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警犬接踪训练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2013-10-08张建国张金平曹荣祥

中国工作犬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迹线训导警犬

张建国 张金平 曹荣祥

接踪训练是指训导员指挥警犬嗅认嗅源后,在一定范围内,寻找与嗅源相同的气味迹线并且进行追踪,或者在警犬进行气味追踪时由于各种原因(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等)造成迹线中断,使用警犬重新寻找迹线进行追踪的能力。

接踪训练的重要性

接踪训练是警犬气味追踪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训练中一般都是完整的迹线追踪,最多是延长迹线的时间或者多几个角度,来增加警犬追踪的难度,这就脱离了现场的实际,造成了警犬在现场气味追踪的成功率越来越低,所以要把“接踪”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训练科目。

现场犯罪嫌疑人遗留的迹线很少有完整的,我们只有把人为、自然破坏的迹线使用警犬连接起来,使人看不到而又真实存在的气味迹线显示在我们的眼前,还原现场的本来面目,让警犬所具有的灵敏的嗅觉服务于我们侦查破案。

接踪的训练

警犬的接踪训练应在警犬具备了足迹追踪的基础上进行的,分为基础训练(静态反应形式、嗅源嗅认复杂化的训练)、接踪训练。

静态反应形式的训练

静态反应形式就是警犬在追踪发现物品时以“坐、卧”的静态形式表示,之所以要静态形式反应是因为:1.随着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反侦察能力的专业化,在实际现场中犯罪嫌疑人遗留的痕迹、物证越来越少,现场上发现的与犯罪有关的各种物证上遗留的、可以进行DNA比对的生物检材的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被警犬衔取就会破坏生物检材,失去物证的价值。2.追踪时警犬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当发现物品时会更加兴奋,此时警犬对物品气味的分化能力就会降低,甚至对气味不分化,就会乱衔,这时如果警犬发现物品是静态的反应形式,就可以使高度兴奋的神经抑制一下,使神经活动处在平衡状态,这对分化物品气味是有好处的。

静态反应形式的训练方法

静态反应形式的训练方法,基本与训练搜爆犬的静态反应方式一样,由于警犬已经形成“坐、卧”的能力,我们采取隐蔽式送物衔取的方法来进行,让警犬去寻找物品,当警犬找到物品时,训导员迅速下“坐、卧”的口令,使警犬做出 “坐、卧”的静态反应形式,然后给予奖励,使其形成牢固的静态反应形式,完成科目的训练。

应注意的问题

静态反应形式的训练一定先要在追踪形式外进行,当反应形式稳固后,再放到追踪形式中,否则不稳固的反应形式,会使警犬发现物品时出现扒、衔等情况,训导员严厉的口令会使警犬产生被动,影响追踪训练的质量。

在隐蔽式衔取训练时,放置物品的位置是有严格要求的,一定要放置在警犬可以嗅到,却衔取不到的地方,当警犬发现物品时,训导员迅速下达口令,使训练一次成功,细节问题不容忽视。

嗅源嗅认的复杂化训练

嗅嗅源的训练是警犬进行人体气味作业(追踪、鉴别)的基础,是关系到此次作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嗅源嗅认的复杂化训练,实际上是警犬对“嗅嗅源”这一科目训练的深化,是警犬对实际现场中嗅源的提升训练,所以嗅源嗅认复杂化训练是各种人体气味、人体不同部位气味、复杂气味环境下的气味辨别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警犬熟悉所有职业人的气味是不现实的,可以简单地分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无业人员3类(以下我们简称特殊助训员)。

训练需准备的物品

购买一些人们日常穿戴的不同季节、材质不同的鞋、袜、衣、帽、裤等,以及普通人日常使用的钳子、扳手、螺丝刀、菜刀等工具,让以上的3类人员进行穿、戴,提取气味,以备使用。

嗅源嗅认复杂化训练的方法

在训练的初期选择感染了特殊助训员身体气味的物品2件~3件,进行混合感染,如袜子与手帕混合、帽子与鞋等,把混合后的物品作为嗅源,让警犬进行嗅认。当警犬细致嗅认后,拿出其中的一件物品让警犬进行隐蔽式衔取,当警犬发现物品时,训导员一定要细致地观察警犬的表情,如果警犬找到物品后以静态的方式反应,训导员要及时地奖励,结束训练。如果没有反应,就说明警犬对复杂的人体气味的嗅认、分化没有形成,就要降低条件,加大混合嗅源物品气味的方法来纠正,使训练得以顺利进行。

注意的问题

初期训练要由简入繁,嗅源与物品的气味要相近,3类人员训练的气味不要更换过频。

为了保持警犬对训练的兴奋性,训练的地点、嗅源和物品的种类要在警犬能适应的前提下,经常的变换,增加训练的形式,防止警犬产生抑制。

随着训练的深入,嗅源、物品的人体气味的浓度要逐渐减小,嗅源和物品的气味浓度的差异要增加,更加贴近实战。

足迹土作为嗅源使用的训练要单独拿出来训练。

接踪的训练

警犬经过静态反应形式的训练、嗅源嗅认复杂化训练,就可以进行接踪训练了。接踪训练的重点环节是“嗅嗅源”、“找迹线”,“ 嗅嗅源”是指警犬对嗅源的嗅认产生兴奋并在大脑产生记忆的高级神经活动。“找迹线”是指警犬通过嗅认嗅源后,积极、兴奋地寻找、分辨与嗅源气味相同迹线的能力。

接踪的训练分为:主人迹线接踪能力形成的训练、他人迹线接踪能力形成的训练。

主人迹线接踪能力形成的训练

训练的初期为使警犬顺利地形成接踪的能力,一般采取追主人气味迹线的方法,寻找环境、气味相对清静的场地,训导员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做一条气味大的迹线,终点放置物品。根据自己警犬的追踪能力,可以适当延时,然后将警犬充分散放,牵至迹线10米左右处,付予警犬嗅源,此时嗅源是主人的气味,由于是主人气味,警犬很快就会产生记忆、兴奋,训导员要下达“嗅嗅”的口令,手指地面,同时放松追踪绳,让警犬在追踪绳控制的范围内以扇形进行划线圈踪,训导员要细致地观察警犬的工作状态,当警犬发现迹线时,训导员要及时下达“踪”的口令,使警犬完成追踪并得到终点物品,训导员要充分强化、奖励,完成此次的训练。随着训练的深入,要增加迹线的条数、长度,迹线周围的环境也要由清静循序渐进地转为复杂,除最后那条迹线放置终点物品外,其他的迹线可以放置或者不放置物品,当警犬追踪到没有物品的迹线终点时,也要进行扇形圈踪,当警犬圈踪后找不到迹线时,训导员要将警犬拽回,再到下一条迹线的周围去重新付予嗅源、圈踪,去寻找迹线。初期的训练就是使警犬对“找”形成稳定的条件反射,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在主人迹线上及周围的他人迹线,也就是我们讲的“诱惑线”,培养警犬对迹线气味的分化能力,当警犬能达到追踪延时3小时左右、环境相对复杂的场所、顺利地在一定区域对多条主人的迹线进行圈踪、接踪的能力时,就可以转为他人迹线的接踪训练了。

他人迹线接踪能力形成的训练

他人迹线接踪能力的训练的方法和程序与主人迹线接踪能力训练的主要的区别是助训员由主人变为特殊的助训员,训练的重点就是要让警犬对“嗅嗅源”与“找迹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嗅”和“找”的条件反射,训练要循序渐进,接踪迹线上的诱惑线要由少到多,训练初期诱惑线与接踪迹线之间、诱惑线与诱惑线之间的气味差异要大,便于警犬对迹线的分化,嗅源与迹线的距离要由近到远,嗅源与迹线可以增加警犬乘车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讲的“甲地提取(嗅源)乙地使用(接踪)”,这实际上就是实战的训练,实现我们的训练与实际现场的无缝对接,使警犬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益。

注意的问题

接踪的训练要针对每头警犬制定训练计划,随着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变换训练的方法,及时调整、完善训练计划,每一部分的训练要有考核标准,只有达到了标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训练。

每次训练前,训导员都要进行模拟现场的勘察,根据现场的环境、风向、温度等条件来研究、分析嗅源、迹线的气味状态,为实战奠定基础。

无论嗅源是主人还是他人的,每次都要不同,终点物品与嗅源也要不同,每次训练都应让警犬产生新异刺激,防止产生抑制,同时又能使警犬的气味分化能力得到提高。

接踪训练中无论是主人迹线还是他人迹线,每条迹线的长度、环境要不同,要难、易结合,稳步提高。

训导员要熟练地掌握嗅源的发现、提取、保存,这是接踪训练和使用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提取准确、优质、无污染的嗅源,是接踪的基础。

猜你喜欢

迹线训导警犬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区迹线视觉图像跟踪技术
黑子,对不起
浅谈追踪犬在实战训练中的能力培养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戈尔吉
警犬守护春运路 每天工作12小时
警犬集体过生日
寻血猎犬复合迹线气味追踪训练
军犬黑子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