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体育专项类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2013-09-22张文毅1杨文龙2张月霞3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院校专项

张文毅1,杨文龙2,张月霞3



面向体育专项类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张文毅,杨文龙,张月霞

(1. 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北京 100084;2. 衡水学院体育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3. 衡水学院分院,河北衡水 053000)

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必要手段,旨在提高办学水平、改善教育质量.基于学生就读经验及其投入度对高校质量的有力审视,在当前“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基础上,融入体育院校技术专项类人才培养活动特点、教学要求特殊性和新版NSSE修订题项,编制形成了有效反映体育院校技术专项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工具.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个案,通过其与同层次体育院校在5项学习性投入指标和学生收获自评报告数据的比较,深入反思了北京体育大学在奠定学生学业基础、课程设计和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现状,从而提出完善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对策.

体育专项生;学习投入;高等教育评估;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院校

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是外来语,源自英语“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写为“NSSE”),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07年翻译进我国,是美国一种大学教育质量评估项目,并已成为大学承担社会公众问责、反思回应的一种活动.其成功实践源于人们对于实用性评估数据需求的与日俱增,更多的学校意识到改进学生学习和院校质量的信息具有重要意义;而本调查的问题恰好切中了与学生学习行为密切相关的信息,通过调查学生学习行为、学校投入有效教学实践的努力及学生对学校促进学习和自身发展程度的看法,帮助教育当局和社会相关人士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质量,明确改进基线,并可作为学生或家长的择校参考.经过调查工具的汉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SSE)合作,于2008年主持并全面启动了国内30余所院校共同参与的全国性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的项目(简称:NSSE-China),目前自愿参加的高校已超百所.

然而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美国的大学多为综合性院校,其分类比较以卡内基对院校层次的划分为标准;而目前我国的此类院校较少,原有高等教育框架遵循苏俄模式构建,故特色行业、单科性质的大学占了更大比重,特别是体育、艺术等技术专项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使得他们难于与综合性院校直接比较,亟待根据中国高校特点,突出分类评估指导思想,修改、增设突出行业特色的问卷题项,从而完善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的汉化、推广工作.为此,本文对照当前NSSE汉化版本,融入体育院校技术专项类人才培养活动特点、教学要求特殊性和新版NSSE修订题项,编制形成调查工具;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个案,通过其与同层次体育院校的比较,更为真实地反映体育专项学生在校学习体验与素质养成现状,提出相应建设与发展对策,完善当前教育教学工作.

1 调查设计与实施

1.1 研究样本

本次研究共设计了两套样本,分别进行分析.

第一套样本主要用于问卷试测,共选取北京体育大学技术专项类本科生100人施行,意在通过项目分析、因素负荷、信度检验等完善题项设计,并采用语句完成法和自由联想测验等开放性试题,捕捉遗漏内容.

通过第一套样本试测及专家咨询确定正式问卷后,我们选取体育学类拔尖高校,即专业竞争力排名前三甲的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组织各校体育专项类学生填答.另外,考虑到在校学生具有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的特征,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集体送发方式,在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的帮助下,抽取一定数目的班级为测试对象.为避免样本来源过于单一,样本选取兼顾专业、性别等变量平衡,从而获得能客观反映学生学业体验的分析数据.

1.2 工具编制

本研究工具的基础,是一个基于教育过程、针对学生学习行为及院校教育实践的调查问卷——《The College Student Report》,后经清华大学与印第安纳大学共同组建的研究团队汉化,形成“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 China)工具.其设计体现了目前国际主流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教育过程、强调教育增值(value- added)的评价理念,并根据测量题项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意义,建构成5个可进行跨院校比较的指标,即:学业挑战度(LAC: Level of Academic Challenge) 、主动合作学习水平(ACL: Active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生师互动水平(SFI: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 、教育经验丰富度(EEE: Enriching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和校园环境支持度(SCE: Supportive Campus Environment).在该汉化版本基础上,本调查针对技术专项类学生文化水平起点低、培养目标注重技能水平高标准、平时赛事训练活动多和日常教学强烈依赖场馆设施等特殊性,补充相应内容至原标杆指标下,并融入NSSE-2013版修订提出的相关题项,辅以专家咨询、学生访谈、问卷试测,从而最终确定正式问卷内容、完善词语表述,形成测量、比较体育院校技术专项本科生在校就读学习经验与收获的《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报告(体育专项生)》.

在经历了严谨的修订程序后,问卷最终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被试个体基本情况问询和大学就读体验评判;其中,后者既包括学生在5项学习性投入指标上的70道题项判定,又涵盖大学经历对知识、技能、价值观发展程度的17项自我评价.其实测信度的分析结果显示,5项指标对应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2,0.92,0.881,0.899和0.86,均大于0.8,问卷具备良好信度,能够比较稳定地测量出研究样本学习投入现状.而乔治·库(George D Kuh)也曾对NSSE提出基本理论假设,即:当学生投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具有有效教育目标的活动中时,就会获得越多的反馈,他们也能在知识、性情和技能上发挥越好;同时当学校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时,创造的条件越多,学生就会投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这些活动中,从而取得越好的学习效果.据此,本研究利用学生学业成绩排名这一效标,将乔治·库的基本理论假设引申为“学生在学习性投入指标上的得分与其成绩排名正相关,即学习性投入指标上的得分越高则成绩排名越靠前”,并通过二者相关性判断,确定本研究效度情况.如图1,是学习性投入5项指标总得分随成绩排名的变化图,可直观、粗略感受二者存在正相关.

图1 学习性投入5项指标总得分随成绩排名的变化图

表1 学习成绩排名与学习性投入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了相关性检验,数据见表1.由于学习成绩排名一题的设置是反向的,即排名越靠后所定义的数值越大,故数据显示为负值,说明各指标得分确与学习成绩呈现出明显正向相关,且都在 0.01水平上显著,此种关系能够很好地推论到总体.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依照方案设计,笔者在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3所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分别发放了400,300和300份问卷,并遵照NSSE选取至少在学校就读两个学期以上的一年级与临近毕业学生进行调查的样本抽取原则,平均分配高、低年级问卷发放数量,总计回收问卷878份.根据与测谎题的比对和填答不完整率超过30 %的经验剔除原则,最终共收到有效问卷739份,约占3所高校体育专项生总数的5.11 %,达到大规模抽样比率要求,即从数量上保证了调研结果的代表性.

同时,本文将在实证结果阐述中分述北京体育大学高、低年级同其他体育院校在5项学习性投入指标和学生收获自评报告上的比较结果,以便更好地反思北京体育大学在奠定学生学业基础上所做的工作、特点,了解学生整个学习经历投入的资源和活动安排情况,为对学校做出整体教育质量评判奠定基础.

2.1 学习性投入指标得分

如图2、图3,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与国内其他一流体育院校在学习性投入指标上的得分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对高、低年级在各项指标的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检验,发现北京体育大学在低年级的学业挑战度(sig.=0.000)和教育经验丰富度(sig.=0.000)上明显低于其他院校,高年级在校园环境支持度上有一定优势,其余指标总体持平.

图2 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体育院校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性投入指标得分比较

图3 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体育院校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性投入指标得分比较

为深入剖析其具体环节差异,本文对所属指标题项进行了分解分析,表2展示了学业挑战度结果,其中课程内容强调运用、分析和创造3项检验结果达显著(sig<0.05),表示学校间存在课程认知目标达成的明显差异,且北京体育大学得分均低于其他院校低年级平均水平,如图4所示.

表2 北京体育大学低年级学生与其他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在学业挑战度的比较 学业挑战度北京体育大学低年级其他院校低年级F值Sig. 均数±标准差均数±标准差 接受难度大的考试3.16±10.653.27±1.0030.2090.648 获取学分需很大努力3.46±1.0733.61±1.0170.4460.505 课程要求强调记忆3.58±0.9353.75±0.8163.5380.061 课程要求强调运用3.62±1.0203.65±0.84110.3020.001 课程要求强调分析3.52±0.9553.65±0.7724.9840.026 课程要求强调评判3.46±0.9693.56±0.8612.5790.109 课程要求强调创造3.47±0.9893.61±0.8517.6840.006 学业上大量投入3.65±1.0003.63±0.9032.2630.133 运动训练大量投入3.88±0.8923.89±0.8930.0480.826

根据布卢姆的认知过程分类维度,学习目标可按智力特性复杂程度分为自低到高的6级:记忆、理解、(简单)应用、分析、评判和创造,而调查结果恰恰反映出北京体育大学在高阶目标训练上与其他院校低年级学生存在明显差距.高阶认知目标,作为高阶思维的引领者,意在引发较高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发展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使学生通过主动、有意图、建构、真实及合作的高阶学习,从问题探究中获取个人化、复杂化或隐性的高阶知识,实现学习跨越.然而,北京体育大学目前在体育专项生课程讲授中,仍存在过分强调其入学基础低、文化水平薄弱等倾向,课程要求偏重对知识的记忆与简单理解,并限于师资数量少、班级容量大等因素,较少开展以课堂为依托的探究、研讨活动,低年级思维训练难以达成;而转入高年级后,由于学校安排了大量实习实践活动,学生不得不面对现实问题,尝试分析、评判等活动,故在真实情境中弥补了部分思维能力训练,未与其他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学生存在整体教育经历感受的差距.

而在深入分析教育经验丰富度指标后显示,其中6道题存在显著差异(sig<0.05),且同样表现为北京体育大学得分低于其他院校平均水平,如图5.由“教育经验丰富度”内涵可知,北京体育大学低年级学生在多元体验的学习性与合作方面有所欠缺.首先,多元化教育体验是该调查提出的有益学习和发展的活动之一,故创设丰富的教育体验应以有助学生学习和发展为宗旨.但从当前调查结果可知,北京体育大学低年级学生在参加课外学习社团、语言学习和高水平体育竞赛方面仍有不足——这与学校当前专业培养目标和校园氛围营造不无关系.一方面,学校未对体育专项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和毕业运动等级提高做出明确要求,院系多将其通过设置为奖励学分,故没能在大学初期激发起学生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校社团以学生自发组织、参与为主要形式,社团建设方向多偏向学生喜好的运动项目和社会潮流等内容,现31个社团中仅有读书社、心理学社、英语协会和北研创盟含有学习意味,未很好地发挥出社团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功效,学校团委在管理、组织和营造良好校园学习文化氛围上存在不足.其次,合作品质是人类社会赖以健全和发展的基本精神之一,不仅有助于个体融入社会,更是解决现实纷繁问题时不可或缺的意识与技能.然而,在当前运动专项生培养方案设置中,专项训练课程学时比重达到近30 %,副项训练、公共必修及专业基础、专业选修课等内容均采用院系内班级集中授课模式,而4年内唯一有机会展开广泛交流的公共选修课程仅占总学分比例的5 %左右,并被安排在了大三后进行,低年级专项学生几乎无法在课业学习中接触其他院系;加之其从小相对封闭的运动训练环境和相对薄弱的文化基础,学生很难走出周遭狭小的生活圈,与其他院系、高校学生展开合作与交流,故调查数据指出,学校在鼓励低年级学生院系、学校间交流上有待提高.

图5 北京体育大学低年级学生与其他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在教育经验丰富度的差异

2.2 学生收获自评报告

参照NSSE-China项目所使用的汉化版问卷,并结合我国实行新课改以来所倡导的认知、技能、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分类,研究将学生收获自评量表划分为知识、能力、价值观3部分,并在比较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国内一流体育院校高、低年级差异中,进一步寻求改进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线.

2.2.1 知识

表3 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在知识收获方面的比较

如表3所示,北京体育大学低年级在“广泛涉猎各领域知识”方面略逊于其他国内一流体育院校,而在“深厚专业知识技能”上高、低年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由前所述,根据北京体育大学专业培养方案,其公共选修课仅允许高年级学生修读,低年级无法通过课业渠道广泛涉猎知识,故有所欠缺.差距虽然不大,但在大学阶段了解广博知识、扩大知识面却是克服当前专业教育狭隘性,成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和谐、全面发展之人的重要一环,对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相对狭窄的体育专项生更是大有裨益,应得到校方关注.

2.2.2 能力

表4 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在能力养成方面的比较

参照NSSE新版修订题项,研究将大学核心能力养成划归为自主学习、表达、分析、解决问题、合作与信息技术等方面,并增加了有技术专项生特色的运动技能传授和赛事、健身服务能力,表4展示了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存在显著差异的题项数据.其中,在低年级运动技能教授方面,北京体育大学明显高于其他院校,这与其生源良好的技能基础、优秀的师资团队和学校长期注重体育专项生技能教授能力培养有关.但也应看到,在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上,北京体育大学低年级学生仍有差距,而后者恰巧与前述课程认知目标的分析相契合,即在低年级教育中缺乏对高阶认知目标的强调,批判性思维等高级思维能力难以达成.

2.2.3 价值观

彰显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原本是体育院校的灵魂与特色,但根据表5所示,北京体育大学低年级却在具有体育院校特色的“实践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一项比较中明显逊色.笔者认为,这本该渗透其中的校园文化、体育精神,正逐渐被一个个名目繁多的活动所吞噬,以致校园文化主线不明、内容松散,而对于入校新生的引导不足恰恰加重了该影响,使学生难以在非常有限的校园生活圈中深切感受、领悟,乃至实践真正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

表5 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在价值观发展方面的比较

3 发展建议与讨论

3.1 夯实学业基础

针对高、低年级学生在专业课体验中的较大差异,NSSE项目设计了选取在校就读两个学期以上的低年级与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并以此分别评判该校在奠定学生学业基础和整体教育质量上所做工作与特点.借鉴这一运作方式,本研究方案突出了对年级的区分,分别比较了北京体育大学高、低年级同其他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在5项学习性投入指标和学生收获自我报告中的差异.其中,低年级在高阶认知目标与批判思维、多元体验的学习性与合作性,以及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发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而高年级间总体持平,且北京体育大学个别指标存在优势.由此可见,从整体上看,北京体育大学目前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主要反映在该校奠定学生学业基础上,而这对于学生能否顺利获取学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培养体育专项生过程中,其文化水平起点低,部分学生甚至未经历中学阶段的系统学习,学习习惯及能力与普通高中生源存在极大差距.对此,学校首先应创设一个学习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学科基础课向学生传授最经典的知识、最基本的方法和介绍最新发展前沿,为学生专业学习和后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学校应在学习资源供给与支持辅助上给予低年级学生倾斜,使其更快适应大学中的自主学习生活,尽快掌握学习与思考方法;而在师资、场地等条件满足下,笔者还希望北京体育大学能尽早在大二阶段开设公共选修课——它是扩充学生知识视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对人才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有助改变当前体育院校沿袭体校办学模式,打造人才培养厚实基础、宽广口径的发展方向.相信,学校在夯实体育专项生学业基础上所做努力,一定会收到较考前辅导更好的效果,而学习效果与学生收获也必将形成巨大跨越.

3.2 强化课程设计

课程教学是直接触及学生、影响学生的教育活动,故教育改革不真正进入课程层面、不真正转化成教学实践,就不能真正惠及学生,也不可能真正实现.针对本调查所反映出的北京体育大学高阶认知目标达成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既有教学组织与方法的问题,更体现了教学观念与目标设定的偏差.因而,实施课程设计前,首先要强化课程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设计以学生为导向,以帮助每一个学生为目的,强调承认并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或潜能,故真正有效的课程并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设立有挑战性的目标,激发、促进学生高阶能力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问题,统筹各要素及其关系,从而寻找达成有效教学实践的方案.对于当前所欠缺的高阶思维训练,课程设计应首先摒弃体育专项生思维能力偏弱的固有倾向,以有挑战的高阶教学目标为引领,通过真实问题的驱动,开展主动、合作、意义建构为特征的有意义学习,并在不断评价中促进发展;同时,哈佛心理学教授Perkins也指出,“高阶思维训练也需要相应的教学支持”,有必要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功能优势,与学习者建立智能伙伴关系,辅助情境创设、搭建交流平台,使学生有效完成信息搜索与知识建构训练.

3.3 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人类社会大文化作用于学校,由学校内化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旨在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其不仅为大学提供了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文化为载体,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但由调查结果可知,北京体育大学当前的校园文化营造却较多局限在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层次上,抑或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缺乏作为核心与实质层面的校园特色精神熏陶,有碍培养目标的切实达成.为此,笔者建议,首先应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以更为系统、长远的眼光培育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社会亚文化,发挥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其次,成功的校园文化应反映大学的传统和校魂,体育院校尤其要重视挖掘体育人文文化内涵,逐渐改变由单纯倡导“更高、更快、更强”字面意味的狭隘思想,深入解读“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向学生传达精神蕴含的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以及参与、竞争、公平、友谊和奋斗原则,抵制体育“异化”现象在学生中滋生的不良倾向,彻底去除体育专项生培养的体工队模式与思想.此外,学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改变单纯依靠学生管理部门负责的现状,形成文化与人的共识与责任感,对内打造特色校园气候,对外树起体育院校形象.

[1] 罗燕,海蒂·罗斯,岑逾豪.国际比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测量——NSSE-China工具的开发:文化适应与信度、效度报告[J].复旦教育论坛,2009,7(5):12-18.

[2] 张文毅,李汉邦.NSSE对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19-22.

[3] 史静寰,涂冬波,王纾,等.基于学习过程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4):9-23.

[4] 罗燕,史静寰,涂冬波.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5):1-13.

[5] Kuh G D.What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 Need to Know About Student Engagement[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2009(9):683-706.

[6] 周涛.面向工科类学生学习性投入测量工具改进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22.

[7] 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21-28.

[8] 张书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2-63.

Study on the Learning Engagement of Sports Specialized University Students——Taking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for Example

ZHANG Wen-yi, YANG Wen-long, ZHANG Yue-xia

(1. Offic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3. East Campus of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As one of the necessary means to monitor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aims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schools. Viewing from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involvement,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NSS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first designs a survey instrument reflect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of specialized students in sports colleges, into which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articular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special talents training are integrated. Then the paper compares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with its parallels on the five benchmarks and students’ self-reported gains. In the end, it deeply rethinks the status of establishing academic foundation, designing curriculum and constructing campus culture in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eaching effectively.

sports specialized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sports universities

(责任编校:卫立冬 英文校对:吴秀兰)

G807

A

1673-2065(2013)04-0084-07

2013-05-30

北京体育大学自主青年科研课题(2012QN016)

张文毅(1985-),女,北京人,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杨文龙(1978-),男,河北南皮人,衡水学院体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院校专项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北京体育大学推进综合改革 成立马术等独立学院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