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 以民为重——闵行区党的群众工作探索与实践
2013-09-27丁欢欢
○丁欢欢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泉。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近年来,闵行区委积极探索和实践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理念、方式和载体,不断健全完善党的群众工作机制。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和执政能力。2012年8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做好群众工作应注重的四个导向,即保障利益导向、公开民主导向、服务引导导向和改进作风导向。目前,全区上下逐渐形成了“坚守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观点、坚定群众路线”的广泛共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民众满意成为政策制定和项目落地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群众实践主体地位
近年来,闵行区委、区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注重把好“事前论证、事中听证、事后宣传”关。政策是否符合实际、群众是否理解、执行是否有阻力等,公布前必须反复论证。对一些影响面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做好条目的解释工作,加强宣传和引导,让群众充分了解政策具体规定的保护群众利益的那些内容。同时,还主动让民众评、让民众说、让民众议。如,2011年前后,吴泾镇的集体上访情况比较突出,主要是农民征地补偿安置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区委组织专家实地调查、寻根溯源,从保障动迁农民利益的角度着眼,最终采用“增量物业投资”的长效机制,基本解决了历史问题。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先后组织由群众代表、专业机构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员对方案进行了36次的修改。通过主动倾听民众心声,采取尊重民生权益的举措,最终形成了一份“充分体现民意”的政策。类似的还有七宝镇、江川路街道在危房翻建、旧区改造等工作中,在聘请专业部门多次实地排摸,推出初步方案的前提下,多次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和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的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不断修改完善方案,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使得危房翻建、旧区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过若干个案例,可以清醒地看到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也要传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尊重群众实践主体地位,用科学、民主、协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听取民意,关注民生权益,所办的事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让民众参与成为政务公开和社区管理的法宝,进一步巩固群众权力主体地位
这几年,区、镇(街道)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主动变“单向行政指令式”为“双向党群互动型”,通过政务公开的形式,积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升了政务信息的透明度、参与度和认可度。马桥镇在村、居民区推广村居民“周周会”的做法,积极探索村居党组织领导的群众自治的有效路径,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周周会”的形式并不复杂,却很受欢迎,就是让镇机关管理干部下基层,与村居干部一起定期与村居民众面对面沟通,并实地帮助解决一些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梅陇镇积极探索“六会三公开”制度,主动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和居民自治,做到公共事务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全程公开。古美路街道通过推进充满活力的楼道自治、家园自治,培育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切实推进协商民主的发育成熟。通过近年来不断探索实践,群众参与逐渐成为政务公开和社区管理的法宝,且成效比较明显。一是极大地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群众通过提出民生诉求,绝大部分能得到圆满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也能进行有效沟通,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由此而不断提高。二是初步形成了从解决具体问题到管理公共事务的转变,增强了民众关心公共事务、充分表达意见和民主协商的意识,体现了基层民主自治的有效性。三是锻炼了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今后,还将按照市委组织部提出的“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重点工作推进要求,结合闵行区的实际,推广机制性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模式,引导群众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创造美丽家园。
三、让民众共享成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巩固群众利益主体地位
随着闵行区进入“深度城市化、全面调结构”的转型期,群众工作面临着利益主体的多元、群众诉求的多样等新情况。新形势下,如果背离群众观点,丧失群众立场,违反群众路线,放弃群众工作,改革就会失去支持,发展就会失去动力。近年来,闵行区更加注重公平正义,优化社会利益结构,让群众共享转型发展成果,使不同利益诉求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如,虹桥镇坚持把做群众工作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在集体资产改制过程中,以群众为主体,把尊重群众利益作为改革发展最大动力。在村、镇集体资产改制的整个过程,做到了财产明晰、财权到人,并将集体资产投资分红惠及到每一位农民。虹桥镇这种“一切发展为了群众”,让公共资产、公共财政、公共福利的阳光沐浴每位民众,让民众共享转型发展成果的做法,体现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核心内容和任务目标。浦江镇、莘庄镇等积极探索城市化进程中村居党组织联动,让农民共享地区发展的红利,解决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帮助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社区的生活氛围。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真正到基层一线,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多释民生之惑,积极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让民众幸福成为尊重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尺度,进一步巩固群众历史主体地位
群众工作对象不仅是户籍人口,或是成熟社区的居民,还应包括外来人口,尤其注重妥善安置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不同的少数民族。闵行区原处城乡结合部,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现已定位为中心城区的拓展区。如何做好外来人口的工作,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如,闵行华漕地区外来人口党建工作在促进就业、保障基本医疗、文化活动等作了一些探索。颛桥镇、莘庄工业区等出资建设了“颛桥宜家”、鑫泽阳光公寓等来沪人员集中居住点,为来沪人员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资源,解决了来沪人员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再如,闵行区现有来沪少数民族3万余人,包括朝鲜族、维吾尔族、苗族、土家族等48个民族。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积极引导来沪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市生活。华漕镇、新虹街道等通过设立民族宗教服务站、组建了少数民族志愿者团队,维护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实行就业推荐优惠政策,为近百名来沪务工的少数民族兄弟提供了就业服务。通过组建闵行区来沪少数民族青年团支部和少数民族艺术团,让少数民族群众有效融入地区发展的大环境。事实让人感悟,新时期新阶段,做群众工作既要善于做体制内,也要善于做体制外,既要善于做本地群众和困难群众,也要善于做青年白领和外地来沪人员,既要善于做多数人,也要尊重少数人,尤其是自成一体的少数民族兄弟。
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闵行区委还将按照市委要求的“行之有效的老办法要继承、现有的办法要做实、新办法要探索”的总体思路,通过建立各类代表机制性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完善基层党委科学民主决策和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群众自治和有序政治参与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使群众工作真正成为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探索党的执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