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模式选择与对策分析

2013-09-26张少辉王树恩

东岳论丛 2013年12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企业

张少辉,王树恩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处的现今时代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基点的创新时代。在这个创新时代中,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呼唤并依赖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同时,科学技术的创新也促进并实现着当代教育的创新、管理的创新以及人类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创新。在科学技术创新这一复杂系统中,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因此,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或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重要体现。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为尽快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力提升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是其必然的选择。

我国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已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尽管我国的制造业已被誉为“世界工厂”,可是,其中的大部分份额是靠引进技术和来料加工贸易支撑的,并不掌握其核心技术①。

近些年以来,我国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对于技术自主创新的认识在提高,积极性在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在增加,在全部研发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已占到了60%。一批依靠技术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正在崛起。但是,在总体上,我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同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②。因此,尽快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仅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紧迫任务和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将决定我国在未来世界经济竞争中的战略地位。

一、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现代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科学,这里是指自然科学,它是正确反映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体系。科学创新则是指人类发现了前所未知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揭示了前所未知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概念、科学定理和科学定律。

技术,它是指人类从事或进行实践活动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或设备、工艺和流程的操作体系。技术创新则是指人类始造和创制了前所未有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或设备、工艺和流程。

在现代的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一方面,科学创新为技术创新奠定着理论基础,即在新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应用研究以揭示新的技术原理;在新的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发展研究以创制新的设备、工艺和流程。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为科学创新提供着新的手段、方式和方法,以探测新的自然领域,发现新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揭示新的本质和规律,创立新的科学理论。因此,在当代的科学与技术、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日益呈现出相互联系与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发展趋势。

二、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特点及其战略意义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包括国家层面上的技术自主创新,地区或产业部门的技术自主创新,以及企业单位的技术自主创新。其中,企业单位的技术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或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独自研发新的技术成果,或以企业为主与其他单位合作研发新的技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技术成果的产品化、技术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以获得商业利润。

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实现技术突破上的内生性,二是技术成果水平上的先进性,三是商品市场投放上的率先性,四是科学理论支撑上的植根性,等等③。其中,技术突破实现方式上的内生性,或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上的自主性,是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最根本和最本质的特点。它具体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技术,是在企业内部持续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同时,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内生性也包括以下一些不同之处。其中,或者是企业独立开发了关键的或核心的技术,与其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或委托开发相关的辅助性技术,或者是通过技术市场购买相关的辅助性技术;亦或是以企业为主导,通过与其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关键的或核心的技术等。

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具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其宏观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与源泉

我国既是资源储藏大国,也是资源消耗大国。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也日益迫切地呼唤着和日益紧密地依赖着科学技术的创新,特别是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市场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出让市场不一定能换取或获得真正的核心技术。依靠交换的方式,过多或过分地出让市场,有可能使企业养成依赖心理,失去自主创新的活力;甚至是搞活了他人,搞死了自己。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就应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更多企业都争相进行技术的自主创新,形成和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整个生产才会变得更加科学、有效,整个经济也才会转变到依赖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二)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是有效整合资源的手段与方式

一般说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业规模扩大和工业化进程,都会受到资源和能源的制约;有效地整合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也是每个国家和企业必须严肃面对和科学解决的问题。企业通过技术的自主创新,一方面可以开发和利用各种低碳、绿色和环保的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和能源,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在具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管理的创新,制定和实施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制度,以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包括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同时管理制度还必须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需求,必须不断地发现现存管理制度的缺陷并不断改进,而这就需要企业富有更高的自主创新精神。

(三)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是发展各级、各类优势产业集群的根本与基础

首先,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或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与基础。企业的综合实力或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以及该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企业通过在技术的前沿地带和未有领域的自主研发,以实现技术的突破或创新,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以新的产品和服务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其次,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是发展各级、各类优势产业集群的根本与基础。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突破,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在纵向上进一步延长并壮大开发链、产品链和服务链,从而衍生和形成一个强大的企业链或产业链。在横向上广泛联合其他相关企业或产业,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在此基础上,就有可能使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自主创新而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区域优势、国内优势乃至国际优势的产业集群。

(四)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路径与保障

在创新时代,世界各国在综合国力上的竞争,其实质和核心就是科技创新,特别是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其有效的路径和可靠的保障就是要大力提高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在各个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又一批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又有产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由此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当代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模式类型与合理选择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我国理论界将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区分为三种模式,即内生创新、合作创新和引进创新。应当指出,这三种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④。

其中:

企业内生性的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研发机构,依靠自身的研发队伍,围绕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或核心技术所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而实现了技术发展中的突破和创新,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技术成果。这种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形成和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企业合作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以研发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成果为目标,以与其他研发机构合作的形式所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这种技术创新模式从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出发,通过与其他研发机构的协作攻关,把企业现有的研发资源与外部研发机构的先进资源相融合,提升合作创新的能力与水平,以有效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企业引进技术的再创新模式是指企业对于从境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在使用中进行消化和吸收,并根据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和引进技术的现有缺陷所进行的改进性创新或和再创新的活动。形成新的创新能力。这种技术创新模式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可以尽快满足企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弥补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缩短学习和创新的周期,减少学习和开发的费用。另一方面通过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也有利于企业形成和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一般包括国家角度和层面以及企业角度和层面的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中:

就国家的角度和层面来说,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都会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过程,即起步阶段往往是以引进它国相对先进的技术;待有所发展以后,往往是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待发展到一定或较高水平以后,往往是以合作创新为主,或以合作创新与内生创新为主;待发展到较高或更高水平时,才往往在总体上以内生创新为主。西方英、美、法、德等国如此,东方日本也如此。

就企业的角度和层面而言,特别是对于当代的具体企业,其技术自主创新起点的模式选择往往是多种可能的,既可能是内生创新,也可能是合作创新或引进创新。但从一个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其起步阶段也往往是较低级的创新模式。

总之,企业应根据自身现有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类型等综合基础以及技术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与具体规划,动态地选择技术创新的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

四、提升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企业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系统,又是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并从而成为社会环境构成中的一个实体要素,并与社会环境中的其他要素(部门或单位、实体的或虚拟的、物质的或精神的等)相互联系在一起。企业作为社会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或构成要素,它的发展既取决于其内部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方式,又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因此,提升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既需要充分调动企业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需要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形成一个有利于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⑤。

(一)培育和提升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

存在决定意识,时代决定观念,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人们(做事)的角度和思路,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角度决定着高度,思路决定着出路。生活在创新时代的人们,发展于创新时代的企业,理应养成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在当代的企业中,应广泛深入地开展创新教育,使各级、各类人员都具有一定或更高程度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打造良好的创新文化,以有效地开展管理创新、研发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物流创新等等。

(二)培育和壮大高层次、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首先,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关键是技术创新人才。企业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留住现有的技术创新人才,特别是那些已在技术创新关键岗位或具有发展的潜在优势的人才。同时,又应放宽眼界,广开渠道,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面向国内外广泛招聘技术创新人才,以壮大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其次,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是能力和水平。企业应利用或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并根据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目标和任务的需求培训技术创新人才,有效提升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最后,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水平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带头人。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创新带头人关系到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成败与技术创新成果的水平,甚至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应选准、选好技术创新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同时,又应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保持和提升他们的带头能力和带头水平。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制度在科技创新与科技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增强,已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⑥。但从企业发展的现实来看,在与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企业或企业中个别部门和个别人对知识产权缺乏足够重视,“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仍然存在,从项目、成果开发到成果管理工作中缺少知识产权方面的规定。因此,政府应制定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保护企业所取得的具有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研发活动中所取得的创新成果。

(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

应当强调和指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是单指企业技术设备和工艺的研发能力,而是指企业有效整合各种创新资源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决策能力、研发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现代学习能力⑦。其中,创新决策能力是指企业应及时准确地把握相关领域技术突破与技术创新的现状与趋势以及相关精神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动态与趋势,以增强企业对技术创新前沿的判断与选择能力以及对技术产品市场机会的识别与把握能力,从而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高起点的选择与决策。研发设计能力是指研发部门根据创新决策的技术项目和技术指标进行技术方案的分析并取得具体的技术设计成果,以尽快物化为新的技术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形成市场优势。资源整合能力是指企业根据技术创新的需求,一方面有效整合企业内部的创新资源,又有效地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多角度、多形式地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以有效提升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进程。现代学习能力并不是完全等同于传统的学习形式与学习能力,它是指企业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利用现代的教育资源、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一方面是培训和提升各级、各类人才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发展及时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实现学习和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五)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

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主要包括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实体单位,各级、各类技术创新人才,仪器、仪表特别是 先进、大型、稀缺仪器、仪表等技术设备,以及技术创新所需经费等。企业根据技术自主创新的需求有效整合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的形式和渠道主要有:一是与其它高校、科研部门联合,开展协同攻关与合作创新。二是聘请或引进外部各级、各类技术创新人才。三是有偿使用外部先进、大型、稀缺技术设备。四是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外部资金等。有效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创新资源,一方面有利于更充分发挥内部创新资源的效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以外部创新资源弥补企业技术自主创新之所需与所缺,从而有效提升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与水平。

(六)强化企业内部创新激励

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特别是技术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有效推进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进程,企业在激励机制特别是薪酬管理上,实行对创新人员倾斜的工资体系,如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不同的工资体系,前者工资标准高于后者。依据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对技术创新人员在经济上予以重奖;研发成果形成专利,研发人员拥有专利产品相应的股权;探索并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具有效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对创新人员和创新活动的正向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⑦。

(七)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企业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影响着企业的全局,关系到企业发展的现在和未来。在企业内部广泛、深入、持续地进行创新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鼓励创新行为,奖励创新成果,形成企业的创新氛围,确立企业的创新价值观,构建企业的创新文化,为企业特别是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持续发展持续地注入新的活力。

[注释]

①王国锋:《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其发展思路》,《高新技术产业化》,2006年第1期。

②徐冠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创国家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高新技术产业化》,2006年第1期。

③盛亚:《企业创新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翟红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10期。

⑤陈宇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思考》,《理论前沿》,2008年第3期。

⑥王富祥:《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思考》,《企业经济》,2009年第8期。

⑦赵丽洲,丁长青:《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