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诗词中品悟伟人“十气”——朝气篇
2013-10-05李光彩
文/李光彩
作者:青年毛泽东扮演者
朝气即精神振作、奋发向上、力求进取的气概(与“暮气”相对)。一般多用朝气蓬勃来形容青年人有朝气。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湘乡东山学堂读书时,中午同学们都要午休,唯独他一人在学校操场上运动,绕护城河锻炼,似有无限的精力。冬天,同学们都裹得严严实实的,他却穿得很少,外露手臂,冻得红彤彤的,不畏严寒,时常蹦跳活动。后来他还回忆冬泳的经历:“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的朝气不仅体现在身体素质上,更体现在精神风貌上。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时代的号角唤醒了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毛泽东,他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中写道:“自‘世界革命’的呼声大倡,‘人类解放’的运动猛进,从前吾人所不置疑的问题,所不道取的方法,多数畏缩的说话,于今一切都要改观。”这是何等的激情且富有朝气和活力。
诗言志:“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词充分体现了青年毛泽东对理想对事业充满信心,以无限的朝气和活力追求独立、自主、自由、和平。
从秋收起义到北伐战争,从井冈山会师到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最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他始终以一颗不屈不挠、朝气蓬勃的心,一次次取得重大胜利。
1956年,时年63岁的毛泽东在武汉三次横渡长江,高歌“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他不因年长而失去朝气。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话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第一,青年人既要勇敢又要谦虚;第二,祝你们身体好、学习好、将来工作好;第三,和苏联朋友要亲密团结。”他富有朝气,但同时也喜欢有朝气的青年人。
1959年12月至1960年 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时曾说:“我国辛亥革命的时候,无产阶级的数量还很小,还没有自己的政党。那次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跟着资产阶级走。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没有其他阶级、其他政党站在他们的前面,来同他们争夺革命的领导权。那个时候,他们最有生气。他们所办的《民报》《苏报》《大江报》,表现得很有朝气,很活跃。”毛泽东一生不仅充满朝气,也喜欢有朝气的政党,即便不是自己阵营的。
毛泽东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朝气的时代,是一个激情似火的年代,他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从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