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东辛西油田油藏分类精细化管理系统
2013-09-22张卫华
张卫华
一、课题背景及课题提出
(一)课题背景
1.东辛西油田是一个由30套开发层系,77个大小含油断块组成的复杂断块油田,其特点是:断块破碎,含油层系多,油水关系复杂。
2.旧有的油藏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开发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课题提出
经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影响油藏管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油藏问题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各级开发管理部门的协调性。
3.油藏基础资料的准确性以及现场问题反馈的及时性。
4.油藏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跟踪的精细化、动态化和科学化。
5.油藏管理人才技术能力的提升及激励机制。
针对以上几点油藏管理的主要因素,我们提出了“创建东辛西油田油藏分类精细化管理系统”这一研究课题。
二、油藏分类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内涵及特点
油田开发精细化管理,是针对高速高效开发油田精细油藏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而形成的管理模式。
其特点为:
1.创造性的将“分类精细管理”的概念及方法应用到开发工作中,变“单个分析问题”为“系列分析问题”,将以往的“单兵作战”变为“多人联合”,打破区块管理的个人界限,实现油藏管理的多样化、精细化,使油藏管理真正实现科学化、动态化。
2.以“油藏分类”为依托,实现“单井问题多人分析,百家争鸣经验推广”的运行方式,实现精细地质研究、油藏分类精细管理管理、所矿结合油水联动的新型油藏管理模式。
3.创建一个“个人、小组、动态室”相互学习沟通、资源共享的开发管理平台,提高优良管理经验实践速度,提高油藏精细开发管理水平。
三、油藏分类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具体做法
(一)创立油藏管理精细化标准
1.界定油藏分类指标,对油藏进行合理分类。
2.根据油藏分类,建立油藏开发管理的预警指标体系。
(二)精细油藏管理,努力实现良性开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到减产有序、稳产有方,增产有效
东辛西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高效开发,主力油田普遍进入特高含水、原油产量递减阶段,原油产量递减幅度明显加快。因此,不应再维持产量指标上的稳定,而必须是高效益的稳产。
1.实施精细油藏描述,摸清家底
东辛西油田所管辖的77个大小含油断块,地下构造和储层变化较大,是开采难度较大的油区。油田开发的主要矛盾是对油藏地下潜力认识不清,致使治理措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1)利用现有地质资料进行精细动态研究,提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注采矛盾,重点抓关键环节。
一是明确描述的方向,二是细节描述精确到位,三是油藏描述流程合理。
(2)把精细油藏描述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来抓,切实做好“三个整体,四个原则”。
三个整体就是整体规划、整体描述、整体实施:四个结合就是精细油藏描述工作和成果的转化与产能建设、注采井网调整完善、控水稳油综合治理、三次采油相结合。
2.精细油藏管理,细化管理单元、量化考核指标,实施单元产量目标化管理
单元目标化管理,就是将油藏基本的单元作为管理对象,为每个单元量身制定一套“治疗方案”,坚持实施水井治理、措施方案优化、基础地质完善等各项工作,并落实到责任人,以达到增强油田稳产基础的目的。
(1)转变油藏开发方式,有效挖潜老区剩余油。
(2)“三员”孤立分析向一体化分析转变。
(3)单井分析向井组分析转变。
(4)笼统分析向“个性”把握转变。
3.优化措施、产量结构,实现措施创新。
(1)优化措施过程管理,提高油井措施效益
(2)应用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改善单井开发效果
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效井潜力。
二是优化低效井管理,使其向高效井转化,
三是综合治理无效、低效井,使其有效、高效井转化,
四是重新认识特高含水井,变“敞开”为“间开”;重新认识非主力层,变“配角”为“主角”:重新认识油水过渡带,变“禁区”为“特区”。
(三)针对不同类型油藏分类目标化管理,有效提高单元采收率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潜力挖潜逐渐向中低渗透薄层转移,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及时转变观念,做好油藏管理的“四个转变”:一是油水井动态分析由区块整体向井组、单井转变:二是注水方式由单一向多样性转变;三是潜力分析由平面向纵向转变:四是完善注采关系由主力开发层系向小层油砂体转变。
1.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对策及管理方法
以断块油藏为研究对象,逐个单元进行分析,将东辛西油田断块油藏分为4大类,即:简单型断块(相当于整装油藏)、开启型断块、半开启型断块和封闭型断块。对于这类油藏采取的主要技术和管理方法如下:
①精细油藏研究,搞清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
②搞好注采调整工作,实施“控水稳油工程。
③优化零散新井井位部署,增加可采储量。
2.岩性油藏提高采收率对策及管理方法
该类油藏主要包括营11、营6、营691等断块,地质储量1985x104t。该类油藏进一步分为中高渗油藏和低渗透油藏。
①多技术优化结合,控制高渗透油藏含水上升速度。
②攻坚啃硬,改造“x2低”单元,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3.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对策及管理方法
该类油藏主要分布在东辛油田营8东营组、营47-8等7个断块,地质储量3500x104t,采收率21.5%。针对这类油藏,充分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大难动用储量开采力度。
(四)优化人力资源与评价考核激励机制一体化联动,激发技术潜能
在油藏经营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挖掘广大油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潜能。极大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1.坚持人员培训注重素质的观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培养人才。
2.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和形式多样的动态分析观摩会,加强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好典型的导向、示范、激励作用。
3.创建一个“个人、小组、动态室”相互学习沟通、资源共享的开发管理平台,提高优良管理经验实践速度,提高油藏精细开发管理水平。
四、油藏分类精细化管理系统实施效果
经过分类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较好地实现了油田开发储采平衡,油田开发实现了良性循环。
1.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油田含水由年初的91.6%→目前的91.3%。
2.减缓产量递减:油田日油水平由年初的1913吨→目前的1958吨。
3.自然递减同期对比由11.29%→8.19%,综合递减由3.2%→1.2%
五、油藏分类精细化管理系统推广意义
(一)油田开发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实施油藏分类精细化管理系统油藏管理模式后,油田能实现高含水期产量的稳中有升,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遏制断块含水上升趋势,稳产基础进一步改善。
(二)油田各断块采收率进一步提高,为实现油藏最佳效益开发奠定基础
通过精细地质勘探研究和油藏描述技术结合实际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井间滞留区、构造高部位部署的新井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进一步挖掘了剩余油潜力,提高断块的最终采收率,为实现油藏最佳效益开发奠定基础。
(三)技术创新能力取得长足进步
通过推行三级联动的油藏经营管理,采油厂人才激励机制更加完善,逐步实现了油田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合理配制和有效接替。人才结构更加科学,为采油厂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