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社区教育的内在契合
——基于温州社区教育发展视角
2013-09-28黄小云
黄小云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平阳分校,浙江平阳325400)
一、引言
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提供教育机会,以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总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目的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途径。社区教育发展是一个过程,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经济发展的后劲需要文化做支撑;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个体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自身素质的提高,而自身素质的提高也需要文化支撑。文化对国家、个体而言显得十分重要,然而,文化的推广及普及则需要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随着文化需求常态化和普遍化的出现应运而生,它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更多体现出地域性和多样性。这种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恰恰是文化自觉现象的体现。
二、文化自觉与社区教育
“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文化自觉”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末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变的自主能力,自主选择性。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的经典概括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含义为:“个体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的优点,还需要包容别人的优点,将各自的优点拼合在一起,就可以实现理想中的完美。”体现出现实社会中“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理念。在其“文化自觉”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层次:文化认同、文化需求、文化追寻。三个层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文化自觉”过程中,文化认同是前提,文化需求是重点,文化追寻是关键。只有低层次的文化认同情感出现后,才会产生文化需求,最后才会有文化追寻(如图1所示)。
文化认同是对一个群体或文化的身份认同,又或者是指个人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产生的认同感。文化认同大到一个世界、民族,小到一个组织都存在,人的文化认同来源于人的社会化过程,不管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说,人的社会化都是必须的,但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受教育、环境等因素影响,不一定会产生某种文化上的认同,但从区域范围来考虑,越是某个固定的区域,其居民的文化认同越趋于稳定、一致。这也就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图1 文化自觉层次示意图
文化需求是指个体或群体寻求一种职业上的技能提升或兴趣爱好上等精神层面上满足的一种欲望。文化需求是个体或群体尚未满足,又渴望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它是一种主观或客观需求,而不需要外界的强制。依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有五层次的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宿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求,即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未列入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之间。他的理论的出发点是人人都有需求,先有低层次需求,满足后才有高层次需求,按层次从低级到高级。文化需求相对来说处于中高级阶段,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个体的收入水平有关。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很强烈,这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开拓了市场
文化追寻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追求,在对某种文化认同后,又产生了该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对其追求的一种过程。文化追寻的过程也就是获得更高、更深或更有意义的文化,从而提升自己对该种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化见解、水平,满足自身对该种文化的需求,从而完成一个欲望的过程。在这个过种中,人通过动机、行为,然后产生结果。文化追寻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完成一次教育的洗礼过程。恰恰因为有一大批“文化追寻”的个体,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拓宽了空间。
在一个区域,居民“文化自觉”的程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决定或影响着居民“文化自觉”的进程。缺乏“文化自觉”过程的社区教育只是一个自上而下教育供给的“一厢情愿”,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或无效,而只有真正“自下而上”的需求与“自下而上”的供使双向形成合力时,社区教育才会结出硕果。
二、社区教育发展的三维构建
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居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形成,不意味着社区教育可以遍地开花。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供给是为了有效满足需求,没有需求,无所谓供给。社区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满足居民的需求。居民“文化自觉”过程完成后,供给将是影响社区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社区教育的目标是构建一种“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人人皆学”讲的是效用,“处处可学”讲的是空间,“时时能学”讲的是时间。在供给的过程中,这三个维度是关键:一是时间度;二是空间度;三是效用度。如图2所示:
图2 社区教育发展三维构建图
从时间角度考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发展社区教育的时间,二是提供教育产品满足教育需求的时间。一个区域什么时候发展社区教育合适,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文化自觉”程度的发展。另外,提供教育产品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要依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安排在不同时间段。社区教育构建的是全方位的教育形态,不仅教育种类多样,教育对象年龄跨度大,类别不同,教育的时间也应当不同。时间上需要以受教育者的自由时间为主。
从空间角度考虑,社区教育要形成一种“处处可学”的框架,这就需要社区教育的空间布局上要恰当,社区教育主要以社区为单位,这就要考虑到教育规模的大小、程度,从现实发展中,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人口聚集区域,社区教育的发展相对较好;人口松散的区域,社区教育相对落后。目前,社区教育机构的布局基本以市、县、乡、社区(村)全覆盖,需要考虑的是,社区教育布点时要以相对人口集中的区域为主要指标进行设置,尽量在空间上为受教育者提供方便。
从效用度上考虑,社区教育满足的是区域范围内居民或人口的教育需求,社区教育的供给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教育需求,如果社区教育的供给满足不了社区居民或人口的教育需求,或者提供了没有效用,则教育供给是无用的,是资源的浪费。这种社区教育的发展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因此,在社区教育供给上,效用至关重要。由于社区教育的范围较大,主要分为:职业技能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休闲娱乐教育等,也主要体现在提高职业技能、提升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三个方面,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主要以技术水平考核为标准,客观性较强;文化素养培训的有效性一部分可以通过考核检验,它的结果介于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精神情操方面教育是否有效,主要以主观感受为主,这都取决于社区居民的意愿和选择。
如图2所示,社区教育的发展的最佳状态是在三维构建图的中心线或靠近中心线○,社区教育的发展越处于内部,说明社区教育越处于低级发展阶段,越向外延伸,说明社区教育的发展越处于高级发展阶段。
三、社区教育与文化自觉的内在契合
目前,社区教育开展的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大批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实验区,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这与“文化自觉”的程度有关,而“文化自觉”过程与经济发展程度密不可分。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相对较好,经济发展差的地区,社区教育相对落后。2010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批34个社区教育示范区中,东部占26个,中部占5个,西部占3个。2008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批34个示范区中,东部占25个,中部占5个,西部占4个。2009年公布的98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中,东部占75个,中部占14个,西部占11个(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名单统计所得)。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社区教育在东部地区的发展态势良好,中西部的发展欠缺,经济发展的快慢影响居民“文化自觉”的过程。就温州市而言,经济水平处在全国前列,但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中却榜上无名,这与温州经济发展模式有关,温州经济称为“草根经济”,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处于转型阶段,与宁波的“儒商经济”,无锡、苏州等地的“外资经济”,深圳的“外来经济”有所区别,由于文化底蕴不足,影响了“文化自觉”形成的速度,使得温州社区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程度不相匹配,但就此不能说温州社区教育发展不好。总体来说,温州社区教育发展的某些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随着温州模式的转型升级,人口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将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温州社区教育的发展将大有可为,有后来居上的趋势。社区教育与文化自觉的契合过程,要重视其文化自觉的进程与社区教育维度的联系,让其相辅相成,相互融合。
1.着力社区教育文化内涵建设,促进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的情感
社区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类型的另一种补充,弥补其他教育类型的不足,它着眼于特定区域范围,有着传统的“乡土氛围”,这种“乡土氛围”中,文化认同的情感很浓,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熟人社会”,它的文化认同感相比较大范围的“陌生社会”而言,成员更具社区文化“归属感”。而社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在特定区域加强社区成员的情感沟通,尤其在新型的社区,新型的群体间,构建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社区教育的开展更有意义,更容易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同。尤其在温州地区,由于乡土意识深厚,抱团观念较浓,产生了“离乡不离土”的情结。尤其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雄厚,低文化水平的上一辈,逐渐被文化素质较高的下一代所取代,温州的文化氛围将会发生逆转。
2.提升社区教育边际效用,拓展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内容
社区教育的发展成功与否,其核心的标准是,是否能满足社区居民或外来人口的教育需求,这其中包括技能、文化、情感等方面。不同的社区,由于环境、文化、生活方式等等各不相同,使得在不同社区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需求。社区教育的开展,需按照层次、类型的不同,开展层次不一、类型多样的社区教育。它可以增强了社区教育的选择性,给不同层次的社区民众一种技能、文化、情感等需求上升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结合当地的特色需求项目,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引领社区教育的发展。从目前温州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社区教育大有作为,由于经济财富的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49元(来源于2011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随着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居民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将显得尤为迫切。另外,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工人需求大增,边工作边学习将成为最佳的选择。
3.突破社区教育空间限制,完善社区居民文化追寻的途径
社区教育的三个维度中,空间代表广度,时间代表刻度,效用代表深度。社区教育光有刻度和深度,就缺乏普及性,而社区教育的发展与推广,就是要普及。2012年温州市社区教育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一项中心任务就是推进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设,也就是拓展社区教育的空间。在空间上,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优势,将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社区居民可以就近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教育将更加有意义,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通过布局,可以降低社区居民“文化追寻”的门槛,完善社区居民文化追寻的途径,提升社区居民接受教育的意愿。
“文化自觉”三个层次与社区教育三个维度相衔接,社区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文化自觉”的过程,通过“文化自觉”壮大社区教育,通过社区教育完成“文化自觉”,互相提升,融为一体,达到社区教育与“文化自觉”的内在契合。
四、基于契合理论视角下温州社区教育发展契机
温州市教育局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至少要建好一所社区学校,到2015年,全市要形成完善的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区教育网络。社区教育覆盖整个城乡。目前,全市有1所社区大学,11个县(市)都有社区学院,156所社区学校,340所社区分校(温州网—温州日报,2010-05-31)。社区教育网络架构基本形成。从空间的概念上,已经完成布局,接下来应从“文化自觉”角度,认清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文化需求”、“文化追寻”的情感,结合“时间”、“效用”维度去衡量社区教育的发展路径。
1.突破社区部门利益冲突,建立社区教育合作新机制
社区教育的开展,需要政府部门协调各方协作完成,协作过程中,由于利益关系的障碍,影响社区教育的发展。有的部门没利益的事不愿做,不去做;有利益的事争着做。这就需要考虑如何突破现在的利益纠葛,形成一种工作新机制。在突破部门利益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制度和考核办法,使其能做、愿做、想做。温州市瓯海区社区学院主办的“四点钟学校”就是突破双方利益,合作共赢的生动例子。由社区学院作为主办方,参与的中小学校作为承办方,主办方相当于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承办学校既赢得了实惠,又满足了家长的需求,主办方也赢得了声誉,一举多得。社区教育机构在平衡各方利益时,要以社区教育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基础,学员花最少的代价获益,社区部门也从中获得了收益和声誉,形成多赢局面。
2.打破社区教育资源垄断,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由于社区教育资源分布广泛,社区教育机构不可能拥有开展社区教育的所有资源,整合资源是唯一的途径。社区教育资源不仅包括硬件,还包括软件。硬件就要是场地、设备的使用,通过双方合作容易达成,软件主要体现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优化力度,建设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库和信息库,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学习超市”或“菜单点菜式”服务,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发挥社区教育资源集约化优势。软件方面,单一通过基层社区分校很难做到,要通过市级平台,整合全市优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通过共建、共享,满足全体市民的教育需求。温州社区大学主办的温州学习网就是这样一个平台,集中优势资源,面向全市市民免费开放。今后或有可能成为温州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优质平台。
3.理顺社区教育管理关系,共享社区教育发展成果
目前,温州市社区教育形成了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它们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各个社区教育机构隶属于当地政府,仅有业务指导关系。社区机构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不具有强制性,相对松散,如何通过理顺管理关系,使得各级社区教育机构之间联系更为紧密,这是一个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在理顺管理关系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业务项目”为重点,以“实验项目”为抓手,紧密各社区机构之间的联系。各级社区教育组织通力合作,共享社区教育成果。
4.完善社区教育设施配置,提升社区居民的学习意愿
社区教育机构已经基本覆盖城乡,机构的设立,不代表社区教育的开展,社区教育的开展需要教育设施的完善。目前,温州市的社区教育开展主要依托电大资源进行,但社区学校或分校主要依托街道或社区设施来进行,原先的街道或社区在教育这一块相对薄弱,尤其在老的社区。新的社区行政设施相对完善,但教育设施还存在不足,这些因素影响社区教育的进展,也成为制约社区居民学习的一大因素。因此,需要加大完善社区教育设施配置的力度,提升社区居民的学习意愿。
[1]许文豹,许治国,许俊秀.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与使用探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6-19.
[2]蒋逸民.面向未来的社区教育课程模块开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31 -38.
[3]吴世杰,雷英,王志强,等.和谐社会视野下宁波社区成人教育对策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3):133-137.
[4]王清强,乐传永.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15 -18.
[5]李平.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4,(11):48 -50.
[6]黄云龙.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7]田小梅,刘刚.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11,(7):75 -77.
[8]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7.
[9]学者四人谈(冯骥才、周文彰、李宗桂、宋圭武):什么是“文化自觉”,怎样做到“文化自觉”[N].北京日报,2012-02-19.
[10]柏拉图论教育[M].郑晓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