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慢脚步,静候花开

2013-09-26金美娟

学习与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小洁脚步单位

金美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对啊,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需要一段很长的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同样,我们的课堂需要从容,需要耐心,更需要放慢脚步。

1 放慢脚步,让知识讲解更全面

张文质先生说:“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快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和从容。”教师千万不要心急,一味地追赶教学的进度,扩大练习的容量,而忽略知识细节的讲解,往往学生的掌握事与愿违。我们应该放慢教学的脚步,让课堂在慢中求深,在深中求精,让学生能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课堂真实有效。例如:许卫兵老师的《数量关系式》这节课:

课的开始,出示了一张许老师和汽车合影的照片,许老师开着小汽车行驶在路上,看到了一个路标:80

师:孩子们,你知道这个路标告诉了我们什么吗?

生1:不能超过80码。

生2:这是一个限速标志。

生3:还表示时速不能超过80。

生4:也就是汽车的速度不能超过80。

师:孩子们,你们说的太好了。可80的单位是什么呢?我们来观察汽车的仪表盘,看看可以知道什么。

生1:每小时不超过80千米。

生2:从仪表盘上我知道了单位是:km/h。

师追问:km是什么意思?

生:km是千米。

师:没错!km就是kilometer的简写,表示千米的意思。那你再猜一猜h表示什么?

生:h是小时的意思。

师:你猜的太准了。小时Hour的简写就是h。那/又表示什么呢?

生1:把两个单位区分开来。

生2:“/”像个“1”,表示80千米一小时。

许老师适时出示km/h的读法:千米每小时,以及它的意思: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许老师的板书:

在学生们知道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一知识点后,许老师还继续指着单位追问:“/”还相当于什么?

生3:“/”还相当一个除号。

师:对啊!km/h这个特殊的单位表示:路程÷时间。

我不禁联想起自己教学这部分知识的情景:创设了3小时行驶240千米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列出了算式“240÷3=80”。直接告诉学生单位应该是“千米每小时”,一般用字母表示形式“km/h”。学生齐读单位。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只是囫囵吞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是急于求成、快马加鞭的,忽视了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这种教师告知代替学生思维的教学,学生们都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根本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无法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识。而在许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他放慢了脚步,给予了充分的时间,用心聆听学生的回答,教师再适当地引导或补充,让学生们不仅知道了速度的单位,了解单位简写的过程,还理解了速度这一单位的本质意义,学生的收获更实在、更丰富了。

2 放慢脚步,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教师的提问要先易后难,层层推进,要注意通过有梯度、有层次的提问启发和促进学生思考。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如果不能立即回答,教师不可以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更多地放慢教学的脚步,多给学生一些静静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或者通过适当的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让教学活动不再走过场。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

师:在营地的北偏西40°方向9千米处有一个神秘山洞,你知道神秘山洞的具体位置吗?

生自己找出。

师:在神秘山洞的北偏东20°方向6千米处藏着一个宝盒,你知道宝盒的位置吗?

出现三个地点供学生选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A点。

教师并没有急着纠正学生的错误答案,而是请一个人到前面,指着图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

发言的同学:营地的北偏东20°在这个区域。

话还没有说完,下面有学生发现问题,指出:“不是营地的北偏东20°方向,而是在神秘山洞的北偏东20°方向。”

因为这位同学的提醒,下面的拥护者越来越多了:“对呀,参照点发生了变化了。”

发言的同学愣在讲台上,一动不动。此时,教师笑着走到讲台上拍拍那位同学的背:“对啊!下面的同学说的非常正确,现在的观测位置发生了变化,你还愿意为我们找到宝盒的下落吗?”发言的同学即可找到正确的位置。

一番温馨的话,一段时间的等待,给了学生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发现错误、纠正后形成正确的知识概念。放慢脚步,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思考时间,营造了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才会看到孩子内心花开的灿烂!

3 放慢脚步,给予特殊学生的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试想想,面对同样的一个问题,当然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反应更快,表现更好。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放慢脚步,关注特殊学生,他们,就会有助于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开学没几天,我就关注到这个叫小洁的小女孩,课堂上,她从不举手发言,眼神飘忽不定;作业中,书写较认真,错误却很多;课间里,几乎从不离开自己的座位。有一次,教学《十几减9》,课的开始,安排了一部分口算练习,以学生们喜欢的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很多同学都积极举手,我发现小洁照旧端端正正坐在下面。

于是,我点名请她回答,她坐在椅子没动,在旁边的同学的提醒下,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头低低地。其他的同学见状,手举得高高的,嘴巴里嘟哝:“老师,我来。”我看到小洁的脸涨得红彤彤的,两只手不停地在搓着。我走到她的身边,拍着她的肩膀说:“同学们,不要着急,小洁正在思考呢,我们安静地等待一会儿吧!”

教室里一片安静,终于传来小洁轻轻地声音。

耳尖的我听见了这个正确的答案,可其余的学生又开始笑声嘀咕:“听不见啊,说的什么呀,会不会啊”我微笑着对小洁说:“你算得很正确,请你抬起头、大声地告诉所有的同学,好吗?”

小洁大声地重复了答案。

我及时表扬:“太棒了!小洁的声音真响亮,我们要向她学习哦!”教室里响起了热烈地掌声!我看见,小洁的脸上有了笑容。

慢慢地,小洁能够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对待学习也有了兴趣和热情。

成尚荣先生所提倡的“孩子,我在下一个路口等你。”教师要对特殊学生给予特殊的关怀,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激活它们的思维,唤起情感共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数学课堂呈现春色满园的景象!

放慢脚步,控制好教学节奏,等一等,再等一等,也是一种教学智慧。花开花落本无声,唯有静候,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才能让每朵花都绚丽地绽放,才能培育出世上最美的花朵!让我们放慢脚步,静听花开的声音吧!

猜你喜欢

小洁脚步单位
坚持到底的她
织 匠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你好,我们结婚吧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秋天的脚步
旅行督着梦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