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2019-09-10董明
董明
摘要:科学开发油藏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地质特征,准确掌握油藏的数量,合理分配剩余的油藏数量。油藏开发过程难度大、成本高,如开发方案不合理,可导致生产成本与维护成本不断升高,还会增加开发风险。近些年来,城乡经济正在迅速进步,与之相应的油藏开发规模也逐步扩大。企业在正式开采油藏之前,有必要对于油藏本身的地质特征进行明确,明确了地质特性,才能给出适合用于油藏开采的相关措施,获得优良的开发效益。同时,技术人员也可以参照油藏特征,依照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来开采油藏。
关键词:油藏地质特征:开发对策
地质特质是决定油藏开发状态的重要因素,在开发油藏时应注意利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地震资料及生产测试资料分析油藏的地质特征,解决遇到的地质问题,有效动用油田储量,降低复杂油藏的开发难度。同时要运用技术手段研究油藏地质情况,建立地质模型,合理划分及对比储层结构,精细描述与解释地震构造、油气分布、非均质性情况,优化比选敏感性开发参数,以便在明确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调整开发方案,运用针对性的稳油控水措施,实现持续稳产。
1油藏地质特征
油藏的地质要素包括圈闭、盖层、储集层及充注系统,这些地质要素决定了油藏的地质特征。在评价油藏成藏组合形式时应将圈闭地质要素作为依据,划分圈闭的标准为盆地形成机制,常见的圈闭类型包括水动力型、混合型、地层型及构造型。盖层具有封隔油气的作用,可避免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逸散,油藏盖层多为不渗透或渗透性较差的岩石,盖层的分布规律及封隔特点决定了油藏的地质特征。储集层指的是具有流体储集以及渗滤作用的岩层,了解储集层特征有利于分析石油聚集赋存情况。储集层的渗透性特征、孔隙性特征是决定石油储集层储集空间、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油藏储集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层、碎屑岩层,两种岩类中的石油储量占90%以上。除碳酸盐岩储集层与碎屑岩储集层之外,还有少量泥质盐、变质岩、岩浆及火山岩储集层。充注系统是保证源岩、圈闭之间形成正常充注通道及油气运移路径的基础,同时是决定石油聚集特点的主要因素。充注系统的形成过程受到盆地结构、氧化作用、色层效应及差异聚集的影响,因此油藏中可出现多种充注系统。
2油藏开发特征
油藏的开发技术地层供液能力较差,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的开采产能与采收率较低而低渗透油藏的孔隙度较小,岩石致密,流体流阻力较大,原油流向井筒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要想石油的存储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就需要通过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存储,然而,随着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自然社会中的天然能源逐渐损耗,天然能源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维持地层能源,满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就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石油开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石油的产量与质量。
3油藏开发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3.1小井眼钻井技术
在油藏开采的过程,存在投资成本过大,原油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对小井眼钻井技术在各个不同的低渗透油田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出小井眼钻井技术能够使低渗透油气藏的钻井成本和开发成本大幅度的降低。持续不断的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益,最重要的途径便是建立规模性的小井眼钻井配套生产能力。
3.2超前注水技术
超前注水技术在我国的各个低渗透油田的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通过借鉴和分析国内外的油田开发经验,表明超前注水并先注后采的注水开发方式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并且能够合理及时的补充油藏的地层能力,提高油田的单井产量,提高相对渗透率,对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益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4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某些油藏具备明显的地质特性,然而另外一些油藏并具备。因此,油田企业需要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来设置开采方案,对于油藏本身的最小压力、渗透性以及注水压力等进行判定。经过综合的地质特性判断,就可以对于渗流条件予以改善,对于注采距离与注水强度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经过储层改造之后,就可以保持油井产能的持续提升,以此来避免水淹油井的不良现象出现。具体而言,油田企业在勘探地质特征的前提下,应当依照如下的开发对策:
4.1对于层系进行适当划分
相比于陆上油藏,海上油藏通常蕴含更高的油藏储存量。然而与此同时,开發海上油藏也需要消耗更多资金,企业对此必须慎重选择,在综合衡量与全面判断的前提下才能给出开发对策。对于单井产能,应当归纳得到油藏开采的潜在风险,然后设计适当的防控措施。对于特殊类型的油藏应当划分层系,运用这种措施来判断油藏储能。油田企业若能选择适当的手段来确保油藏开发的实效,那么将会在根本上推动油藏开发中的措施创新。
4.2在开发油藏时,具体应用有以下几种
一是应详细描述油藏的地质条件和油藏的剩余储量,制定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为钻井工艺选择,钻井生产和稳定的石油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可以利用动态和静态综合识别,三维边缘检测,精细相干,井间地震和三维解释技术,开采具有小断层和短伸展的低阶油藏断层,并使用描述结果控制水驱开发,确保在高含水期也能具有高效的挖掘潜力。在描述储层的微观、平面、层间和层内异质性时,可以通过模式拟合技术或层次分析法对模型内部结构进行剖析,以准确识别垂直序列特征,砂体厚度和沉积。当识别井之间的针孔时,小波分析技术可用于识别测井记录,在预测井间夹层时,可以使用堆叠对比度,相变对比度和相等厚度对比度技术。在描述油藏剩余油情况时,可以从富集规则和控制因素入手,利用三维定量分析软件输入储层参数,在建立地质特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计算定量指标,明确剩余油的油藏特点。根据富集规律,合理调整井网注采方式。此外,在开发油藏时,应注意保护好储层,有效控制油压,避免油压过度波动,处理油水关系,根据渗透特性和产能大小控制闭井时间,防止油藏受到污染。现阶段的油藏开发是建立在油田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并根据相应的模型值进行了分析。根据黑油模型,评估和预测了油田开采中获得的特征。根据数据情况,油田的底部压力正在下降。在一定时期内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净现值,经济效益不明显。
4.3构建地质特性的模型
运用建模的方式可以表明油藏的典型特征,对此需要构建精确的三维模型。在建模的前提下,依照模型数据来判断具体的油藏特征。在这之后,才能设计最适合用于开发的技术方案。一般情况下,对于油藏设计深度为300~600m。从模型显示的数据来看,在开发油藏的初期很可能会造成不断下降的底层压力,这种现状实际上并不利于提高净现值。然而,技术人员若能保持良好的水平压力,那么经过注水处理后将会提升开发效率。
4.4运用建模的方式可以表明油藏的典型特征,对此需要构建精确的三维模型
在建模的前提下,依照模型数据来判断具体的油藏特征。在这之后,才能设计最适合用于开发的技术方案。一般情况下,对于油藏设计深度为300~600m。从模型显示的数据来看,在开发油藏的初期很可能会造成不断下降的底层压力,这种现状实际上并不利于提高净现值。然而,技术人员若能保持良好的水平压力,那么经过注水处理后将会提升开发效率。
4.5对于开发油藏过程中的井网井距应当进行确定,对此可以选择模拟运算的方式
依照评估结论,就可以获得精确的注采方案。勘验结论可以表明,在注采井网的过程中如果选择了四点法来进行具体落实,就可以从根源上提升企业获得的油藏开采实效。对此,油田企业需要依照稀井高产的基本思路来部署开发流程;在条件允许时,通过适当缩小井距的措施来提升石油开采总量。
5 结束语
在油藏开发持续深入的情况下,精确描述地质特征有助于了解剩余储量情况、明确油藏类型,为进一步开采油藏提供技术支撑。在开发油藏时应综合利用动态地质资料与静态地质资料,把握油藏物性变化特点,准确计算油藏地质储量情况。另一方面,在开发油藏时应根据地质特征运用挖潜措施,减少复杂化油水关系对油田稳产带来的影响,合理控制油藏流体,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适当改造储层,避免储层遭到破坏,保证合理开发油藏。企业若能全面判断油藏的典型地质特征,那么将会有助于开发和勘察油藏。油藏具备特殊的地质特征,对其进行勘验时应当密切结合储层特征、油层分布与流体特征的多种要素。在充分明确地质特性的前提下,企业才能运用适当的手段和技术方式用于开采油藏,这样做也有利于在根源上减少油藏开采消耗的总成本,从而给出最适合用于油藏开发的对策。截至目前,企业在探究油藏地质特性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完善,因此仍有待长期的改进。在未来实践中,企业及其技术人员还需要摸索经验,进而服务于油藏地質开发的综合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刚,王智朋,鲍郃.油藏地质合理开发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22):143.
[2]张磊.关于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