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带来共赢

2013-09-26田秀华

学习与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本课竞争探究

田秀华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合作带来共赢》是教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课时的内容,通过本单元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如何学习”有了更深的体会。本课作为第二单元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它不仅是从竞争与合作的角度指导学生学习,也是从道德和心理角度对学生为人处事的指导,为学生今后更好地立足社会,形成良好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养成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品质。

(2)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知识讲解,体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会竞争,善于合作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现象,掌握对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归纳总结、自主探究等方法。

3、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特点,将“正确理解竞争和合作的关系”确定为本课教学重点,将“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竞争,知道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将体验到的内化成自己的需要”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不久,同学之间更多些竞争,少些合作。并且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些同学比较自私,同时承受挫折能力差。因此,很多同学不懂得正确竞争,更不愿与他人合作。基于此,本课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正当竞争和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上。

2、教法:结合本课内容和学情分析,采用活动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游戏教学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3、学法: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教学。

4、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题的图片、视频的收集

(2)关于“合作”游戏教具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歌曲欣赏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歌曲《三个和尚》,在学生欣赏完欢快的歌曲后,教师提出问题:“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怎样才能有水喝?”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自然导人课题——合作带来共赢。

新授内容

第一环节——学会竞争

活动一:寻找竞争(初步感悟正确认识)

1、图片展示

通过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自然界、政治、经济、人才、体育方面竞争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图片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信息?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得出:社会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畅所欲言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寻找校园生活中的竞争,如板报的评比、校运会的比赛等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无论是在考试还是运动比赛等方面,学生无时不刻都在参与竞争。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资料形象直观地展示,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又为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做好铺垫。)

活动二:感悟竞争(激发兴趣 全面认识)

1、名人启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在获得大满贯后感谢陶菲克、李宗伟等对手时表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对手存在,才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感谢他们”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林丹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教师总结竞争带来的积极影响:竞争能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现象例举

教师启发学生例举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的案例,如:有些人为了在考试中取胜,就采取一些舞弊的手段;在社会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利用以次充好的手段来欺骗顾客……

教师在学生例举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竞争压力可能引起心情过分紧张和焦虑,甚至产生嫉妒心理。

(设计意图:基于七年级学生崇拜明星的特点,并且教师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这样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竞争的全面认识,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竞争的两面性。)

活动三:面对竞争(情景探究提升认识)

情景一:在学校班级卫生评比时,有的同学故意把废纸扔到其他班级的包干区里;

情境二:学习成绩和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暗中较劲,巴望别人请假缺课,考试失手;……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竞争:要敢于竞争,超越自我;要尊重对手,共同进步;要公平竞争,遵循道德法律。

(设计意图:以设问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以开放的思维形式激发学生正确面对竞争。)

第二环节——学会合作

活动一:认识合作(立足教材 联系时政)

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具有很强的时政特点,引导学生开始对政治生活和国家大事产生关注,教师设计了“新闻播报”的活动,多媒体展示以下三则新闻内容:

新闻一:体育比赛中的合作

新闻二:科技领域中的合作

新闻三:国际交往中的合作

通过新闻播报,教师引发学生思考:上述新闻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合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总结合作的重要性: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扩视野、激发创造性。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现社会素材,既立足于教材,又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途径,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做好铺垫。)

活动二:善于合作(身体力行 直观感知)

教师通过自制教具进行分组模拟游戏《快速撤离》,

多媒体展示游戏规则:在一个瓶内放有6个小球,并且每个小球各有一根线系着,这个瓶口只能容下一个小球经过,分小组比赛,每个小组成员拽一根线,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把所有的小球从瓶里撤离出来。

当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通过这个游戏,你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合作重要性,要善于合作。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自制教具让学生参与,直观感知合作,既增强了课堂趣味,又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既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也突出了重点。)

第三环节——竞争合作求双赢

(生活感悟 突破难点)

情境探究:播放自拍录像

七年级四班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同学们,我们班的梁宇乐和彭程同学在这次数学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将代表市里去参加省里的比赛。”下课后,梁宇乐主动借复习资料给彭程,但当梁宇乐有问题向彭程请教时,彭程明明知道答案却故意装作不知,老师知道后,送给彭程一句肖伯纳的名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聪明的彭程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主动找到梁宇乐复习,两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最后双双获奖。

本环节设置两个探究问题:

1、聪明的彭程从老师的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2、彭程和梁宇乐两人双双获奖带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探究,提高思想认识,自觉落实行动:竞争合作求双赢。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探究,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资源,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我们要在竞争合作中求双赢。)

(三)小结部分

通过这节课,我感悟到了——

(设计意图:用知识感悟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运用构建知识网络的形式,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由于竞争与合作知识理论性强,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的技巧及时加以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猜你喜欢

本课竞争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竞争的合适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感谢竞争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正确面对竞争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