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3-09-26张海涛

学习与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教学

张海涛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学领域。这种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在语文学科中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理念,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学生心理、生理的规律,在语文学科中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地改变语文学科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真正实现课堂高效,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运用多媒体教学 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ppt,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视频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等不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例如,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时,运用多媒体在播放优美和谐的背景音乐的同时,展现生动形象的描写春天的四幅美丽图画的动画画面,并且及时穿插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这就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将学生带入了美好无比的春天,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美的享受之中,读通了课文,读懂了课文,读透了课文,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如,我在教学《观沧海》时,在揭示课题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我们一起作一次航海旅游好吗?”接着,我边配乐朗读,边演示课件。这样,通过大屏幕显示湛蓝辽阔的大海,创设一种“出海旅游”的情景,学生边听边看,在惊讶和诧异中作了一次旅游,从而更好的感受到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从学生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具有好动、好奇、好问,注意力不易长的特点,采用形和声、动与静相结合的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不但能使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参与意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教学 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使语文与思维统一发展。而丰富的情感体验是活跃思维的前提。缺乏情感体验的语文教学也只会缺乏生气和乐趣,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现代教学技术能无限地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无限地拓宽时空领域,虚拟现实,为师生的现实之门架设情感的桥梁。我们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丰富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我教《爱莲说》这篇课文时,学到描写荷花的姿态时,首先出示三幅图片,感受荷花不同的姿态美。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出示课件:荷花冲出淤泥,从荷叶之间“冒”出的动画图,配上声乐,从视觉、听觉上感受荷花的高洁,从而领悟作者描写的含义。又如,在课文《济南的冬天》中,作者对景色变化描写得极其细致入微,富有层次感。借助于多媒体将文字描写得景色逐次展示出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所学内容,而且使从未到过济南的学生对济南的冬天有了形象化的认识,有利于启迪思维训练。像这样的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图像功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解决难点,有效地发展学生纵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解决阅读教学的难点、重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运用多媒体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爱因斯坦曾深有感触地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盖过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前进,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对课外内容进行分析的同时,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体验,大胆进行创造性想象。如,在教学《海燕》时,学生把握文章的主体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强暴、勇于博击的雄姿,同时,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最后,由教师交代高尔基创作此文的背景,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海燕象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多媒体的直观感性的展示,不仅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正面深入地想象,还能培养学生找出想象的连结点,取得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所见所闻的材料,进行了合乎逻辑的创造性想象,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学生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

4 运用多媒体教学 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深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一节课的时间内发挥媒体的整体效能,让学生精神兴奋,思维活跃,堂上能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丰富的教学内容,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语文学科的阅读训练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异,而且要为学生创设情景,引导探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中,使用视频,播放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课题从不同的冬季雪景的屏幕中引入,随之出现作者竺可桢的头像与简介,使学生在对作者的形象有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通过powerpoint再补充作者的有关情况,使学生对作者有更深的认识。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春节时,东北的哈尔滨举办冰展的图片,出示冰雕作品,再出示海南岛的春节,人们正在游泳、嬉戏的图片,并出示海南岛风景图,由此得出,物候现象的来临的第一个因素——纬度。通过powerpoint出示同一纬度的青海省和山东省的自然特征图片,让学生总结其气候特征,由此得出,物候现象的来临的第二个因素——经度。展示喜马拉雅山脉不同海拔层次的景色,得出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最后一个因素——古今的差异,就可以运用视频让同学们感受一下。最后音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感受文章的内涵。

又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提出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朗读,悉心体会和充分讨论,然后回答解决以上问题;再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对作品的背诵、理解、欣赏以及对内容的联系,最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迁移和拓展的测验和训练从而在较短的时间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可以说,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又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让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堂教学
欢乐的课堂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写字大课堂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