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博物馆与灾难教育

2013-09-26江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学系刘迪

城市与减灾 2013年4期
关键词:灾难纪念遗址

江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学系 刘迪

以灾难为主题的博物馆在世界各地悄然发展,随着近年来一些重大灾难事件的发生,此主题博物馆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引起社会关注。汶川地震的发生及汶川遗址博物馆的兴建是中国公众对灾难博物馆认知的原点。

灾难博物馆

灾难博物馆从众多专题性博物馆独立出来而自成一类,其意义何在?第一,已具备一定数量规模并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且此类博物馆具有特殊的社会教育意义。第二,功能的特定性。一般博物馆通过正面信息的传播去影响公众,而灾难博物馆则是要公众有所反思,由此而生的具体功能也有别于一般博物馆。第三,形态复合化。一般博物馆的形态相对单一,而灾难博物馆可能是多种形态的综合体,包括类似遗址博物馆的灾难原址,类似于纪念馆的纪念空间,类似于传统博物馆的一般陈展空间,类似于科技馆的体验空间。它可能是这四者的综合体,也可能是其中几种空间形态的综合,或只以其中一种形态出现。

灾难博物馆与一般的纪念馆、遗址博物馆不能等同。灾难博物馆与纪念馆两者都具有纪念和凭吊功能,但纪念馆所纪念的对象范围更为宽泛,所纪念之人物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纪念事件可以是灾难性,也可是英雄性。而灾难博物馆所纪念的事件必定是灾难性的,其中的人物可能涉及名人或是英雄,但更强调受难人群的整体,灾难体验的普遍化。

灾难博物馆多数会依托于灾难原址或遗址兴建,因而会带有遗址博物馆的某些特点,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灾难博物馆都必然依托遗址。

由此,可从类型角度对灾难博物馆下一个初步的定义:灾难博物馆是以灾难为主题,多数依托于灾难原址(遗址)兴建,通过呈现人类群体性灾难,供社会进行反思与教育的综合性博物馆。

灾难博物馆的功能

每个灾难博物馆的功能因具体灾难的情况特点及办馆理念而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因灾难博物馆承载社会意义的特殊性,体现在功能方面与一般博物馆确实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第一,纪念与凭吊。灾难中必然有人员伤亡,这或许也是人们不愿意面对灾难的重要原因。在灾难过后,灾难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凭吊逝者与纪念英雄的场所。灾难博物馆多数依托灾难发生地兴建,因而更易于使参观者产生现场感与情感共鸣,从而在这一灾难原址空间中悼念与追思。

第二,见证与警示。博物馆以实物为语言,客观地记录着社会与自然的发展变迁。面对灾难,博物馆将以灾难遗址和陈列的方式予以记录和见证。以这样的方式将灾难的惨烈与痛苦形象化,让参观者能够具体感知一场灾难带来的惨痛记忆。这样的方式对于幸存者和后世都有警示意义,让人们珍惜和平,真爱生命。

第三,科普与科研。恩格斯有句名言:“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灾难博物馆除使人不忘却历史外,更重要的意义应是使后人得到警示与借鉴。面对灾难,痛定思痛后社会要从灾难中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以减少未来此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灾难博物馆可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唤起灾难自救意识,提高灾难自救水平,通过博物馆的手段教会公众如何预警,如何防范,如何逃生。

灾难博物馆与灾难教育的意义

第一,重要的灾难教育资源。灾难教育具有多层次性,家庭、学校、相关社会机构均应成为灾难教育的主体。灾难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有能力并应当担负起向公众进行灾难教育的职能,且因其自身灾难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故较其他教育主体更具优势。它具有与灾难相关的藏品,通过展示可使参观者获得直观感受;可利用高科技手段模拟灾难场景,让人们体验灾难,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可充分利用馆内资源通过展览、讲座、培训等形式,进行防灾减灾的宣传普及与教育。

第二,灾难知识教育。博物馆作为实施灾难教育的场所,可通过陈列、展览、体验项目、讲座、出版物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灾难知识教育。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及科技手段,向公众传播相关灾难产生的原理、种类、前兆、表现、规律及其危害程度、应急救护等基本知识,旨在帮助公众学会困境逃生与生命保护,树立灾难意识,强化公众对灾难的预防,把灾难发生的几率或造成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第三,灾难技能教育。博物馆灾难技能教育以逃生、自救互救教育为核心,旨在通过情境化训练、实战演练与实验操作等体验形式,增强公众防灾意识,提高灾难逃生技能、救援能力以及心理危机应激能力。灾难博物馆的资源、设施及环境,较其他灾难教育场所的优势在于可向公众提供亲身体验和以感觉为主的安全模拟训练,通过实践演练将灾难技能内化于心,其效果远胜于静态地观看或听讲等培训方式。

第四,灾难观教育。灾难观是指对灾难的理解与应对态度。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会在瞬间夺去人们的财富乃至生命,而且会对幸存者留下巨大的心理创伤。博物馆的灾难观教育便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从预防的角度建立完善、有效的心理援助机制,以培养公众良好的心理素质为重要目标。博物馆通过展现灾难中生命的顽强和战胜灾难的勇气,使参观者由灾难的悲剧过度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力量;并通过劫后重生的体验,激发其对生命与自身生活的反思。

猜你喜欢

灾难纪念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纪念九一八
雷击灾难
特别的纪念
辽上京遗址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忘不掉的纪念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