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2013-09-21黄宏勇
黄宏勇,陈 卓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历经了三次大的浪潮,这与教育部三个重要文件密不可分,2000年教育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以下简称2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基于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 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 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 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 大比重”,形成了“基于实践本位课程改革”,主要特点是“理论课程以“必需、够用”的原则,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2004年教育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以下简称1号文件),1号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提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大观点。根据这个思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如推动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和培训,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定单式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主要特征是阐述高等职业教育以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开始基于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而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基于能力本位课程改革”,这一过程我国主要参照北美的CBE和DACUM,基于能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课程开发方法,主要特点是“课程评价标准坚持“能力本位”、“任务训练”、“学生主体”的原则。在人才培养上,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更侧重于职业适应力。”
1 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
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对“基于工作过程”作为题目对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1391篇,其中1296篇均为基于工作过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应用,涉及学科近200个,专业70多个,主要专业有经济类、工程类、信息科学类等。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高校名单统计,截至2011年5月23日,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281所。对这些所高职院校进行统计,目前有973所高职院校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其中应用较早的是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主要以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的理论为指导,形成了学校自己的特色,以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对工程造价专业进行市场调研,总结工程造价专业及其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见表1。
在了解工程造价专业及其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对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考虑到专业发展及将来学生工作领域延伸,同时兼顾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设置了素质拓展课程和素质拓展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及未来发展方向,在完成上述平台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选修。完成要求学分即可。占总课时的10%。
表1 工程造价专业及其面向的职业岗位(群)
遵照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经过多次优化,最终形成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程造价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2 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实证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立之后,我们将2011级造价四个班进行了分组,其中1107101与1107102班为普通班,1107103与1107104班为实验班,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素质教育、职业技能、考核目标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情况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实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并且得到企业的认可,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建筑类其他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希望对建筑技术学院的整体水平得到一个较高的提升。
3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意见,为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院师徒制教学深化提供了较高的依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41-42.
[2]段祺成,章红英.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