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证研究——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
2013-09-25井水
井 水
(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100)
井 水 男,1980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
1 引言
图书馆2.0是一个全新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指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针对性知识需求而不断调整自己,要求图书馆随时都能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1]。图书馆2.0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在图书馆2.0时代西部地方高校图书馆受地域、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基础建设比较缓慢,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因此如何整合现有馆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满足读者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西部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2 西安财经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
2.1 西部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
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是由原西安统计学院图书馆和陕西经贸学院图书馆合并而成。现有两处馆舍,面积总计39000平方米。截至2011年12月印刷型藏书累计150万余册,报刊1200余种,电子图书26万余种,并购有15个网络数据库。目前全馆采用统一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ILASII2.0。
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2003年完成初期建设,经过近10年的数字化建设,初步建成了基本服务体系框架(局域网借还图书及馆藏书目查询、有限的电子资源校园网查询、电子阅览室使用、图书馆网站读者培训等)。数字图书馆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术论文、二次文献、会议论文、工具书、报纸、年鉴、资料库、光盘和视频等在内的电子网络资源,涉及学院的主要学科和专业。图书馆及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网上服务项目,为读者设立了意见箱,开展了读者留言、读者推荐、表单咨询、知识库检索等多种形式的参考咨询服务。
2.2 西部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西部地方高校图书馆虽然多年来一直努力建设数字图书馆,但限于基础差、底子薄、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困扰,始终难于满足在校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师教学科研需求,尤其缺乏数字资源的整合、读者个性化服务、本地特色资源的信息化,在此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具体论述。
2.2.1 “馆藏”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目前已购置6家公司15个中外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26.3万种)、CNKI数据库(6个子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两个子库)、中国经济信息网(4个子库)、北大法意(1个库)、Springer LINK外文全文期刊(1个库)。2002年自建统计信息库(目前为二次题录库),其他学科和专业特色数据库正在建设中。与中、东部其他财经类院校图书馆购置的数据库对比(见表1),数据库总量偏少,财经类专业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所占比例较少。随着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和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图书信息资源收藏业务日益增加,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高校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和信息服务层次。
西安财经学院现已建成5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西部地方财政研究中心。这些教学科研基地积累了大批相关研究领域的特色纸质文献,形成了很多特色研究成果,这些科研成果难以用常规方式管理和利用。怎样更好地发挥这些特色资源优势,为读者、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将这些具有特色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实施资源共享,都是目前图书馆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可见西部地方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快“馆藏”数字资源建设,将本地特色资源建成数据库,形成本馆的特色馆藏电子资源,以改变自建特色库方面的匮乏状态。
表1 中、东部财经类院校图书馆数据库购置情况
2.2.2 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门户网站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数字图书馆功能和服务的直接展现。一方面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直接通过图书馆门户网站了解图书馆,共享图书馆资源,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检索、阅览、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了解各层次读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扩展服务深度和广度。
目前本校图书馆网站现状及问题如下:
①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网站始建于2003年,经过两次改版,已具备纸质馆藏文献OPAC查询、“馆藏”电子资源查询、馆内行政业务交流、实用资源下载、BBS读者留言板等基本功能。现图书馆网站已累计接待读者83000人次,为学校发展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但网站内馆藏数字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不能实现跨库检索。
②本校已拥有5个硕士学位点,近3年来建成了一批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科研基地、省级名牌专业,拥有在校学生14000余人、3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经、管、理、工、文、法互相支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而本校图书馆网站仅提供了15个中外文数据库供读者查询,远远不能满足师生读者对各类电子资源的需求。
③很多高校在图书馆网站上推出了“一站式”服务、主动式服务、个性化服务等多种形式,而本馆网站因网站专业应用服务软件建设不到位,还未实现此方面的服务功能。
3 西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
笔者设计了图书馆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方案,旨在通过本方案的建设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化、应用服务标准化、系统互联标准化、文献建设系统化、资源整合一体化、服务功能多样化,以此推进数字化图书信息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大型教学网络资源建设,实现校内、区域、行业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知,建成区域内校际多馆联合的现代化数字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和网络教学资源服务共享平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服务,力争将图书馆逐步建设成为陕西省高校乃至西北地区财经类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中心,为其他西部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
3.1 数字资源整合门户的系统建设
图书馆网站要建成资源汇聚中心,必须首先搭建好数字资源整合门户。数字资源整合门户是读者用来进行Web内容存取的信息网关,它是一个具备用户身份识别,并根据用户特征和需求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以及用户定制的Web服务的系统平台[2]。通过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方便地存取图书馆网页中的对应资源,享受数字图书馆的针对性服务。从图书馆角度讲,可以根据用户的优先权、个性化需求提供各种针对性资源供用户选取。因此,数字资源整合门户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大量的信息及服务组织起来,以有序的排列方式为用户开展服务。网站其他相关服务功能都应依托在数字资源整合门户之下,分别设立子系统。最终建成西安财经学院各种类型数字教学资源和互联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汇聚中心,为全院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为目的,围绕数字教学资源的加工建设、存储和管理、访问和服务提供一整套先进、实用、高效的系统工具,建立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开放性、分布式、跨平台的大型网络教学服务体系(见图1)。
图1 西安财经学院数字图书馆门户基本架构
具体构建内容(见表2):
①本馆元数据资源仓储。包含中外文文献元数据资源,内容包括中外文纸质、电子版本的书、报、刊、标准、专利、论文、视频等,利用元数据存储可以为图书馆进行资源整合、揭示提供条件,基于元数据检索的速度快、结果无重复、格式统一,可以为数字图书馆建设达成最佳的整合效果。
②基于元数据的整合系统。支持多个异构资源的统一检索,这些资源包括OPAC、书目数据库、外部异构的商用资源和免费 Web 资源等。检索协议包括 HTTP、Z39.50、Zing、CALIS-ODL 等。支持的元数据包括 DC、Marc、EAD 等[3];将数据库中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通过收割(OAI、METS)、复制、导入等技术聚合起来,建立联合资源仓储。这些内容可包括导航数据、元数据、全文数据、多媒体数据等。提供对联合仓储中多种类型元数据的联合检索。这种将不同数据库导入一个新的集成数据库中的服务方式,检索速度快、效率高,不会因为某一数据库访问失败而影响整体检索效率,而且在二次检索、高级检索、年代、学科聚类、多种文献同时检索等数据处理技术上也具优势。
③资源调度系统。该系统帮助图书馆及读者在检索与原文获取之间建立链接,资源调度系统主要解决图书馆文献服务中和原文的链接服务。该系统可基于OpenURL标准的多级调度系统,并支持动态脚本技术制定调度规则,便于增加新的资源和新的服务,从而实现图书馆电子资源之间的无缝链接。
表2 西安财经学院数字图书馆门户构建内容
3.2 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
将自主研发或外购专用的特色数据库平台软件进行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采用统一的认证接口,数据加工端的应用程序采用B/S结构,系统管理端程序采用C/S结构[4],最终用户使用网页浏览器检索、浏览、下载和使用特色库中的资源(见图2)。本馆已经拥有了一批特色资源的纸质资源,将使用高速扫描仪将纸质文本扫描为图片形式,对扫描进去的图片文件再进行处理、识别、文献标引、发布等操作[5];通过CALIS特色库为用户提供的资源加工编目工具,对本馆特色电子资源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和上传,再经过分类和标引后存储到数据库中。特色数据库页面风格突出本校财经类院校的专业特性,体现了本校西北财经类、西北军民融合馆藏资源的专业特色。考虑到特色资源的多样性而采用的门户式信息展示排版,让6个馆藏特色资源库都得到充分的展示。本馆特色数据库需要在页面中展示许多非馆藏的资源,设计了国防工业政策、西部经济动态等新闻信息展示模块和友情链接、实用工具下载等实用信息展示模块。
图2 西安财经学院特色数据库基本架构
表现层——个性化特色门户,全校师生用以浏览查看学校特色资源。
应用层——特色库资源数据加工平台、特色库系统管理平台、统一认证、OAI接口等。
数据层——存储特色数据库元数据和对象数据,与资源中心实现数据的传输与收割。
拟建设6个特色数据库:
①西北地区企业管理信息特色数据库。依托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将该中心发表的6部学术专著、144篇学术论文、13份咨询报告电子化,集中搜集整理成本管理、审计与内部控制、企业价值评估与绩效评定相关方面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
②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信息特色数据库。依托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将该中心图书资料1万余册、学术期刊100余种、学术专著5部、核心论文15篇电子化,集中搜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化循环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
③西北地区军民融合特色数据库。依托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将该中心拥有的国防经济特色文献珍贵纸质文献10000余页电子化,使用在特定时间段内控制开放IP数据流量的特色功能,同时将该中心已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进行集中收集。
④统计信息特色数据库。依托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将该中心现有的2000余册图书资料电子化,集中收集“统计网格”研究的各种成果、论文以及统计技术发展前沿性论文资料。
⑤西北地区地方财政特色数据库。依托本校财政学重点学科的研究成果,系统搜集西部大开发相关经济研究资料,重点是西部地区地方财政、税收改革方面、财务会计、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
⑥西安财经学院专家学者特色数据库。将财院110余位教授以及近百位外籍、国内著名专家的基本资料、研究方向、科研成果、技术创新等按照学科分门别类,建立专家学者特色数据库。
3.3 异构资源统一检索系统(USP)建设
拟实现多个异构资源的跨库检索,这些资源包括财院馆藏OPAC、书目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外部异构的商用资源和免费Web资源等。USP系统是采用统一检索相关技术构造的系统平台,它将用户的检索要求转化为不同数据源的检索表达式,并发地检索本地和互联网上的多个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并对检索结果加以整合,在经过去重和排序以后,以统一格式将检索结果呈现给用户[6]。
该子系统向财院用户提供了统一的检索接口,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一站式服务,将本校不同类型的电子资源、服务和应用以组合方式显示在统一的页面上(即资源整合)。可使读者享受到方便快捷、周到专业的服务(见图3)。
图3 西安财经学院异构资源整合系统(USP)基本架构
拟实现的功能:
①基础功能应包含统一认证、统一检索、统一浏览、全文下载、链接整合、专业词典、统一维护、使用统计、资源评价。通过网络信息检索标准和互操作协议实现整合。
②跨库技术型搜索,通过网络信息检索标准和互操作协议实现整合。
③支持多种检索方式,包括全文检索、快速检索、整合检索、多面搜索。
④动态去除重复,系统查询时已直接整合数据并去除重复,读者不需再将数据合并后才能得到结果。
⑤可链接不同的搜索引擎,同时支持多种协议;馆内所有馆藏、电子期刊、电子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电子图书等,皆可同时检索;读者可就回传取得的记录直接串连到相关的数据库查看全文内容[7]。
4 西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展望
西部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率,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西部高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它以学院图书馆为依托,通过数字化信息基础建设和资源整合,将形成服务于广大师生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共享平台,必将对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生教育发挥重大作用,提高西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高校综合竞争力。数字门户、特色数据库、异构资源整合系统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西部高校应优先予以考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西部省份政府应划拨专项资金支持数字图书馆建设,同时高校也应进行严格的资金管理,通过科学规划、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按照拨款批复的项目及预算执行,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建成后,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自评。数字图书馆涉及的技术比较多且发展迅猛,西部高校要积极应用业界成熟的先进技术,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有些问题难度很大,甚至是世界性技术难题,如自然语言检索、语义理解等。类似的技术难题在西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将会遇到很多,需要在实践中逐一解决。
[1] 王晓.图书馆 2.0 解析[J].科技信息,2009(30):336.
[2] 王丽娜,叶柳娇.试论图书馆的休闲教育功能[J].网络财富,2009(4):169-171.
[3] 杭州麦达电子有限公司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EB/OL].[2012-04-19].http://www.metadata.com.cn.
[4] 超星数字图书馆建设报告.[2012-04-13].http://book.chaoxing.com/.
[5] 超星西安工业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报告.2011(5).
[6] 清华同方武汉工程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报告.2011(7).
[7]周明明.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数字门户构建——以“深圳文献港”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