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
2013-09-22北京市地震局梁芳
北京市地震局 梁芳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是地震应急指挥的基础,完善的数据库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减少地震灾害损失。中国地震局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建成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作为应急指挥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基础数据库自建成以来在地震应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地震应急数据库开始建设以来,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数据库规范的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市县地震局的支持等,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更加完善。
中国地震灾害严重,本世纪以来,造成重大伤亡的就有2003年2月24日巴楚—伽师6.8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7.1级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这几次地震都造成了巨大损失,尤其是汶川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震害惨烈,影响深远。
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有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加强各地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各地的地震应急救援水平等方面,在这三者中,可以投入少、见效快、实效显著的是提高各地的应急救援水平,而这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建立各地的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切实增强各地震后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因地震所带来的损失。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是指当地震发生后,或地震预报发布后,为了开展对灾区的一系列救灾活动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各种社会、经济、人口、城市地图、自然地理要素、重要目标位置、救灾队伍情况、救灾通信联络、地震应急预案等的一种综合性数据库。其功能表现在:为地震灾害评估和了解地震灾害影响提供背景数据;为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救灾力量储备数据;为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地震应急预案调阅为指挥员下达命令提供通信联络数据;提供地震应急指挥需要的电子地图。
地震应急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库应用结构与功能图
为配合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国地震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即开始部署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收集建库工作。在“九五”期间完成北京、河北、天津的首都圈示范项目后,全国范围的数据库建设主要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其一,从2003年开始,依托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实施,全面开展了国家和区域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到2007年底,已经初步完成了包含基础地理信息、社会经济统计、地震基础数据、工程地震资料、灾害影响背景、灾害相关因素、救灾力量、震时紧急联络和地震应急预案与法规等9大类42小类的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主要建设任务,并在国家和各区域抗震救灾指挥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在实际地震应急事件和各类演练中得到了检验。其二,2009年底,地震局开始启动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部署了地震应急联动协同灾情数据库建设,要求收集高精度地图类、人口经济、救灾重点目标、区域影响因子、震后灾情数据等7大类数据。
按照规定,在数据库系统建设完成之后,各建设单位必须对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对一些明显影响救灾和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如行政区划、人口、经济、交通、学校、医院等数据信息,则每年设定考核指标进行更新检查。持续严格的更新要求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为应急指挥提供了保障。
地震应急数据库建设和发展的经验
从要求建设地震应急数据库至今,从“九五”首都圈、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项目开始,到全国“一盘棋”的“十五”项目,再到“十一五”社会服务工程项目,经历了多次地震的考验,数据库在内容设置上更加准确、实用。从已完成的地震应急联动协同灾情数据库检查结果来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来源更加多样、格式更加规范、内容更加完善,数据库质量普遍明显好于以往。经过分析调研,发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质量普遍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破坏性地震一旦发生,会给当地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它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影响深远。震后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乎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能力。及时、高效的应急救援工作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而地震初期的应急综合反应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灾区经济、人口、房屋建筑、重要目标、学校、医院、救灾队伍、疏散场地、交通等信息的掌握程度。各级政府部门在积极参与和关注应急救灾的过程中愈加认识到了掌握这些信息资源对抗震救灾和处置突发灾害事件的重要性。因此,从“十五”以来,他们已开始配合各地地震局开展应急数据的收集工作。比如江苏、山西、山东、浙江、福建等,由地震局通过当地政府以公文形式向相关职能部门发文,要求各单位配合和协助,提供相关数据。政府部门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数据收集工作。
数据格式要求必须规范
地震应急数据库涉及面广、数据量大,对这些信息资源需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进行,保证数据质量和完备性。十五期间,为配合国家和区域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中国地震局先后印发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内容约定(试行)》、《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格式规范(试行)》、《区域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格式规范(试行)》和《区域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格式规范(修订稿)》。到“十一五”社会服务工程期间,为配合地震应急联动协同灾情数据库建设,又颁发了《地震应急联动协同灾情数据库收集与数据库格式规范(试行稿)》。专家组制定的一系列数据格式规范,为各单位进行数据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保障
地震应急数据包含了很多空间数据,采用的是ArcGIS的数据格式。在早期地震应急数据库建设时期,各单位收集到的数据多以纸质方式为主,数据杂乱无序、参差不齐。建设单位需要经过大量摘选整理,完成数字化、制表,按数据库要求进行规范处理,最后完成入库。如果没有GIS专业技术人员,面对这些数据根本无从下手,无法完成数据库的整理建库工作。为此,中国地震局应急司在“十五”后组织了两次ArcGIS培训。到“十一五”期间,一些地震局还新招聘了有GIS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加入,有利于正确理解规范要求,提高数据库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实际情况证明,“十一五”协同灾情数据库的中期检查结果明显好于以往。
市县地震局的支持
地震应急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多是以市县为统计单元,而市县地震局又和同级的相关政府部门有更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在数据收集方面有着更多的渠道,同时很多区县地震局本身也有数据方面的需求,他们也期望从协助上级部门收集数据的同时装备自己的数据库,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因此,同区县地震局合作,成为许多单位收集和丰富数据的途径之一。
多种手段方式的应用
自开始构建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以来,各种官方渠道向来是数据的主要来源。但是有些数据在实际中无法从官方获得。为了完成数据收集任务,一些单位通过网上收集或者购买的方式收集了相关资料;对于一些数据量小的地理数据,则通过手持GPS获取了位置信息;随着GIS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公司企业掌握了部分公共社会资源,因此有一些单位和社会上的公司合作,签订了数据协议。正在实施的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之一——地震应急联动协同灾情数据库建设,专家组通过和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协调,统一采购了公里网格人口和经济数据分发给各单位,节省了社会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总之,多种手段方式的应用,拓宽了数据获取渠道。
结语
地震应急数据库是各级地震部门开展应急工作的基础,完善的基础数据能为地震应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在数据库内容、数据结构、数据库涉及范围等多方面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虽然基础数据库内容要求量大面广,建设任务繁重,但只要我们加强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拓展思路,广开渠道,就能建成高质量的数据库,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为减少灾害损失、为防震减灾事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