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2013-10-08杨欣海
杨欣海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开阔的公共场所,能给人们一片广阔的呼吸、休息、想象的空间,还人们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城市广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是不同人群、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市民和旅游者进行各种休闲活动的场所,是宝贵的公众活动场所。广场体育是一种新兴的、健康、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是在人们闲暇时,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场体育是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社会化的产物,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广场体育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增加人与人间的情感交流。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广场体育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时尚,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本研究通过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了解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并针对研究中发现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整合分析,提供一些可行建议,从而促进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全民健身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杭州市八个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参与者及广场管理人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阅读关于群众社区体育的文章、书籍,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章。
1.2.2 访谈法:对杭州市的广场体育参与人群进行不同年龄的人群访问;对广场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针对本课题制定一份合适的调查问卷,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形成适合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调查用的有效性问卷。向杭州市八个区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参与者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每个区选取三个广场,每个广场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1200份,有效问卷1176份,有效率为98%。
1.2.4 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处理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人群的构成
表1 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人群年龄构成一览
表1显示,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人群其中青年人占 20.6%,壮年人占 12.6%,中年人占26.1%,老年人占40.7%。老年人的比例占的最高,其次是中年人,分析原因:61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都退休,空闲时间较多可能是导致老年人所占比例偏多的主要因素;中年人处于46~60岁之间,是人一生变化较大的一个阶段,如女性的更年期等,所以很多人从健身、控制体型的角度出发,促进这部分人群进行锻炼;而壮年人最少,这个阶段的人一般在各个角色中都是主力,在单位也是主力,在家庭中是砥柱,事情多,任务重,压力也大,可能是导致这个年龄段人数最少的主要因素。青年阶段很多都是学生,由于学生在学校中都有体育活动,所以到广场活动的机会较少。
表2 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人群职业构成一览
表2显示,杭州市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人群职业构成中公务员占33.4%,比例最高,其次是企事业者占26.0%,再次是实业者占16.2%,比例较低是无业者占5.8%,农民占8.8%和学生占9.7%。大多数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在锻炼中占的比例最高,一是他们有一定的知识结构,熟知体育活动的益处;二是他们的工作量不繁重,使之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体育活动。而无业者的比例最低,是由于他们很多人心思都用在了谋生活上,填饱肚子,解决生计问题等,一般都体力活很重,应该是导致他们体育活动少的主要原因。农民的比例也不高,虽然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活动多了一些,但是很多人却缺少体育活动意识,他们对体育文化活动的健身作用认识不够,可能是导致其活动少的主要原因。
2.2 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的分布情况
表3 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的分布及特征一览(每人选一项)
表3显示,其中上城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中,参与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跑步和散步、健身操、体育舞蹈、球类、健身路径、武术和太极、棋盘、本土项目、旱冰滑板和其他。下城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中,参与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跑步和散步、武术和太极、健身操、体育舞蹈、球类、健身路径、棋盘、旱冰滑板、本土项目和其他。江干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中,参与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跑步和散步、健身操、武术和太极、体育舞蹈、球类、健身路径、棋盘、本土项目、旱冰滑板和其他。江干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中,参与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跑步和散步、健身操、武术和太极、体育舞蹈、球类、健身路径、棋盘、本土项目、旱冰滑板和其他。拱墅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中,参与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健身操、跑步和散步、体育舞蹈、球类、武术和太极、健身路径、棋盘、本土项目、旱冰滑板和其他。西湖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中,参与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跑步和散步、健身操、体育舞蹈、球类、健身路径、武术和太极、棋盘、本土项目、旱冰滑板和其他。滨江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中,参与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跑步和散步、健身操、体育舞蹈、球类、健身路径、武术和太极、棋盘、本土项目、其他和旱冰滑板。萧山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中,参与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跑步和散步、健身操、球类、体育舞蹈、健身路径、武术和太极、棋盘、本土项目、其他和旱冰滑板。余杭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中,参与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武术和太极、球类、跑步和散步、健身操、体育舞蹈、健身路径、棋盘、本土项目、其他和旱冰滑板。虽然在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选择中,每个区略有差异,但从整体结果来看占前五位的是走跑散步占17.6%,健身操占16.3%,体育舞蹈占13.6%,武术和太极占13.0%,球类占13.0%。
在活动项目中跑步和散步的比例最高,与饶传坤对杭州城西地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调查结果一致。人们选择跑步和散步进行锻炼原因主要是不需要太高的技术要求,饭后出来广场或在路边走走跑跑;对场地器材没有要求,投资最低,这应该是人们选择这种活动形式的主要原因。
在活动项目中健身操和体育舞蹈也占比例很高。分析原因:一是健身操和体育舞蹈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健身项目,在群众中很受欢迎,它将传统武术及民族舞蹈揉为一体,通过一定背景音乐旋律的引导,通过传统健身身法与民族舞蹈特殊的肢体语言融合形成动作套路,突出舞蹈动作姿态的美,其独特的健身特点,特别受到女性群体的喜欢。二是健身操和体育舞蹈的动作难度大众化,易学,好掌握,对活动场所要求也不高。以上的原因使跑步和散步、健身操和体育舞蹈等项目处于前三位。
2.3 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时间段的人数分布
表4 杭州市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时间段的人数分布一览(每人选一项)
表4显示,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时间段的人数分布为,晚上占33.3%,晚上活动的年龄段分布人数由多到少依次是老年人、中年人、壮年人和青年人;早上占26.0%,早上活动的年龄段分布人数由多到少依次是老年人、中年人、壮年人和青年人;下午占23.5%,下午活动的年龄段分布人数由多到少依次是青年人、壮年人、老年人和中年人;上午占19.2%,上午活动的年龄段分布人数由多到少依次是老年人、青年人、中年人和壮年人。整体可以看出,老年人和中年人喜欢早上和晚上活动,占的比例大,原因主要是老年人中年人一般睡眠时间短,早起晚睡的多。而青年人和壮年人一般白天的劳动量或工作量较大,还有要上学、上班等,使他们早上和晚上的活动时间少,多数放在了下午,主要在放学或下班后,所以他们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
2.4 杭州市民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目的
表5 杭州市民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目的一览(多选)
表5显示,杭州市民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目的主要包括增强体质、防病治病,防衰老、兴趣爱好、交朋友、减肥或保持体形、打发时间和其他等。其中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占26.3%,处于首位;其次是以防病治病,防衰老为主要目的占21.7%,再次是以减肥或保持体形为主要目的占19.2%。体育活动作为一种集健身、益智、娱乐、消遣、审美、激励等作用于一身的手段,成为当前市民减轻压力,丰富余暇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选择。这与体育活动的主要作用相吻合,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活动能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延缓衰老等,所以很多人锻炼目的在于防病治病。随着社会对个人包括知识、形象等的要求越高,促使人们对自己保持体形等也有了紧迫感,这无疑成了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
2.5 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活动场所能否满足需求、集体活动经费问题、有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有没有管理组织统一管理及锻炼的器械满足情况等。这一调查显示,76.5%的调查对象认为活动场地不能满足活动需求;80.3%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集体活动经费;97.2%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进行专业指导;85.1%的调查对象认为体育活动是自发的,没有相应的管理组织统一管理;71.4%的调查对象认为体育活动中的器械满足不了活动的需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杭州市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人群年龄构成显示,体育文化活动人员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而壮年人在活动中占的比例最低。杭州市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人群职业构成显示,公务员比例最高,比例最低是无业者。
3.1.2 杭州市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的分布及特征显示,人们喜爱的活动项目前三位是跑步和散步、健身操和体育舞蹈。杭州市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时间段的人数分布显示,老年人和中年人喜欢早上和晚上活动,占的比例大,而青年人和壮年人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
3.1.3 杭州市民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防病治病,防衰老和减肥或保持体形。杭州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体活动经费缺乏、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及场地器材缺乏等。
3.2 建议
3.2.1 提高人们的体育活动意识,丰富活动项目的内容
从活动项目看,人们还是以传统锻炼形式跑步和散步为主,从锻炼意识还没有认识到新的体育活动项目的益处,所以有待于进一步丰富体育活动项目的种类,大胆引进一些新的简单易学的活动项目,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加体育人口的比例,提高本市市民的身体素质。
3.2.2 鼓励青壮年人参与到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中来
青壮年人不管在什么领域都是活跃分子,他们的精力旺盛,想法丰富,如果这部分人的比例大量,能调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广场体育活动中来。
3.2.3 适当补充体育活动的活动经费和配备体育指导人员
没有活动经费,人们就不能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比赛,演出等。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尤其是一些集体活动形式,应该配备一定经费,起到激励作用。指定和配备一定的指导人员能扩大体育项目的转播,增加体育人口的数量。
[1]吴斗雷,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广场文化的建设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8 -31
[2]李丕伟,吴小峰,丁伟冬.对长春市文化广场群众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89 -92
[3]王德平.厦门市群众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38 -44
[4]仇军.中国体育人口活动场所的选择及其变动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6):14 -18
[5]赵伟科.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兴起和发展趋势[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6):40-42
[6]兰利霞,李江霞.大同市社区体育中武术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J].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2):43-45
[7]石立江.对城镇广场体育的文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5):15 -17
[8]饶传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杭州市城西居住区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1):16-20
[9]郑彩壮,毕亚旭.建设文化大省与推动广东体育文化发展的思考[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3):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