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研究

2013-09-21刘华

当代医学 2013年22期
关键词:小叶浸润性乳腺

刘华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到女性的健康。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为浸润性乳腺癌较为常见的两种类型,在临床特点与组织学比较中各不相同[1]。本研究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利于提高诊治率与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在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50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的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给予放射或化学药物治疗。ILC组患者发病的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为52岁;IDC组患者发病的年龄为28~83岁,平均年龄为54岁。

1.2 方法 将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50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资料与同期的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月经状况、年龄分布、淋巴结情况、肿瘤大小与位置影像学资料、激素受体的表达以及HER-2(人类表皮的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以上均数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LC患者与IDC患者月经状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初诊时绝经前患者的人数分别为21例(42%)与25例(45.5%),表明IDC组患者月经状况人数高于ILC组,但差别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ILC患者与IDC患者月经状况比较(n)

绝经后包括:患者切除双侧卵巢后;患者年龄≥60岁;患者年龄45~60岁且自然停经时间高于1年以上;以及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内分泌治疗或化疗等情况。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中,检出率=(恶性表现例数+可疑恶性例数)/总例数)×100%;ILC组患者的超声与钼靶的检出率低于IDC组患者,如表2所示。

表2 ILC组与IDC组影像学检查结果(n)

2.2 ILC患者与IDC患者激素受体的表达 按照免疫组织的化学测定表明,ILC患者与IDC患者在PR、ER以及C-erbB-2方面阳性与阴性的表达率对比不明显,其中ILC组C-erbB-2与PR的表达率比IDC组低;此外ILC组患者中激素受体的阳性率高于IDC组患者,但在C-erbB-2与PR的表达率比IDC组低,如表3所示。

表3 ILC患者与IDC患者激素受体的表达(n)

3 讨论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是指非聚集的成团细胞相互组成,并且呈现出单行线状或分散的状态排列,癌细胞可散布在纤维间质当中[2]。

3.1 病理特点及症状[3-4]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比较,ILC表现为无痛性的肿块,患者的体检以及进行钼靶X线的检查时,具有不典型性。表现在:体检患者的大片乳腺组织出现硬化或者增厚等现象,边界模糊不清,易于诊断;进行钼靶片检查时表现为腺体扭曲且密度不均匀,钙化较少且没有明显的肿块出现,进行超声检查时表现为结构紊乱同时也容易造成漏诊。部分患者的钼靶片检查未发现异常,但可触及到乳腺的肿块,因此采用钼靶合并B超检查能够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ILC与IDC比较肿瘤的恶性程度与侵袭能力均较低,同时两者对比患者的双乳癌出现率均较高,并且好发在乳腺的中央区,具有多中心以及多灶性等特点。

3.2 影像学表现 ILC患者影像学资料与IDC患者相比不典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图像中,形态不规则、表现不均质且回声出现衰减,属于恶性肿瘤的体现[5-6],因此超声检查可有效判断疾病的属性(良性或恶性)。此外ILC通常体现为同侧乳腺或双乳癌并累及对侧、多中心且多灶性以及比例高等特点,对于ILC患者的治疗应以谨慎、保守的治疗方法为主,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乳房,同时术前还应认真进行影像学的评估,较好地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3.3 临床病程以及预后 乳腺癌的预后主要与原发肿块的大小、肿瘤激素的受体表达情况以及与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密切相关[7],本研究发现ILC患者的肿块大并且淋巴结的受累数目多。在激素受体的表达中,ILC与IDC无显著性的差异,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不同于IDC转移的播散方式,ILC转移的方式较为独特,IDC转移至肝、肺、脑以及骨组织内,而ILC更倾向转移至腹膜、软脑膜、生殖器官以及胃肠道等部位。与此同时HR(性激素的受体)以及HER-2(原癌基因)作为免疫常规的检测项目之一,癌组织内的ER以及PR水平均对采用内分泌治疗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9]。

总之,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同时与IDC比较,ILC影像学的表现不显著。因此采用钼靶X线结合超声检查,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有效减少出现漏诊现象,提高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1]张奇兵.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吉林大学,2009(3):4-33.

[2]胡家永.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对比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2-15.

[3]张奇兵,杨明,张鹏,等.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临床病理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3246-3247.

[4]赵辉.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临床病理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4):74-75.

[5]李爱静,郑建军,祁秀敏.乳腺浸润性小叶癌钼靶X线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215-216.

[6]任泽华,张一清,李金峰.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比较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8):1075-1077

[7]李博艳,李春国.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59-60.

[8]李崖青,郭晓静,刘芳芳,等.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3):170-173.

[9]于凤玲,刘艳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0):9-10.

猜你喜欢

小叶浸润性乳腺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