市场运作法案》大大改善整个赛事活动的行规及市场秩序,保证了整个市场在未来的良性循环发展。其四,大型赛事部门仅仅参与了其赞助赛事的评估,审核及建议工作,而在实际操作中,该部门并没有直接参与其中,确保了相关赛事组织者的自主权及市场自身的运作机制的稳定发展,其在带动新西兰体育赛事的发展之中起到了润滑加速的作用。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西兰赛事活动发展中对自己本国毛利文化的尊重与保护,在政策的制定中充分考虑了在新西兰占人口15%的毛利人的利益。本文认为只有在保护了国家独特的文化内涵之下进行机制的创新才能真正保证创新之后的可行性。

3 国家资助与地区资助的异同

国家资助与当地政府的资助都是为了提高新西兰的国家声誉,为国家和地区制造商业、就业以及旅游机会,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艺术氛围,让每一位新西兰人民展示他们的地区以及在国内和国际取得的成就。正是因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使得国家层面的资助方式与地区资助方式相得益彰。但是,由于地区与国家的层次和管理范围的差异性,两者的资助方式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3.1 赛事资助政策

自新西兰经济发展制定了《新西兰大型赛事发展政策》之后,新西兰各个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号召颁布地区赛事发展政策,成立相关基金会资助各类赛事活动。因此,地方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政策的延续和再细化,例如奥克兰和基督城都制定了各自的赛事日程表,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各项赛事互相之间的利弊,利用“四季”市场开发形式使每一季度都有一项具有季节特色的赛事,将赛事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地区政策更为细致,将基础设施分为软件基础和硬件基础。软件基础包括赛事信息网络的完善,各大高校赛事专业人才的培养等等。硬件设施包括老场馆的再建设,新场馆,交通设施的建设。相比而言,国家政策则更具有宏观性,与城市赛事政策的角度有所不同。

3.1.1 发展地方特色

很显然,每个城市都是互相的竞争对手,所以在赛事政策中体现地方特色和提高实际赛事运作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城市气质,赛事的种类必须与城市的气质和地理位置相吻合。在践行国家政策的同时需要寻找具有吸引力的地方特色,这样有利于国家赛事发展的均衡性,满足各种需求的观众及游客。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2011年初,一场大地震袭击了基督城,将城市多年的基础设施毁于一旦,2011年的橄榄球世界杯也取消了在基督城的全部比赛。政府希望在此时城市全力投入重建工作,将视线从大型体育赛事转移到社区小型的体育赛事,因为小型赛事在重建中不仅仅能够促进经济收益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加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让人们增加时间与空间的交流,改善居民心理和身理健康状态。

3.1.2 赛事分级制度

赛事的规模通常参差不齐,所以新西兰在制定资助政策的时候对赛事的规模做出了一个量化的分析,在这方面国家和地方的分类标准也有所不同。

《新西兰大型赛事发展政策》中将赛事分为了4类,分别为超大型赛事、大型赛事、地区赛事、本地赛事。超大型赛事通常会吸引大规模外国观众和游客来到新西兰观赛,有大规模的国际关注度和曝光度,为新西兰全国带来爆发性的收益。大型赛事指吸引一定数量的外国观众,一定数量的国家关注度和曝光度。地区赛事的参与者和观赛者则主要集中在了新西兰的本地居民,当然还需要部分外国参与者和少许的国际曝光度,一般都是中短期收益。本地赛事的参与者主要是本地居民,国际曝光度不高,仅仅为城市和小镇带来收益。

地方的代表城市惠灵顿将所有赛事分为了6个等级,分别是标志性赛事,A级赛事,B级赛事,社区标志赛事,社区A级赛事,基层赛事。标志性赛事是指国家大型赛事活动,举办起来较有难度,通常这类赛事活动都可以为城市带来500万新元直接及间接的经济收益,这类赛事活动包括七人制橄榄球赛,橄榄球世界杯和国家艺术节等。A级赛事需要国外媒体的宣传报道,赛事可以为城市带来100万新元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B级赛事一般会吸引国内媒体的报道,这类赛事较容易举办,可以为城市带来20万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益,可以吸引相当一部分的观众,这类赛事主要包括新西兰橄榄球联盟赛。社区标志性赛事对于惠灵顿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其单日参加人数可以达到一万人,且赛事必须是每年举办具有的长期性活动,代表赛事活动有街道狂欢节。社区A级赛事可以是一次性的活动,不需要时间上的连贯性,例如圣诞活动。基础赛事主要指地区内的高水平赛事。这6个等级的赛事活动组成了惠灵顿政府资助的主体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项赛事都需要有媒体报道,参与人数及影响力都需要议会进行评估之后方做结论。

在惠灵顿赛事政策执行十年之后,由原来的6个级别逐渐向3个级别赛事过渡,分别是标志性赛事(国际赛事),本地赛事以及社区赛事。

我们发现国家政府主要以参与者的来源地作为赛事等级划分的主要标准,地方政府则以赛事收益作为标准。本文认为,将赛事来源地作为分级标准表示国家重视赛事产生的影响力和其所带来的附加效益,更加具有全局观。而地方以赛事的收益作为标准说明地方政府通常会更加实际,将赛事的影响力直接落实在经济效益上。

3.1.3 体育赛事与文化活动的分配

在2007年的一份评估报告中,表明在2005年至2007年的3年时间中有28项体育赛事,13项大型文化活动得到了得到了NZME的资助,两者之间的比例是7:3(图2)。报告同时指出对于体育赛事资助的金额也远远大于大型文化活动,且呈上升之势,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因此大型赛事发展部门对于体育赛事的关注也远远大于大型文化活动。

图2 体育赛事与文化活动资助金额比例比较图FFiigguurree 22 CCoommppaarriison between the Funding Amount Proportion to Sport Even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反观地方政策则会将赛事资助的重点转移至文化艺术活动发展上,以奥克兰为例,国家规定如果举办体育赛事必须报备国家体育部门。很明显,体育赛事不仅仅体现了国家的经济水平,同时反应了国家政治、文化水平,地方政府在资助上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盲区。对于人口相对较少的岛国新西兰来说,国家层面资助更有利于体育赛事的举办,地方层面资助文化艺术活动则更加具有控制力及地方特色。

3.1.4 举办地点

一般而言,赛事的举办地点通常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赛事举办阶段获得十分可观的收益,但是《新西兰大型赛事发展政策》中却指出赛事只要为赛事所带来的效益符合评估标准,那么赛事不一定要在新西兰举办,可以在近海举办赛事。例如,2000举办的悉尼奥运会虽然不在新西兰本土举办但是为新西兰带来的收益却是惊人的。但是这种政策并没有延续到地方政府赛事政策,其无一例外都明确规定赛事必须在本地举行。从这一点可以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实际上是良性竞争的对手,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

3.1.5 金额资助方式

在2005年至2012年MEDF的总资助金额为4 620万新元。与此相反的是地方政府在赛事的直接资金资助往往是国家资助金额的好几倍。国家每年资助赛事的金额并不是很高,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来为赛事创造最大盈利空间,所谓的政府资助侧重点不是财政资助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全方位的协调服务资助。然而当赛事实际落实到地方政府时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为了打造城市形象,增加财政收入和提高竞争性通常会不遗余力给予赛事资金资助。不过从收益上来说,地方政府在赛事回报上也十分可观,所以其才会如此大方资助赛事。

除了在资助金额上有所区别,在资助周期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以看出国家层面的资助更加具有统筹性,其选择面较大,所以MEDF不会对同一赛事提供年复一年持续的资助,每年都会进行公平的资助选择过程。相反基督城的发展策略则指出,议会每年会分配一部分专门的资金持续支持具有良好运营状态并且反应基督城地方文化特色的年度赛事。很明显,地方政府资助相对全面,国家层面的资助竞争相对激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2 赛事资助申请规则

赛事资助申请规则作为面向赛事组织者制定的规则,从服务赛事的角度出发,具有合法化及人性化的特点。

3.2.1 申请者资格

资助申请步骤是赛事选择公平的第一步,其中对于申请者资格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都做出了明确规定。MEDF规定团体或者组织想要申请资金支持,必须是在GST登记注册过的实体企业,包括公司、信托机构和股份制社团等。

3.2.2 申请者表格设计

随着申请赞助的赛事越来越多,赛事组织部门都想尽办法介绍自己的赛事导致申请内容越来越复杂。对此资助方也对申请书做出格式要求,主要在于限制申请书的篇幅,从而突出赛事所能获得真实可靠的利益。申请的流程和格式通常都本着从简不从繁的原则,突出赛事的特色和经济效益,减少评估工作量。

NZME第一阶段的申请书主要有7个分类,分别是自我评估、赛事主要信息(赛事主办、组织者信息)、赛事描述、预算、资助目的、赛事带来的各种收益、声明。奥克兰社区委员会本地赛事基金会的申请书主要分13类,分别是赛事主办者,赛事组织者,赛事信息,赛事综述和办赛目标,介绍人,奥克兰的潜在收益,与赛事政策的契合点,赛事支出与收入(预算),赛事溯往政府资助史,声明,其他信息,赛事举办地区 。

笔者注意到在申请书预算的填报中都需要将收支具体罗列出,报出所需要的具体资助金额,直接明了,为政府资助机构节约了不少时间去评估赛事实际需要自主的资金。有助于评估部门了解赛事主办者和组织者在之前赛事举办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办赛能力,同时可以收到来自各方,对于赛事的评价,有助于在评估阶段对赛事有一个客观完整的评价。

3.3 赛事资助评估规则

赛事的评估标准是赛事选择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直接决定了赛事的质量。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进行的资助,通常而言,赛事的评估会从3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赛事获得直接利益来看。政府对赛事资金的支持程度,取决于这个赛事对新西兰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所带来的现实利益有多大,主要包括:增加旅游收入;增加与赛事或其他行业相关的就业岗位;为新西兰人体验世界级赛事提供机会;能展示社区的成就。

第二,从赛事遗产获得利益来看。政府对赛事进行基金支持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对新西兰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持续效益的大小,主要包括:增加持续的商业或工业发展机会,创造更长期的就业岗位;发展当地、区域、国家基础设施和设备;促进主要国际关系的发展;创造更多参与赛事的机会,获得赛事相关领域的更高成就。

第三,从赛事组织者办赛能力来看。政府对赛事的资助程度还取决于对新西兰赛事领域的掌控程度有关,主要有:创建并增强赛事组织能力;拓宽在赛事传播领域的知识面;增加受训志愿者人才储备;加强新西兰作为赛事主办地的声誉。

除了这3各方面,评估方首先考虑的是政府资助所带来额外的收益,如果政府资助所带来收益差别不大,那么政府的资助就不是那么重要,政府会更乐于帮助政府资助之后带来爆发性收益的赛事。也正由于这一点,申请赛事必须有其自己的商业合作伙伴,使政府在评估时能够准确了解赛事的自身能力与合作伙伴的整体实力,将资助金用在刀刃上。追求资助效率的最大化。

3.3.1 赛事评估时间

MEDF分为两个阶段的申请,通常提交第一阶段申请的时间至少要在举办赛事的12个月前。从IAEG进行赛事推荐到经济发展局的正式决定通常需要经历3个月的时间,这样做有助于及时完成资助表决同意、遗产规划等工作。第一轮申请的准备时间通常是5个月。在奥克兰的《活动资助指导手册》(2011/2012)中规定,赛事管理委员会必须在7个工作日之内决定是否要资助赛事 ,如果不同意资助,那么赛事可在短时间内再次寻找到其他资助机构,如果同意资助,那么也可以减少操作流程时间。这点与NZME有所不同,NZME需要两轮申请,历时常常需要半年,本文认为“新西兰大型赛事”的申请时间一般会早于赛事举办时间2~3年,有的甚至是4年,赛事评估委员会中需要时间来权衡各部门的利益,考虑各方因素,对赛事也需要有长远的了解。奥克兰议会作为一个地区资助机构赛事,其规模相对较小,涉及部门也相对较少,周期较短,需要在时间上分秒必争,所以在选择上可以适时缩短时间。

3.3.2 赛事资助评估委员会

地方资助与国家资助在都会选择来自各个利益部门的评估委员会成员,权衡各方利益,做到利益最大化。

但是在机构设置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以惠灵顿为例,其作为新西兰的首都,有一套完善的评估步骤。以本文的NZME为例,有一个长期由多个部门组成的评估机构IAEG,属于一个常设机构。但是奥克兰却会将赛事先进行分级,然后组成临时评估委员会,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其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与了解通常会较少,但是有利点在于减少政府长期的资金开支,节约成本。

3.4 总结

国家资助与地方资助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协调统一的,地方资助与国家资助的形式同出一辙。

但是新西兰是一个岛国,南岛和北岛的气候,地理等客观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国家政府和地区政府在资助对象及意识形态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所以应该科学确定各个城市主体功能,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以及特色,针对地方发挥需求,指定相应的资助方案。增加地区差异,构建出属于区域自身的未来发展规划,这样赛事才会有全面多样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分两个层面进行赛事资助可以互补两种资助模式各自的盲点,有助于新西兰整体赛事规模的扩大和发展。

但不可否认政府资助的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赛事本身的规划。在新西兰,有些赛事主办方的办赛目的并不是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而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创造生活乐趣,类似于福利赛事。其对于赛事的盈利与否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在资助申请评估的过程中,往往对赛事盈利这类关键问题中都做不出满意的回答,然而赛事评估机构是由多部门组成的,如果其中一个部门或者多个部门无法得利,评估机构就不会决定资助该项赛事。其结果通常是赛事主办方与资助方僵持不下,最后导致办赛效果不如预期,甚至赛事流产。事实上,办赛理念不同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赛事种类千千万万,相比而言评估机构就显得单一了,格式化的申请书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赛事的办赛特色。

4 新西兰的经验对上海的启示

4.1 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赛事政策,形成互补

上海市政府适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大型单项体育赛事的举办, 是其发挥政府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环节。《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市政府提出:每年举办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体育赛事活动。此外,《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也明确提出,承办体育竞赛的主要指标:“十五”期间, 精心组织各项体育比赛, 积极申办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赛事,力争举办20次以上亚洲和世界高水平比赛。

与此同时,各区政府应该按照市政府的规划制定具有区域形象及特色的赛事政策,进一步打造“一区一品”的区域品牌赛事。此外,各区政府应该进一步将市政府的政策落实到实处,包括基础交通设施,人才培养,市场开发,资助运作机构等各个方面的建设工作。但是在“一区一品”的打造过程中,不少区都遇到了赛事亏损的现状,我们可以向新西兰的惠灵顿学习,将城市著名旅游景点与体育赛事相结合,其中上海一年一度的东方明珠元旦登高比赛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例子。本文认为“一区一品”的体育赛事不同于市政府资助的赛事,除了强调经济收益之外,应更关注于市民的参与度及地区特色,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国际影响力及曝光度。

在体育赛事与文化赛事和赛事资助选择上,更具有影响力的超大型和大型体育赛事由市政府下属资助机构进行整体评估和资助,由于这类大型赛事通常都拥有实力雄厚的商业合作伙伴,所以通常实际金额资助会相对较少,政府的资助方式主要是内部各方协调联系和信息资源整合这两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区域性体育赛事和文化,艺术活动交由各区政府下属赛事资助机构进行整体评估和资助,在赛事周边开发建设上,区政府力度会更大。这样市、区分工明确,合作互补,资助各类赛事的举办。

4.2 赛事资助模式进一步整合,加强分权管理,保护市场运作体系

目前上海每年举办近百项体育赛事,其运作模式主要分为3种。第一种模式:由市政府牵头, 成立赛事组委会, 并在组委会中设立工作部门,直接由赛事组委会负责整个赛事运营,属政府直接运营模式。第二种模式:由一些具有国有资本背景的企业集团成立赛事运营公司,政府提供必要的资助,属政府间接运营模式。第三种模式:由上海市体育局承办,体育局通过委托代理的方式聘请专业的体育经纪公司运营赛事,属政府资助运营模式。目前上海许多赛事多采用第二种运营模式,包括上海网球1000系列大师赛、F1 大奖赛中国站比赛。很显然这3种模式,政府参与度越来越低,但是并不意味着政府资助力度越来越低,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海应该逐渐整合第二、第三种模式,向新西兰借鉴赛事资助模式,创建全新的体育赛事资助模式,以服务型机构为宗旨,以政府为依托成立赛事资助机构,根据各体育经纪公司的自我评价及赛事资助机构评估结果,有选择地资助赛事,使体育赛事组织申办更加市场化,规范化。

该机构则以办公室为主体,基金会为核心,信息资源部作为支持,志愿者为保障(图3)。办公室负责制定赛事发展政策,对申请赛事进行评估,分配赛事资助金额;基金会负责制定申请评估规则,资金筹集,与赛事申请方保持沟通;信息资源部公布的的信息,保证了赛事组织方的运作规范;志愿者服务部提供人力资源支持。这4个部门分权管理,相互的权力制衡,为上海的赛事发展做出贡献。需要注意的是当资助机构介入到赛事中时,应该保护市场原有运作体系,在不破坏市场的条件下对赛事进行资助。

图3 上海市体育赛事运行机制及政府资助模式FFiigguurree 33 OOppeerational Mechanism and State-Sponsor Model for the Sport Events in Shanghai

4.3 加快体育赛事资助模式的法制建设

完善相应法规是顺利进行体育赛事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是1999 年11 月25 日颁布的,并在2010年进行了修订。目前上海与体育相关的条例也不在少数,但是对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运作并没有进行任何的规定,体育市场较为混乱。主要还是以双方或者多方签订的合约为准,在赛事出现问题的时候通常各执一词,在赔偿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这样不仅为赛事组织者带来损失,更为广大的观赛群众带来麻烦。所以,为了明确政府资助赛事组织方权利与义务及赛事市场开发权益,提高赛事的法制建设,本文认为有必要颁布与赛事资助,赛事市场化运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方权利与义务,成立专门的体育赛事执法团队,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赛事资助环境。

4.4 引入赛事分级机制定位赛事,申请流程精简化

赛事资助申请规则是申请方最先接触到赛事资助的官方文件,所以在申请最初应该学习新西兰赛事分级制度,让赛事组织方有一个最先定位,了解自身赛事所能带来的效益,在赛事分级之后,寻找最有利的资助方。因此,所有资助方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资助对象,这样可以增加机构运作效率。第二,赛事申请书的流程不需要过于复杂,申请书基本控制在8至9页A4纸之间,分类明确,内容精炼,这样有利于加快评估效率,并且让赛事组织者有更多的时间寻找商业赞助。第三,由于上海有很多年度赛事,所以有举办历史的赛事有必要罗列出赛事历史举办情况并对赛事做出一个整体的分析。第四,申请书中应该规定主办方必须明确提出请求资助金额,帮助评估方分配多项赛事之间的资助安排。

4.5 明确规定评估标准及评估程序,增加赛事附加值

目前,上海市政府对体育赛事是否进行资助、资助额多少等尚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和标准,亟待完善。如果国有资本及行政力量进入重大体育赛事的商务运作,缺乏科学的前期论证和有效监管,那么会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 然而,赛事资助赛前评估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过程,每个人对赛事的要求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制定一系列的赛事评估标准是体现客观评估的重要保证,主要从赛事直接获得利益,赛事遗产获得利益,赛事组织者办赛能力这3方面入手制定评估标准。但是最重要的评估标准是赛事资助前后效益差异度,如果一项赛事有了政府的资助其效益就会直线上升那么政府一定要帮助赛事创造收益。相反,如果一项赛事政府资助与否对其收益并没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政府就应该考虑下了。这样保证了政府资助之后赛事的额外附加值利益得以体现。

在评估程序上,首先,上海作为一个赛事城市,评估时间应该根据赛事级别作出规定从而为赛事节约时间,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赛事的实际运作中。第二,赛事评估委员会的成员应该包括政府各个部门的成员,例如上海市宣传部、发改委、体育局、旅游局、文化部等官员。该委员会向“赛事管理机构”提出体育赛事的资助建议并且向基金会提出评估改进建议。评估委员会成员基本上会身兼数职,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在赛事分级之后按照赛事级别选择委员会成员,也就是说委员会成员不需要固定,按赛事级别组成。第四,在委员会的投票规则上应该采用全票通过制,需要与赛事组织方进行商量,不断修正方案之后寻找到各方全部满意的结果,这样资助过程中就不会存在任何矛盾了,保证赛事资助的持续性,增加赛事附加值。

[1] 邱伟昌等.上海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7(2):22-27

[2] 陈一平. 上海体育赛事的发展路径[J].体育科研,2010(1).

[3] 姚颂平,吴贻刚,沈佳. 欧洲发达国家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

[4] 黄海燕,张林等.上海大型单项体育赛事运营中政府作用之研究[J].体育科学,2007(3):17-25

[5] 黄海燕,马洁,高含颀,体育赛事政府资助模式研究——国内外其他国家和城市的经验及对上海的启示[J].体育科研, 2011(3):1-8

[6] 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rowing New Zealand's share of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vents Market[EB/OL].http://www.med.govt.nz/majorevents/pdf-library/0Share%20of%20 the%20Business%20Events%20Market.pdf , 2011.7

[7] 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nges to Government's Approach to Major Events Policy[EB/OL].http://www.med.govt.nz/majorevents/pdf-library/ChangestoGovernemntApproachSe pt2009.pdf , 2009.9

[8] 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peration of the MAJOR EVENTS DEVELOPMENT FUND[EB/OL].http://www.med.govt.nz/majorevents/pdf-library/0000-0050/Event.0002%20-%20Evaluation%20of%20the%20Operation%20of%20the%20 Major%20Events%20Development%20Fund%20-2007-%20-515%20kB%20PDF.pdf , 2007.10

[9] 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Government Major Events Strategy[EB].http://www.med.govt.nz/majorevents/pdf-library/Government%20Major%20Events%20Strategy.pdf,2004.9.6

[10] New Zealand Legislation, Major Events Management Act 2007[EB/OL].http://legislation.govt.nz/act/public/2007/0035/latest/DLM411987.html?search=ts_act_Major+Events+Management_resel&p=1&sr=1 , 2007.8

[11] Auckland Council, General Events Fund Application Form 2011/12[EB/OL].http://www.aucklandcouncil.govt.006Ez/SiteCollectionDocuments/services/communityfacilitiessupport/funding/generaleventsfundapplicationform.pdf, 2011.6

[12] Auckland Council,General Events Fund Application Guidelines 2011/12[EB/OL].http://www.aucklandcouncil.govt.nz/SiteCollectionDocuments/services/communityfacilitiessupport/funding/generaleventsfundguidelines.pdf 2011.6

[13] Christchurch City Council,Christchurch Events Strategy 2007-2017[EB/OL].http://resources.ccc.govt.nz/files/ChristchurchEventsStrategy2007-2017-eventsfestivals.pdf 2007.4.1 23-26

[13] Wellington City Council,DRAFT EVENTS POLICY 2012[EB/OL].http://www.wellington.govt.nz/haveyoursay/publicinput/pdfs/2012-05events.pdf ,2012.5

[14] 张 林, 李南筑等. 上海体育赛事发展定位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2):11-15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新西兰资助
新西兰兔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游新西兰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