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郁九宝丸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2013-09-25王国彧孙光晗

中医药信息 2013年3期
关键词:抗抑郁反流患病率

王国彧,孙光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为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从而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分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三种亚型相互独立,互相不转换,发病机制各异[1-2]。GERD 初始症状较轻,患者易忽视,导致不积极就医,延误治疗,久治不愈的GERD会产生食管炎、食管狭窄甚至是癌症等严重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研究显示,GERD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状态,不但影响着治疗效果,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治疗GERD的同时,应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舒郁九宝丸是中药制剂,具有理郁宽胸,理气止痛的功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采用舒郁九宝丸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GERD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制定[5]。SAS评分≥50分,SDS评分≥53分;初发病例;参与合作者理解调查表的内容,能自主的或至少能够在帮助下完成调查问卷以及自评量表的填写,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精神病史和人格障碍。

1.1.2 排出标准 近期正在接受与本研究相干扰的药物治疗;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恶性肿瘤倾向患者;过敏及智力障碍,精神疾病患者。

1.1.3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2年7月门诊GERD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16例;年龄20~60岁,平均(40.52±10.32)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6例,高中11例,初中及以下9例。治疗组42例,男8例,女18例;年龄22~60岁,平均(40.49±10.08)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7例,高中12例,初中及以下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正确的认知指导,心理支持及饮食上的调理,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169)40mg,每日早餐前口服1次,另给予氟西汀(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30017)2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给予舒郁九宝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1111),每次12.0g,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过程中禁止服用其他抗抑郁药以及中药滋补剂、活血剂。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6]

采用症状分级进行疗效判定。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反酸、烧心、胸痛的症状进行评估并纪录。症状分级:0级:无症状;1级:经提示后感到有症状存在;2级: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但日常工作不受影响;3级:症状明显,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并记录不良反应。

显效:症状改善2级以上;有效:症状改善1级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SAS评分 焦虑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的主要统计20个项目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5 SDS评分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高。

1.6 SERS评分 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该量表分14个项目,采用0~3分4级评分法,各项标准为:没有,轻度,中度,重度。

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P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 wilcoxon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8.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t治疗组26 56.53 ±5.43 31.55 ±5.64 16.269对照组 26 56.29 ±5.34 32.42 ±5.68 15.612 t 0.160 0.554 0.000 P 0.873 0.581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t治疗组26 58.57 ±5.61 30.48 ±4.53 19.864对照组 26 57.86 ±5.52 31.24 ±4.84 18.489 t 0.460 0.584 0.000 P 0.647 0.561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安全性评价

对照组出现皮肤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不同症状共9例,治疗组患者出现2例呕吐患者,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安全性评价(±s)

评分治疗组组别 n 不良反应发生数 SERS 26 2 1.35 ±0.07对照组 26 10 10.23 ±4.08 t(χ2) 4.40 11.09 P <0.05 <0.05

3 讨论

随着群众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肥胖人数增多,精神紧张程度较高,GERD已成为较流行的一种慢性病,在西方发达国家,GERD的发病率为11.6% ~31.4%[7],亚洲国家 GERD 的发病率较西方发达国家低,发病率约为 2.5% ~ 7.1%[8-9],但研究表明,亚洲人群GERD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9]。我国GER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沈艳辉等[10]调查了3所大学教职工人群,结果显示,GERD患病率为8.73%,单纯烧心患病率为0.40%,单纯反流患病率为5.85%,既有烧心又有反流的为 2.16%。朱键等报道[11],GERD的患病率为6.9%,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在年龄分布上,GERD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发病因素上,离异丧偶、饮酒多、精神压力大、有胃肠家族史与GERD的发生相关,哮喘、焦虑、抑郁、炎症性肠病、吞咽困难、胃炎等6种疾病与GERD关系密切,精神因素与GERD发病尤为密切[10]。其中,焦虑、抑郁是GERD的主要精神疾病,不但影响着GERD的治疗效果,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应用抗抑郁药治疗GERD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刘珊等[1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对120例GERD患者进行心理测评,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与其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P<0.05)。陈仕武等研究表明[13],NERD患者抑郁和(或)焦虑患病率为83.8%,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后,消化系统症状明显改善,均达到95%,抑郁和(或)焦虑症状也均明显改善。虽然西药抗抑郁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长期应用抗抑郁药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等副作用[14]。

中医药治疗GERD有着悠久的历史。GERD属中医学中“吐酸、嘈杂、胃痛、噎膈、呕吐、反胃”等证范畴。因起居失宜,摄身不当,外感寒热之邪,气机运行不畅,脾胃气滞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致吐酸;或过食生冷,暴食多饮,戕伤脾胃,脾胃受纳升降功能失常,谷浊之气不得下行而上逆,所致吞酸;或劳累过度,或久病伤脾,脾气虚弱,失于健运,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嗳气吞酸;或情志失和,忧思恼怒,致气机乘戾,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克脾犯胃,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可致泛酸[15-16]。可见中医学早就认识到情志与GERD的关系密切,故治则为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舒郁九宝丸由木香、砂仁、丁香、沉香、香附(醋炙)、青皮(醋炙)、陈皮、厚朴(姜炙)、豆蔻、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白扁豆(去皮)、六神曲(麸炒)、甘草组成,具有理郁宽胸,补气健脾,理气止痛的功效。本组研究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 88.46%,SAS、SDS评分两组患者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郁九宝丸起到了和泮托拉唑与氟西汀联合应用的效果,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舒郁九宝丸为传统中药制剂,一方面理郁宽胸,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急则治其标”;另一方面补气健脾,“缓则治其本”,两方面共同作用,对GERD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Fass R,OfmanJJ.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should we adopt a new conceptual frame work[J].Am J Gastroenterol,2002,97(10):1901-1909.

[2]陈仕武,黄海燕,崔桂林,等.抑郁、焦虑症状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影响及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074-1077.

[3]张峻,郭秀丽,王燕斌,等.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J].胃肠病学,2010,15(1):25 -28.

[4]王大冰,亓云玲,张大科,等.非糜烂性反流病临床症状与精神因素关系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2007,33(2):9 -10.

[5]林三仁,许国铭,胡品津.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4):233 -237.

[6]陈小燕,蔡振寨,闫峻,等.乌灵胶囊治疗伴有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660 -662.

[7]Nilsson M,Johnsen R,Ye W,et al.Prevalenceof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symptoms and the influence of age and sex[J].Scand J Gastroenter,2004,39(11):1040 -1045.

[8]Yang SY,Lee OY,Bak YT,et al.Prevalence of gastro-esophagealre fluxdisease symptoms and uninvestigated dyspepsia in Korea:Apopulation - Based study[J].Dig Dis Sci,2008,53(1):188 -193.

[9]Lim SL,Goh WT,Lee JM,et al.Changing prevalenc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with changing time:Longitudinal study in an Asian population[J].J Gastroenter Hepat,2005,20(7):995 -1001.

[10]沈艳辉,蒋晓晓,江初,等.北京3所大学教职工胃食管反流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2):1476-1478.

[11]朱键,周力,王岚,等.贵州省安顺地区人群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调查[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0):2087 -2090.

[12]刘珊,唐旭东,李振华,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状态相关性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6):1310-1312.

[13]陈仕武,朱娟,张晓,等.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抑郁、焦虑症状发生情况及对药物疗效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08,20(3):38-40.

[14]杨学志,朱洁瑾,潘建春.常用抗抑郁药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执业药师,2012,19(4):20 -25.

[15]高恩颂.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J].天津中医药,2012,29(5):508-509.

[16]赵壮.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9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2,40(5):107.

猜你喜欢

抗抑郁反流患病率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腔内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