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相关性

2013-09-22高志华王德华天津市海河医院妇产科天津30035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淋巴管淋巴生长因子

高志华 王德华(天津市海河医院妇产科,天津 300350)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肿瘤发展的早期阶段即可发生淋巴转移,而淋巴转移又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VEGF-C是VEGF家族成员之一,对肿瘤细胞具有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研究证实VEGF-C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会有所增高,已经成为临床公认的促进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淋巴管生长因子〔3,4〕。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及血清VEGF-C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我院妇科收治的病理资料完整的老年宫颈癌患者38例,年龄60~79〔平均(67.34±5.21)〕岁,按照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I期11例,Ⅱ期13例,Ⅲ期10例,Ⅳ期4例;鳞癌24例,腺癌6例;高分化6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8例;有盆腔淋巴转移者14例,无盆腔淋巴转移者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期~Ⅲ期)患者40例,其中CINⅡ期24例,Ⅲ期16例,年龄54~73〔平均(65.23±11.31)〕岁。非宫颈疾病患者40例,年龄60~81〔平均(65.14±4.38)〕岁。入选的宫颈癌及CIN患者均病理检查确诊,活检前未行放疗及化疗。病理诊断由2位以上高年资医师独立评定,结果一致。

1.2 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宫颈组织采取活检取得,标本进行10%甲醛固定后常规脱水、石蜡包埋,以4 μm厚度进行切片备检。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在室温下静置30 min待自然凝固后以2 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取得血清,-20℃条件下保存备检。组织VEGF-C检测采取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免疫组化SP法),试剂盒为武汉博士德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生产的兔抗人VEGF-C多克隆抗体及SP免疫组化试剂盒,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剂为福建迈新公司生产。血清VEGF-C检测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试剂盒为美国R&Dsystems公司生产,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

1.3 结果判读 检测结果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进行确认,组织VEGF-C表达先读取光密度值,并且在高倍显微镜下对每张切片随机读取5个视野1 000个细胞,细胞质为淡黄色或棕黄色即为阳性,着色程度评分按以下标准进行〔5〕:基本不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所占百分率:阴性为0分,阳性细胞≤10%为0分,11% ~50%为1分,≥51%为3分。将着色评分与阳性细胞百分率评分相乘,如为0~2分即为阴性,3~4分弱阳性,5~7分为阳性,8~9分强阳性。血清VEGF-C检测值采取吸光度值(OD)计算,其浓度通过标准品浓度和所对应的OD值计算,方程式y=0.003 7x+0.229 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两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取Pearson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组织及血清中的VEGF-C表达 组织VEGF-C阳性表达率、吸光度及血清VEGF-C浓度均以宫颈癌淋巴转移组最高,其次为宫颈癌无淋巴转移组、CIN组,正常宫颈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宫颈癌患者组织和血清VEGF-C表达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宫颈癌无淋巴转移组Pearson相关系数r=0.782,P<0.01;宫颈癌淋巴转移组 r=0.724,P<0.01,宫颈癌患者无论有无淋巴转移,血清VEGF-C浓度与组织中VEGF-C表达均呈现正相关。

表1 各组组织中VEGF-C吸光度及血清VEGF-C浓度比较(±s)

表1 各组组织中VEGF-C吸光度及血清VEGF-C浓度比较(±s)

与宫颈癌无淋巴转移组、CIN组、正常宫颈组比较:1)P<0.05;与CIN组、正常宫颈组比较:2)P<0.05;与正常宫颈组比较:3)P<0.05;下表同

组别 n 组织VEGF-C(吸光度)血清VEGF-C(pg/ml)40 3 732.18±1 987.39 10 231.42±982.31 CIN组 40 10 132.35±4 107.623)11 004.46±1036.783)宫颈癌无淋巴转移组 24 27 189.08±5 092.432)12 967.38±983.492)宫颈癌淋巴转移组 14 32 975.34±5 899.381)13 802.31±1221.211)正常宫颈组

表2 各组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比较(n)

3 讨论

VEGF是一组分泌型糖蛋白,其家族成员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P1GF、PDGF,其中 VEGFC是最重要的致淋巴管生长因子,在人体中主要在小肠、心脏、胎盘及卵巢等组织中有一定表达,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异常表达情况存在〔6~9〕。VEGF-C的受体分别为 VEGF R-2与VEGF R-3,在同一种组织中VEGF-C对VEGF R-3亲和力明显强于VEGF R-2,而VEGF-C与VEGF R-2结合会引起促血管生成作用,VEGF-C与VEGF R-3结合则会引起蛋白激酶B磷酸化,从而对多种功能细胞进行调控,保护淋巴管内皮细胞不被凋亡,保护淋巴管生成〔3,4〕。VEGF-C引起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机制较为复杂,可能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黏附能力、激活淋巴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VEGF-C较强趋化能力、自身淋巴系统对肿瘤转移提供了便利环境等环节实现〔6,10〕。

宫颈癌在中老年患者中最为多见,淋巴转移是宫颈癌最为常见的转移方式,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是否存在盆腔淋巴转移与宫颈癌患者远期生存率关系密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1,2〕。研究发现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C不表达或仅偶有极少量的表达,而随着宫颈疾病的逐渐发展,VEGF-C表达会逐级增强,CIN中VEGF-C表达会明显开始增强,宫颈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最强〔5,11〕;并且有研究发现在CINⅢ期组织中VEGF-C表达与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性,显示可能宫颈癌患者淋巴管生成在CIN时即已经开始〔10〕。研究发现VEGF-C的表达与宫颈癌的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越深时VEGF-C表达越强〔12,13〕,这也进一步提示随着宫颈癌的发展,VEGF-C成为促进淋巴转移的原因之一。有学者对发生盆腔淋巴转移与未发生盆腔淋巴转移的宫颈癌患者VEGF-C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如患者发生盆腔淋巴转移,VEGF-C表达会明显高于未发生盆腔淋巴转移患者〔14〕,从而也表明VEGF-C表达与盆腔淋巴转移关系密切,具有预测宫颈癌是否具有淋巴管转移的价值。

本文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表明VEGF-C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有所参与,而且盆腔有无淋巴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组织VEGF-C及血清 VEGF-C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表明VEGF-C的检测对宫颈癌有无淋巴转移的检测具有临床意义。组织中VEGF-C与血清VEGF-C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组织VEGF-C与血清VEGF-C之间存在正相关,如临床上检测组织VEGF-C不便,则采取检测血清VEGF-C具有同样的临床价值。这一研究结果与张颂婕等〔14〕报道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VEGF-C是一种能促进淋巴管生成的因子,在宫颈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均存在表达升高,VEGF-C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患者是否存在淋巴转移的检测指标,而且组织VEGF-C与血清VEGF-C存在正相关,检测血清VEGF-C表达具有与检测组织VEGF-C同样的价值,而且血清检测更为方便、简洁、创伤性更小,重复性高,提示血清VEGF-C检测可以成为宫颈癌患者检测是否有淋巴转移的常规方法。

1 张 羽,杜小波,王 晋,等.宫颈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2;27(5):783-5.

2 赫东芸,岳 瑛,奚 丽,等.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9):1287-9.

3 张善兰,钱晓萍,刘宝瑞.VEGF-C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关系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2;6:1274-7.

4 黄 辉,蒋宏玲,刘美莲,等.VEGF-C/VEGFR-3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23-4.

5 周铁军,向 丽,龚 莉,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重庆医学,2010;39(5):533-5.

6 郭 琳,张丹丹,王 强.VEGF-C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2009,49(7):113-4.

7 强化龙,詹晓东.喉癌组织中VEGF-C和VEGF-D的研究新进展〔J〕. 解剖与临床,2009;14(2):135-6,139.

8 陈 玉,齐协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肺癌〔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36(6):434-6.

9 张喜军,张杰武.VEGF-C及其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9;23(11):89-90,100.

10 张红平,黄云超,卢玉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0,16(2):219-21.

11 张红平,余 晶,杨宏英,等.OPN、VEGF-C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577-80.

12 冯珊珊,王渠源,田红雨,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57-9.

13 张 红,王言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宫颈癌组织表达及其意义〔J〕.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4):304-5,308.

14 张颂婕,刘路玖,王渠源,等.老年宫颈癌患者组织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检测及其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40-2.

猜你喜欢

淋巴管淋巴生长因子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中医药对淋巴管新生与回流功能的作用研究进展
足部淋巴管分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培养、认证及对我国的启示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