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股难现2006年查贿风暴

2013-09-22宁波

证券市场周刊 2013年51期
关键词:跨国风暴医药

宁波

7月11日,公安部通报称,跨国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被调查的行为主要是通过旅行社“洗钱”以及向官员及医生行贿两项,此乃跨国药企在销售时的通用手段,一系列跨国药企也因而被牵扯,截至目前该事件仍在发酵中。

7月23日,国家卫计委通报,高州市人民医院39名医务人员因收受药品回扣被严肃处理(2010-2012年期间共收受282.8万元),相关人员被纳入黑名单,在医院和医生中产生震动。

8月14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通知,决定自2013年8月15日至11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正当竞争专项治理活动,医药购销、医疗服务等行业的商业贿赂问题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

由于仍对2006年那场反商业贿赂风波心有余悸,上述系列事件让市场担忧,时隔7年之后政府会再次祭出重拳。8月15日,中信医药指数大跌2.58%;8月12-16日,医药股大幅下挫5.7%,跑输大盘6.42个百分点,位居行业跌幅榜榜首。之后至今,医药板块呈现窄幅震荡走势,期间个股分化较明显。

有分析指出,由于对政策力度摸不透,市场存在分歧,医药板块仍在寻找方向。券商的看法较为乐观,行业和上市公司三季度的业绩增速会放缓,但本轮的打击力度与2006年不可同日而语。

9月11日,化学药龙头正大天晴被央视曝光以学术会议之名组织十几名医生分别去泰国、台湾旅游,双方涉嫌构成行受贿主体,这让各方神经再度绷紧,2006年那场风暴会重演吗?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通过多方深入采访,对2006年的严打风暴进行了复原,并与目前的情况进行比对,以期为判断医药行业今后的走势提供依据。

还原2006年反商业贿赂风暴

2006年的那场反商业贿赂行动对行业冲击极大,当年医药行业亏损1310家,累计亏损额超过44亿元,全行业利润增速降至9.6%,较上年出现腰斩,且显著低于历年平均水平。

某大型医药流通上市公司负责政策研究的高管告诉记者,“反贿赂潮直接打击的是企业的营销活动,这对不同企业的冲击是不同的,冲击力度与企业经营的药品品种、营销模式和企业发展阶段有关。按品类划分,中药独家品种受影响最小,化学普药、处于学术推广期的新药以及低开票的专科用药受影响较大,主要是因为后者需要较多的营销活动支撑销售。”

数据显示,2005年医药板块共有104家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查询了其中3个子行业41家规模和市值靠前的公司的财务数据。记者发现,化学药板块的2006年业绩受冲击最大。

27家公司中,华北制药(600812.SH)和仁和药业(000650.SZ)扣非净利出现亏损,人福医药(600079.SH)、复星医药(600196.SH)等10家公司扣非净利同比下滑;恒瑞医药(600276.SH)和哈药股份(600664.SH)等业绩增速放缓,其余约10家公司表现平稳。

另一个受冲击很大的板块是医药流通,浙江震元(000705.SZ)扣非后亏损24万元,南京医药(600713.SH)和上海医药(601607.SH)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41%和177%,只有英特集团(000411.SZ)保持了平稳增长。

相比之下,中药行业整体保持平稳,13家公司中,云南白药(000538.SZ)、天士力(600535.SH)等9家公司业绩基本保持平稳增长,康缘药业(600557.SH)业绩增速放缓,武汉健民(600976.SH)、片仔癀(600436.SH)和同仁堂(600085.SH)出现同比下滑,其中同仁堂同比下滑达48%。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注意到,业绩下滑或亏损的企业通常伴随着收入的负增长或增长大幅放缓,以及营销费用的同比下滑。例如,2006年仁和药业亏损6900万元,同时收入和营业费用分别同比下滑82.5%和88%。

对此,一位从业20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因为2006年的反商业贿赂风暴持续了大半年,且是由中纪委牵头,手段严厉,学术营销活动和行受贿行为大幅减少,医生过度医疗和过度用药情况因此有所收敛,部分医药企业靠‘鼓励医生多开药驱动的病态式增长路径被切断。”

对于这场医药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反商业贿赂整治风暴,不能不提的是其特殊的政策背景。

2005年5月,美国司法部公布的报告显示,美资企业天津德普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在1991年至2002年期间向中国国有医院医生行贿162.3万美元,用来换取这些医疗机构购买该公司产品,从中牟利200万美元。德普公司被美国相关机构以违反《反商业贿赂法》为由,处以479万美元的罚金。

在2005年底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六)中,商业贿赂的犯罪主体范围已被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主体。此举被解读为,中国反腐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变为打击商业贿赂。

200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把治理商业贿赂作为2006年反腐败工作的重点。2006年1月初,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反商业贿赂成为2006年反腐关键词。在接下来不到10天的时间里,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就反商贿问题进行部署,而中纪委牵头成立的“反商业贿赂领导小组”成员也由原来的18个部委扩充到22个,同时医药购销、政府采购等六大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被定为重点治理对象。

整治风暴从2006年初持续至当年7月底。中纪委的通报显示,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全国卫生系统查处商业贿赂案件790件,涉案金额超过5700万元,被刑事处罚230人,党纪政纪处理和其他处理266人。

对此,上述人士表示,“2006年的风暴对行业的直接打击还是有限的,主要是在严打的威慑下,行业营销活动减少,进而冲击了业绩。”

三大关键点比对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对记者表示,2006年之后,相关部委每年都会有反商业贿赂的相关行动,但力度时紧时松,2013年行动的力度只能看相关部委的态度和具体落地时的效果。

上述资深人士表示,2006年风暴影响巨大的关键可归纳为三点:其一,中纪委牵头,多部委合作,政府主动出击;其二,持续时间较长,前后有大半年;其三,企业营销活动大为减少。目前看,工商总局的专项整治行动期限是2013年8月15日至11月底,约3个半月,与2006年的大半年相比少了一半。当前,要判断2013年的政策打击力度,还必须搞清楚其他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政府是主动打击还是被动应对,这两者的区别很大,而他本人倾向于后者。

在医药股于8月15日暴跌后,接连有分析师指出,媒体报道可能夸大了相关部门对医药行业的调查力度,从工商总局通知的措辞来看,此次行动仍可归为部委的例行活动,与2006年的主动打击性质不同。但需要正视的一点是,时隔7年,政府反商业贿赂行动格外引人瞩目的重要原因就是“打了老虎”。

跨国药企长期在中国市场获得超国民待遇,在专利保护到期后,原研药仍可以远高于国产仿制药的价格销售。跨国药企不仅长期获得超额利润,其对政府的公关能力也普遍强于国内药企。在GSK等跨国药企接连被调查后,不少分析师猜测,或许医药行业的此轮反腐风暴是主要针对跨国药企。

9月11日晚间,在国内研发标杆企业正大天晴涉商业贿赂被央视曝光后,舆论关于打击范围已超预期的声音渐浓,内资药企渐感寒意加重,甚至有观点认为,医药行业面临系统性风险。但某著名医药股投资人士认为,正大天晴和其母公司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的大股东是泰国正大集团,严格上也应归为外企。

“GSK风波的起因是部分被迫离职高管的举报,使得跨国药企多年来在中国市场上通用的洗钱运作流程和行贿细节被曝光。由于其严格的财务制度,跨国药企无法像国内医药企业那样,通过拼凑发票和代理商来完成‘洗钱流程,它们通用的方法是虚构与旅行社等外部机构的业务往来,这个过程十分隐蔽,若非离职高管举报,外界很难获悉。应该说,整个事件中,政府是被动应对的,与2006年的主动打击不同。”上述医药流通上市公司的高管也对记者强调。

从8月15日算起,工商总局的专项打击活动已开展1月有余,目前跨国公司医药代表的活动大为减少,内资药企为避风头,部分代理商及药企营销中心进入半休状态,但算不上普遍。比较普遍的是,企业在做产品提价等决策方面变得非常谨慎,不少企业转而把承载学术推广等方面的费用转嫁到代理商。

“处方药的销售2013年三季度肯定会受影响,四季度企业会随政策力度的变化而调整策略。”某大型化学药上市公司营销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跨国风暴医药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传统医药类非遗
《风暴中奔跑的树》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玩转脑风暴
可怕的大风暴
2015A/W暗黑风暴来袭!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