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健康隐患及传染病风险分析
2013-04-01殷晴,徐华宇,李常竹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加入到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之中。流动人口涌入城市满足了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源转移的迫切需求,缓解了城市劳动力资源不足的紧张现状,为全国各行业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受流动人口所处的工作、居住、生活等环境的限制,卫生医疗条件差、占用的医疗资源少,导致流动人口的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通过分析广大流动人口的健康隐患及传染病风险,促进社会各界关注流动人口生存状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流动人口现状
过去,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进入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进入经济较发达地区。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流动人口的流向、流量、结构和流动人口的利益诉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动人口大军的主力是青壮年,平均年龄约为28岁,其中41.6%小于25岁,46.5%在26~35岁。除北京、上海、广州的青年流动人口较多地从事金融、地产、教科文卫体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外,其他地区的流动人口从事低技术含量简单劳动所占比例较大,主要集中在采掘、建筑、装修、饮食、娱乐等“苦脏累险”的行业。高度流动性是流动人口最显著的特点,合同期短,工作更换频繁,60.7%的流动人口有职业变动经历。
流动人口健康隐患分析
工作环境恶劣
根据2006年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中针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情况的调查结果,建筑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是流动人口的主要集中的五大从业行业,人数占流动人口总数的85.9%,其中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流动人口占到总数的26.9%。这些行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工作环境恶劣,对工作者身体造成了较大负担,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极易造成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传染病。
工作时间长
流动人口从事的工作类型多是简单体力劳动,他们往往通过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收入。劳动法所规定的工作时间为每周40小时,但流动人口的平均工作时间达到每周54.6小时,远远超出劳动法的规定。多项研究表明,持续工作时间长的人普遍存在压力不断增大、睡眠质量逐渐下降、关注身体健康程度严重不足、家庭情感淡化、身体免疫力降低等状况。他们在这样超负荷的情况下坚持长时间不间断工作,职业病出现屡见不鲜也就不足为奇了。
居住条件差
受居住成本影响,流动人口“城里工作城外住”的情况十分明显。以北京为例,城乡结合部成为流动人口最重要的聚居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83.5%的流动人口居住在城乡结合部;2005年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显示,这一比例上升为85%。而全市的公共基础设施状况在市区和近郊区的状况有着极大差异,公共厕所、密闭式集装箱垃圾站、环卫机械、公交线路等80%以上的城市公共设施集中在近郊区。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忍受着空气污染严重、居住拥挤、生活设施不够完善、上下班路途遥远等恶劣状况的不良影响。而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的流动人口多居住于单位集体宿舍或工棚,这里更是传染病横行的场所。
缺少权益保障
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国家人口计生委调查数据显示,仅有51.3%的流动人口签订了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超过30%的流动人口则根本未签订劳动合同。从而造成流动人口工作中无法正常享受相关政策待遇,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或权利受到侵害,维权难度极大。近年来,尽管参与各类社会保险的流动人口的比重有所提升,但在流入地参加“五险一金”的流动人口比重仍不超过30%。国家计生委发布的相关材料指出,2011年,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的就业流动人口占到了52%,在三个发生工伤危险可能性较高的行业中,采掘业从业流动人口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为58.4%、制造业从业流动人口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为48.9%、建筑业从业流动人口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为25.1%,这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全部参保要求相差甚远。据统计,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化学危险品生产这3个工伤死亡率较高的行业,流动人口在死亡事故中所占比例竟高达80%以上。
流动人口传染病风险分析
流动人口在面临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医疗卫生条件都比较差的情况下,他们身边充斥着传染病病原体携带者。又因为收入水平较低,较少接受正规专业的常规性检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卫生防护知识匮乏严重,造成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普遍高于常住人口,基本是后者的2倍左右,最高时可达3.8倍。
随着流动人口对稳定生活状态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和家庭成员对大城市生活的向往情绪的不断加强,流动人口呈家庭式迁移趋势日益凸显。目前,流动人口有近70%选择与家人一起外出务工。从而使流动人员中老人及儿童的比重不断加大,也为针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疫苗接种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1年,王瑞明对福建省福州市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建保健卡率仅为40.50%,不足常住儿童85.20%建卡率的一半。1999年,孙美平就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对北京市的流动人口随迁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四种疫苗的单苗合格接种率均严重低于本市户籍儿童,接种不及时或未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接种是影响合格接种率的主要原因。这种严峻的形式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流动人口聚集地儿童传染病发病率仍明显高于常住人口。
近年来,流动人口的性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卯青松等对983名流动人口的调查表明,流动人口的性病检出率为6.41%,而同年该地性病检出率仅为0.0288%,竟相差了200多倍,更加有力地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促使了AIDS流行的加剧,徐臣等对流动人口与HIV感染的研究表明,有外出史的人HIV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外出史的人。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我国HIV流动病例报告数量迅速增长,2008-2011年间的流动病例所占比例也从10.2%增加到18.2%。流动人口通过性传播将HIV向一般人群传播,已成为HIV传播的“桥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HIV监测与防治已经刻不容缓。
相关建言
改善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是全社会需要关注、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以供社会各界人士探讨:
(1)加大政策性保障住房建设力度,提高保障性住房及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区域相关生活医疗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尽快为流动人口打造一个能遮风挡雨、舒适宜人的洁净家园。
(2)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努力改善流动人口工作环境。制定更加严格的政策规定,查处那些不签合同和不按规定签订合同的违法行为,保障流动人员的就业安全,加大对那些对工作人员生命及健康不负责任的用工单位的打击力度。
(3)制定更加完备的社会保险制度,简化不同城市之间、同一城市不同单位之间的转移续接程序。努力形成有效引导,促进用工单位为从业人员上保险,鼓励从业人员主动参保,多方位延伸社会保障制度这张“安全网”的保护范围。
(4)通过岗前培训、公共交通移动传媒、网络传媒等方式,加大对卫生常识特别是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提升流动人口各方面知识水平。
流动人口所特有的流动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给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更会延缓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改观的步伐。上文中笔者所提出的一些看法,正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如何改善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的讨论中来,以促使更多广泛的力量有效地整合,为维护全体民众的生命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