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例老年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及中医诊疗评价
2013-10-08赵立娟
赵立娟
(北京市健宫医院超声科,北京100054)
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tion PH)是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点的一组病理生理综合征[1],是一组少见的,预后不良的疾病,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慢性肺循环疾病[2]。肺动脉高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罕见,继发性动脉高压则很常见[3]。中医研究将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分为4种类型:阳虚水泛型、痰浊阻肺型、痰热壅盛型、肺肾气虚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间入我院治疗的111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例,女44例;年龄57~83岁,平均 (68.52±3.0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肺动脉平均压最低37mmHg(1mmHg=0.133kPa),最高106mmHg,平均 (65.32±15.37)mmHg。
1.2 研究方法 将111例患者按照肺动脉类型分开治疗,按照如下自拟中药方:黄芪,党参,麦冬,丹参,石菖蒲,炙甘草,瓜蒌,白茅根加减后给予患者服用。2次/日,七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并进行超声波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彩超检查,及公式计算,并进行方差分析及组间差异判别。试验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肺动脉高压中医辨证分型与气血的关系
表2 肺动脉高压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肺血流图的关系
表3 肺动脉高压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脏超声波的关系
在111例老年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超声诊断中,各类型的患者经诊断、治疗、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组间差异 (P<0.05)。
3 讨论
3.1 辨证分型和气血的关系 上述血气测定结果表明,痰浊阻肺型和阳虚水泛型有轻度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但其pH值仍在正常值范围。实验结果显示血液pH值明显下降,该型患者仍处于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期,病情较重。
3.2 辨证分型和肺功能改变的关系 根据试验结果的测量值均高于正常值,完全符合老年心脏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肺功能不全的特征。三项结果差异不明显 (P>0.05)。
3.3 辨证分型和超声心动图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中可见,各组的均值都明显大于正常高限,是诊断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指标。经方差分析,各组间得得RVOT差异不显著,而RVDd具有显著性差异。
4 结论
试验研究表明,无论是血气、心肺功能的改变还是心脏形态学的改变均表明阳虚水泛型较其他类型症状明显,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由此说明中医辨证分型有生理病理学基础,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脏病患者中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武强,郭豫涛.老年人肺动脉高压59例临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29(20):1864-1866.
[2]吕安康,刘海峰.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0,3(6):339-401.
[3]袁初军.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1,18(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