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渝东南地区父母教养方式特点的研究

2013-09-21陈洪余

时代农机 2013年3期
关键词:东南地区教养子女

陈洪余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重庆 401524)

1 前言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深刻而长远的,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地区、民族的差异和特点。在一项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有关。在另一项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父母的职业有关。也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受到父母性别、受教育水平、子女所在年级和学校类型而不同,也与城市、农村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关。渝东南地区地势偏僻,长期以来,由于受地域和历史等因素限制,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相对于重庆其它区域而言,这里的父母在子女教养方式上或许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关于这个问题,以往研究不曾在此落脚,为此,我们在该地区展开了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对不同来源、不同文化水平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比较,以找出其教养方式的特点,为该地区父母教养方式的改进提供相关依据和策略,使其子女身心得到更为良好的发展,对提高该地区人口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2 研究过程

2.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抽取渝东南地区20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为便于比较,找到特点和差距,在重庆某市区中学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50份,剔除无效问卷44份,得到有效问卷206份,回收率为82.4%。

2.2 调查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1Perris等人(1980)编制,我国岳冬梅等人翻译、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中文版)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修订后的EMBU包括6个父亲分量表,5个母亲分量表,共计11个分量表。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

2.3 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渝东南地区与重庆市区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为了从整体上研究渝东南地区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我们对渝东南地区和重庆市区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渝东南地区与重庆市区父母教养方式总体差异统计表(±S)

表1 渝东南地区与重庆市区父母教养方式总体差异统计表(±S)

重庆市区((images/BZ_61_692_393_722_436.png±S)) t值FF1 51.36±10.54 48.05±8.70 -2.174*FF2 20.38±6.14 21.30±6.33 0.88 FF3 22.12±4.61 23.86±5.3 2.034 FF4 11.19±3.41 8.98±3.31 -3.984**FF5 10.00±3.00 9.97±3.29 -0.47 FF6 11.19±3.02 11.53±2.87 0.711 MF1 54.19±11.42 49.92±9.76 -2.529*MF2 33.76±5.88 35.19±6.92 1.283 MF3 13.53±4.42 14.59±4.70 1.382 MF4 14.91±4.83 15.54±4.94 0.774 MF5 11.72±3.68 9.05±3.14 -4.9**(images/BZ_61_692_393_722_436.png±S))渝东南(

表1表明:渝东南地区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与F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M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FF4(父亲偏爱)、MF5(母亲偏爱)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重庆市区的父母。而在其它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渝东南地区父母在教养子女方面比重庆市区的父母有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该地区地势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有关,从而导致了父母教养观念上的此种差异。经调查发现,该地区父母不善于直接向子女表达关怀和爱意,而子女感受到的温暖与理解也相对较少。另外,在父母偏爱维度上,数据与常模比较后发现,两个地区的父母都表现为有时会过度宠爱自己的孩子,会满足子女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同时不放心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情,而这也可能是导致如今青少年独立意识、责任感匮乏的一个原因。

(2)渝东南地区城乡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为了研究渝东南地区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受父母来源的影响,我们比较了农村和城市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见表2。

表2 (渝东南)城市、农村父母教养方式差异统计表((±S))

表2 (渝东南)城市、农村父母教养方式差异统计表((±S))

渝东南(城市)渝东南(农村) t值FF1 49.12±11.26 48.73±8.70 -2.06 FF2 22.48±7.12 20.75±6.04 -1.58 FF3 23.75±6.64 23.40±4.78 -0.392 FF4 10.92±4.10 9.12±3.19 -2.619*FF5 10.48±3.10 9.85±3.24 -1.127 FF6 11.51±3.15 11.44±2.84 -1.37 MF1 52.64±12.50 50.51±9.74 -1.143 MF2 34.91±7.20 34.85±6.62 -0.51 MF3 14.43±5.36 14.33±4.50 -0.112 MF4 15.54±4.75 15.37±4.96 -0.118 MF5 11.51±3.93 9.26±3.21 -3.25*

表2表明,来自渝东南城市地区的父母其教养方式在FF4(父亲偏爱)、MF5(母亲偏爱)等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父母。这说明来自城市的父母比来自农村的父母更偏爱自己的子女。我们认为这主要与城乡经济收入差异有关,来自农村的父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一家生计上,因此给子女的偏爱自然相对会少一些,这就让农村孩子觉得自己父母并没有太多溺爱自己。所以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也更早地独立。

(3)渝东南地区不同文化水平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为了比较渝东南地区不同文化水平父母之间教养方式的差异,我们对文化程度为大学(包括大专、大学以上)、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做了差异检验。见表3。

表3 不同文化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统计表((±S))

表3 不同文化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统计表((±S))

包括中)小学 F值±8.13 50.84±9.39 1.45±5.60 21.68±6.36 5.21*FF3 31.00±14.07 25.15±5.64 23.11±4.46 24.40±5.30 3.94*FF4 8.25±4.03 9.18±3.51 9.02±3.26 8.92±3.51 0.10 FF5 12.25±3.40 10.66±3.46 9.74±3.37 9.60±2.43 1.41 FF6 13.00±3.36 11.96±3.37 11.39±2.80 11.56±2.70 0.63 MF2 39.00±0.00 53.84±10.18 49.24±10.34 50.30±9.21 1.67 MF2 31.50±2.12 38.23±8.99 34.81±5.66 35.31±7.70 1.05 MF3 12.00±4.24 13.53±5.02 14.70±5.06 14.72±4.37 0.45 MF4 14.50±7.77 14.92±5.58 15.60±5.04 15.63±4.76 0.11 MF5 13.00±5.65 11.23±3.32 8.78±3.02 8.90±3.08 3.43*

表3说明:渝东南地区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父母的文化水平有关。不同文化水平的父母其教养方式在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MF5(母亲偏爱)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它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方面,文化水平为大学(包括大专、大学以上)的父亲与文化水平为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的父亲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文化水平为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的被试间没有显著差异。并且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方面父亲文化水平为大学(包括大专、大学以上)的被试得分均比父亲文化水平为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的被试得分高,这说明父亲文化水平越高,对子女要求更严厉,干涉得更多,使用惩罚也更多。而文化水平相当的父亲之间则不存在这种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以往的研究认为文化水平越高的父亲对其子女更多采用的温暖、理解、爱等积极的教养方式,文化水平越低的父亲其负性教养方式使用得相对更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呢?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渝东南地区父亲教养方式的一种表面现象。并不是说文化水平越高的父亲就更容易对子女采取负面的教养方式,而可能是温暖与理解等积极教养方式的另一种表达;另一种可能就是文化水平越高的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就会越高,也希望子女和他们一样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于是寄予厚望,当子女的实际情况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时,就造成了心理上的落差,于是便会过多干涉自己的子女,对自己子女采用更多的负面教养方式。当然这只是猜测,事实是否如上所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MF5(母亲偏爱)因子上,母亲文化水平为中专(包括高中)及其以上的被试分别与母亲文化水平为初中、小学的被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前者得分比后两者得分均高。在母亲文化水平为初中和小学的被试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在母亲教养方式上,文化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偏爱的因素,母亲文化越高的母亲,让子女越多地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偏爱。这可能和母亲自身的文化素养有关,文化水平越高的母亲,更懂得如何给自己子女关爱,从而让自己子女更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遇到困惑时,文化水平高的母亲能够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避免了粗暴、简单的教养方式。这也使得子女更多地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偏爱。

3 教养方式的改进及对策

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职业、文化等。针对本次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以求能对该地区父母教养方式的改进、人口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①发展农村经济,转变教养观念:由于渝东南地区受地域的限制,使得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其农村父母和城市父母相比,他们更多把心思放在一家人的生计问题上,子女也就更少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这就使得来自农村的学生没有太多的安全感,情感上比较冷漠。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政府要努力帮助农村发展经济,让父母将更多的将心思转移在子女的教养问题上;其次,父母自身的教养观念必须得改,因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今后的学习生活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子女的良好教育容不得半点马虎。②尊重子女的感受和发展:已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是影响其教养方式的一个因素,但并不能说明文化水平越高其教养方式就越好,比如本研究中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父亲,似乎越容易采取惩罚严厉等消极教养方式,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可能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有关,又或者是父母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可这并不是积极的关爱,不太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在教养过程中,父母应尊重子女的感受和发展,在其遇到困难、挫折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助,使子女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呵护。③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通过举办家长座谈会让父母认识到自己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以及自身教养方式的局限所在,并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措施。另外,还可以在社区开展家长座谈活动,建立学校-社会干预系统,以加强社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提高父母教养水平,共同努力做好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

4 结语

(1)渝东南地区父母在教养子女方面比重庆市区的父母有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

(2)渝东南地区来自城市的父母比农村的父母更偏爱自己的孩子。

(3)渝东南地区文化水平越高的父亲对子女更严厉,文化水平越高的母亲更偏爱子女。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钱铭怡,刘桂臻,肖广兰.北京、宁夏两地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39-41

[3]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107

[4]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9(5):43-45

[5]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106-108

[6]屈风晨,李国华,李艳祥.城市、农村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J].医学与社会,2001,13(1):33-40

[7]吴媚,徐继梅,李小艳.壮、汉族儿童学习困难父母因素调查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3):167

猜你喜欢

东南地区教养子女
第18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高一)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第16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第17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第15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教养方程式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