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文化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与选择
2013-09-28潘琳晔
潘琳晔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专业设置,二是就业选择。专业设置除受到高校自身师资力量限制外,还制约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同时又给学生毕业就业带来了引导性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经济总量(GDP)从 1978年的 3645亿元上升到 2011年的471564亿元,翻了近130倍,年均GDP增速达到9.8%,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高等教育大学生从1978年的31万人上升到2011年的811万人,翻了26倍多,1999年高校扩招后每年以50-85万的增速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有效地提高了国民素质。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同一时期经济总量与高等教育招生数成正相关,一般相关系数kn在0.38-0.55之间。我国1999年扩招时kn=0.27,2011年kn=0.23,远远低于国外(包括台湾、香港)的高校招生水平。但是,我国正面临着就业的压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工作,甚至成为较长时期存在的社会矛盾。如不加以正确、有效地引导和解决,必将给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带来心理的创伤和家庭的压力,也将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 高校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高校是社会发展、转型中最容易受到影响和冲击的社会群体性组织,高校的老师、学生思想活跃,互动激励,同时受到非主流的文化、教育、信息的多向、多元价值导向,最终直接地表现到就业选择的行为活动。
(一)高校的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
目前高校的领导群体和教授阶层基本上是清一色恢复高考后的77、78届到82届大学毕业留校或出国留学回国的大学生,“学好专业,报效祖国”的思想和理念影响深刻,且没有市场化、社会化竞争就业的意识,一切由国家的计划经济包招生、包分配、包就业。所以,平时的学生思想教育没有过多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内容,学校管理也是重专业设置、轻就业指导,学生就业处的工作也是以组织几次大型企校对接、招工咨询为主要任务,缺乏系统有效的高校就业推进与保障体系,就好比企业的产品一样,我们不但要负责造出来,更要有办法卖出去。高质量的产品,才会有满意的用户。
(二)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选择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招生在理论上是参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但实际上三年、四年的专业教育,时空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很大,招生时紧缺专业毕业时却因行业、产业不景气或紧缩而影响就业,有时二年制的专科生却因提前毕业享受了专业的实惠,四年制的本科生却遭到了专业的冷落。
(三)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
2010年以来,我国受欧债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刺激政策退出,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再加上过快的城市化推进和过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兴产业兴旺不发达,出口受阻,投资不足,消费无力。对于这些有知识无经历,有专业无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高端受到熟练、高学历的往届大学生跳槽挤压,低端受到有一技之长的技校、高职、甚至农民工的竞争。事实上,在经济不景气时,企业用工比较重视岗位的成本和就业的性价比,这是客观存在的用工趋势。
(四)职业预期与就业选择
高校学生不但有美好的成长愿望,更有理想的甚至不切实际的职业憧憬。尤其是困难家庭的学生,读书靠借钱、贷款或助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更从心底里有毕业工作,就业致富的愿景和冲动,一旦受挫会受到心理打击和人生挫折。
(五)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当今校园文化在深度和广度、认识和含义上都发生了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传统意义的、文静安谧的校园受到了时代的冲击和洗礼,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让社会、家长,尤其是学校领导难以思虑和接受,迫切要求高校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效率。
社会思潮侵扰。社会上流行“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好数理化,顶不上好爸妈”,“硕士、博士,不如马仔小妾”,“宁要白领守穷,不要蓝领金碗”,“品学兼优,就业担忧”,“六十分万岁,钻石老五优秀”,等等这些不正确、不切实际的流言蜚语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学生的灵魂,迷失学生的方向。
网络信息渗透。国内外的人生观、世界观、事业观、金钱观和价值观形成了观观矛盾,思想混沌,真假难辩,好坏不分。一夜情、一夜富、一夜梦摧残着年青学生的灵魂和人格。少数学生追星族、援女族、北漂族,不劳而获,误入传销,热衷保险,虚假网购,推销假冒伪劣产品,网络诈骗,信用卡诈骗,色情网站,走私贩毒,用知识危害社会,个别教师蜕化成教授和野兽的身份转换和两种人格。
学校教育教条。学校教育以“大纲”为借口,以正统为幌子,不敢面对八○后、九○后独生的学生,不敢正视耻荣不讲、真善难辨的社会,思想僵化,教育脱节,学而无思,教而无励,高校出了许多问题,而根本原因却找不出来。
家长期望过高。媒体传闻有一学生家长叹言,北大的学生就该做省长。这里除“学而优则仕”的功名思想外,更深层的是反映了家长(应是一个阶层)的官本位、权力观,反映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奇异效应。
二 多元文化的价值导向
在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影响着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必然需要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造就社会文化的多元性。高校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受到多元文化的浸染和影响,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初步的社会价值,创造了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的发展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并在各种具体价值取向中将其中自认为正确、适宜的某种观点或理论确定为主导的追求方向和目标。所以,多元文化的价值导向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对新一代思想活跃、价值混淆的年青学生教育的新课题。王安忆在201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发言给毕业生提了三条建议,其中就谈到了价值有用与无用的判断准则。高校应通过树立典型、正确引导、奖励绩优来明确组织鼓励的行为,传递组织倡导的价值导向,如电影、歌曲、杂志、报纸、电子文章、博客、微博、画展等媒体,展现价值实现的过程和效果。高校领导和老师有权力和义务进行价值的导向分类和确定,使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就业观,正确对待专业和就业,对待大学教育和社会实践,对待家庭和社会。
(一)高校就业的离散分布与随机分析
以常州某地方高校普通本科生为例,2001年-2010年的十届毕业生,取样专业对口、相近专业、非专业和自由职业4个变量随机分析,离散分布呈现“专业不紧密性”。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专业对口 0.42 0.41 0.43 0.38 0.31相近专业 0.39 0.47 0.41 0.46 0.49非专业 0.18 0.08 0.09 0.06 0.09自由职业 0.01 0.04 0.07 0.10 0.11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0.25 0.21 0.18 0.19 0.31 0.28 0.21 0.20 0.29 0.38 0.46 0.44 0.15 0.13 0.15 0.17 0.27 0.33 0.27 0.13
从性别和文、理科学生随机性抽样分析,男生强调专业对口强烈,女生的相近专业多一点,文科生非专业就业多于理科生,男生选择自由职业和创业多于女生,贫困地区学生、特别是困难家庭学生选择相近专业就业多于城市学生,城市学生、尤其是家境较好的学生选择自由职业或创业多于农村学生。
(二)岗位就业与就业岗位
选择单位就业说到底就是岗位就业,任何单位都是由具体的若干岗位组成了组织或群体。高校学生在投档应聘时,看中的是单位,而上班时却被人力资源部门分配到(包括实习)不理想的岗位,影响了就业的情绪和预期。一般说,到什么岗位就业和就业在什么岗位除存在主动和被动就业的区别外,更有就业心理的满足和诉求,这是学生首次就业普遍经历的问题。
(三)岗位选择与就业价值
高校大学生就业、特别是首次就业都重视岗位的具体性和重要性,认为岗位好就是就业好,宁要差单位的好岗位,不要好单位的差岗位;宁要一般的金领、白领,不要稳定、体面的“蓝领”。不是从就业价值考察企业、分析岗位来选择就业,而是从眼前的名和利来选择单位和岗位。就业价值是评价在一个企业的某个岗位就业时可能存在的潜在价值,如能力的培养、技能的培训、班组集体的凝聚友谊等,这不是一般岗位所能体现和感受的,必须要有具体需求的人在一定的岗位和环境中互动而形成,是人的潜能和潜意识的外在表现。
(四)专业和专长
高校教育过多地强调专业的基础教育,忽视了专业的专长教育,特别是普通高校基本上不鼓励学生考证教育,专业教育往往既不深又不宽,但却强调学生要忠于专业,发挥专业作用。实际上,用人单位在用专业的同时更需要专长,也就是所谓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岗位上发挥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离开专业什么都不懂、不会、不敢的专业本本主义。
(五)心理薪酬与劳动报酬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上世纪80年末就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即需求层次理论和员工心理薪酬,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高校大学生走上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理想的需求(困难学生除外)是学本领,补上社会大学课程,而不是过多地强调和追求物质化的劳动报酬,一般是三年学徒,五年成师,十年专长。心理薪酬是指职业安全、自我发展、和谐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还有晋升机会以及地位象征、表扬肯定、荣誉、成就感等,它对人的内涵修养、能力提升、团体协作都是非常有益的。国外有报道,中国学音乐的留学生个性独立,学声乐的要独唱而不合唱,学演奏的要独奏而不合奏,缺乏统一、协调、和谐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认为这些学生没有团队精神和组织文化。我们的大学生刚工作时都希望搞管理,不愿做设计;争取跑销售,不愿上机床;热衷当公关,不愿做文员,反映了求自由、讲个性,不愿讲程式、受约束的个性独立和自由的心态。
三 多层次岗位需求与就业指导
就业是社会的稳定器,而失业则是社会的震荡器。我国针对农民工返乡潮、大学生就业难和零就业家庭的实际问题,在动态分析存量劳动力和增量劳动力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时,以市、县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为系统建立了就业援助机制和平台,形成了多层次就业与保障体系,取得了政府、企业、社会和家庭多方受益的良好保障。
(一)多层次岗位需求是大学生职业教育的目标
高校教育除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德、社会交际的适应能力和工作技能,也就是说,大学的职业教育不仅是毕业前针对招工、应聘时的突击或重点说教,而应贯穿于大学四年、三年的日常教育,包括职业辅导、职业功能、应聘常识、社会实践和职业讲座,使学生较早地熟悉、接触、了解广义、狭义的专业岗位,从思想、心理和认识上早就业,就好业,减少毕业前的苦恼和困惑。
(二)多层次岗位需求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基础
高校学生职业规划要从理想、甚至空想转到社会现实上来,要有窄专业、宽就业的职业规划思想。职业规划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或是重要的部分,但绝不是人生规划的中心或全部。职业规划要根据自身的专业、技能、能力、家庭等主观条件,在社会上寻求适合的客观就业环境和岗位,包括职业规划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甚至第三阶段,每个阶段又自我设计若干个选择目标,就好比填报高考志愿一样,根据自己的分数和综合等次,既要有志愿的档次,又要有平行的梯度,更要有“服从”的备选。为什么有的学生毕业时各个城市、每场招聘都忙于投档、面试,最后什么单位都没有,除学生投档、面试技巧外,可能存在着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和过高期望的因素。
(三)多层次岗位需求是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核心
高校的职业指导不但要给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做好学生和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还要向学生传输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劳动法规和首次就业的心态、薪资状况,更要请往届学生传授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心理转换、人格转化的过程和事例。多层次岗位需求是就业结构和形态的基本内容,认识和理解了这一点就业就有了心理诉求的底线,就能正确认识岗位是否适合、单位是否理想、薪资是否合算,就能正确对待就业、创业和待业的人生选择,这是职业指导时最现实、最具体、最有效的咨询、服务活动。
(四)多层次岗位需求是大学生扩大就业的保障
高校教育要转变教育思路和方法,要从计划经济的“大纲”中走出来,转到适应市场经济的“中心”去,兼顾学识与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与现实的结合,适应社会对多层次岗位需求和大学生扩大就业的现实需求,如营造全社会的环境和舆论氛围,鼓励待业大学生放弃专业体面地做蓝领,不要在家做啃老族和非专业性待业,在人才培养和人才接纳中找到法制的、人性的平衡点。目前,在社会转型中有大量的社会管理功能需要设置新的岗位让人来就业和服务,常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自2011年以来,以重点解决两困(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为目的,开展基层民政、社区公益就业岗位开发和创造的招聘、推荐工作,受到了社会的欢迎,政府的肯定。在经济转型中也有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岗位产生和需求,上海、苏州等城市都积极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找出路、多就业”,“转专业、敢创业”,利用大学的专业基础知识,锻炼自学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开创新的就业岗位和新兴行业,为社会作出贡献,为家庭排忧解难,也体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五)多层次岗位需求是大学生后就业培训的动力
高校教育的产品或成果就是大学毕业生,在社会实践和就业选择后,或是自己知识、能力与社会发展、岗位要求不适应,或是科技进步、经济转型对岗位就业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都有责任和义务欢迎或召回大学生回到学校进修、深造,补充专业知识,提升技能素养,政府也应在财政上支持大学生的再培训,如辽宁省就要求全省大学生毕业后先接受3个月至半年的专业实践培训再就业,像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大学那样实行校企共建专业、开放实验研修课程,对提升和改善大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扩大和普惠大学生社会就业、岗位深造都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也是提高国民科技素养、职业岗位技能的有效途径。
[1]印富贵,熊焱生.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等[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李记.让待业大学生体面地做“蓝领”[EB/OL].新华每日电讯,2012-07-24.
[3]王安忆.给毕业生的三条建议[N].羊城晚报,2012-08-19.
[4]刘香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梧州学院学报.2009,(2).
[5]李录堂,陈江生.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