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部分地区猪细小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2013-09-21李祥峰严玉霖邵志勇崔艳艳臧雅婷
李祥峰,高 洪,严玉霖,赵 汝,邵志勇,崔艳艳,卢 琴,臧雅婷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PPI)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受感染的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母猪无明显的其他症状[1]。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和带毒的公猪[2]。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感染的母猪所产的死胎、仔猪及子宫内排泄物中均含有高滴度的病毒[3],而带毒的猪所产的活仔猪可能带毒,排毒时间很长甚至终生。感染种公猪也是该病最危险的传染源,可在公猪的精液、精索、附睾、性腺中分离到病毒,种公猪通过配种传染给易感母猪,并使该病传播扩散[4]。
1966年,Mayr在进行猪瘟病毒组织培养时发现了PPV。1967年,Cartwright等首次在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到PPV。中国在1982年首次分离到PPV,之后上海、四川、黑龙江、天津等地也分离到病毒[3]。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有PPV感染。自2005年以来,国内多个省份对猪细小病毒阳性感染率进行了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猪群的阳性感染率较高,而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5]。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兴起,常引起该病的暴发流行,对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并且该病还常与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繁殖障碍性疾病混合感染猪,容易忽视其存在而增加了其危害性。因此,加强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与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楚雄州的楚雄市、禄丰县和南华县地区PPV的感染情况,从楚雄市、禄丰县、南华县部分地区随机采集未免疫猪群血清共276份进行血清学分析,以期为该病的预防和净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 2012年从楚雄市、禄丰县、南华县部分地区随机采集血清样本276份,采集分离的血清于-20℃保存备用。所采集的血清样品的猪群均未免疫接种猪细小病毒疫苗。
1.1.2 试剂 猪细小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批号:PPV-Ab 1103),购于深圳市康百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按照说明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检测。设置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通过洗涤液配制、样本稀释、加样反应、加酶反应、显色反应和终止反应等操作,最后以空白对照调零,于酶标仪450nm波长读取OD值。
1.2.2 结果判定 当空白对照空OD值<0.05,阴性对照空OD值≤0.10,阳性对照空OD值≥0.3时,实验为有效。临界值COV为阴性对照平均值×2.1。被检血清OD值≥COV时,为阳性,被检血清OD值<COV时为阴性。
1.2.3 统计分析 不同组别间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X2检验,以P<0.01差异极显著 ,统计分析使用SPSS16.0。
2 结果
本试验通过间接ELISA方法共检测血清276份,猪细小病毒抗体阳性血清157份,阳性率为56.9%。
2.1 不同性别猪群猪细小病毒病血清检测结果
所采集的276份血清中,公猪血清100份,阳性47份;母猪血清176份,阳性110份。猪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公猪47.0%,母猪62.5%(表1)。
表1 不同性别猪群猪细小病毒病血清检测结果Table 1 The serum test results of PPV in different gender pigs
2.2 不同品种猪群猪细小病毒病血清检测结果
所采集的276分血清中,约克夏猪血清115份,阳性66份;斯格猪血清73份,阳性41份;长白猪血清49份,阳性27份;杜洛克猪血清39份,阳性23份。猪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约克夏猪57.4%,斯格猪56.2%,长白猪55.1%,杜洛克猪60.0%(表2)。
2.3 不同养殖方式猪群猪细小病毒病血清检测结果
所采集的276份血清中,散养户血清68份,阳性43份;规模化猪场血清208份,阳性114份。猪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散养户63.2%,规模化猪场54.8%(表3)。
表2 不同品种猪群猪细小病毒病血清检测结果Table 2 The serum test results of PPV in different variety of pigs
表3 不同养殖方式猪群猪细小病毒病血清检测结果Table 3 The serum test results of PPV in different breeding ways
3 讨论
此次调查研究的采样方式均是随机采取,采取部分地区的猪群的性别品种等为随机选取。为探讨不同性别、品种和养殖模式的猪群的易感性,本研究按照性别、品种和养殖模式进行分组。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所采集的血清调查发现,楚雄州本分地区猪细小病毒阳性率达56.9%,比曹兴萍等[6]2008年所调查的29.44%明显增高。说明近些年该病在此地区的传播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猪细小病毒的防控工作,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不同性别猪群对比发现,母猪的阳性率为62.5%,明显高于公猪的47.0%。因母猪感染后相比于公猪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和病变,从而导致其免疫力下降及病毒的传播,这可能是母猪感染率明显高于公猪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应加强对母猪的监控,但目前尚未见关于猪细小病毒的传播与性别有关的报道。不同品种猪的PPV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杜洛克最高60%,长白最低为55.1%,这一结果与明心中[7]的研究相似,说明不同品种的猪对PPV的易感性差异不大,在对PPV进行监测时可不必考虑不同品种猪的易感性。而规模化养殖方式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散养的阳性率,说明猪细小病毒的感染与猪只的饲养环境、饲养规模和方式有关[8],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采取规模化养殖进行净化可降低PPV的感染率。此次调查只显示了楚雄市、禄丰县、南华县部分地区猪群中猪细小病毒病感染情况,但此调查对了解、监测和指导该地区的生猪养殖及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和净化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根据此次调查,该地区出现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原因可能是:引种检疫不严格;未免疫接种疫苗,导致免疫抗体缺失,病毒趁虚而入;猪场污染,缺乏监测[9]。出现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有加强检验检疫,坚持自繁自养,科学免疫接种疫苗,加强抗体水平监测。做好疫病监测了解猪场疫病流行病学情况[10]。
猪细小病毒的感染不仅会影响猪只的生产性能,还会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并威胁动物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近年来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所带来的危害使人们忽视了PPV的危害。而其三者混合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仍然是引起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11]。对于猪细小病毒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有效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由于PPV的血清型单一,且具有很高的免疫原性,使用疫苗成为控制PPV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12]。然而,任何疫病的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根除,所以开发新型的标记疫苗,区分野毒感染是免疫根除方案的首选[13]。
[1] 诸亚平,赵长城.猪细小病毒病流行的调查与防疫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114-115.
[2] Boisvert M,Fernandes S,Tijssen P.Multiple pathways involved in porcine parvovirus cellular entry and trafficking toward the nucleus[J].J Virol,2010,84(15):7782-7792.
[3] 赖笑娴.猪细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6):7-9.
[4] 赵以云,王 强,左瑞华.猪细小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防制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7-8):42-45.
[5] 仇 铮,任晓峰,崔尚金.猪细小病毒的致病机制与防控策略[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1):66-70.
[6] 钱林东,曹兴萍,王继春,等.猪细小病毒病和弓形体病的血清学调查[J].畜牧兽医科学信息,2008,10:26-27.
[7] 明心中,钟细苟,段载金,等.江西省猪细小病毒血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1998,24(3):25-26.
[8] 舒 展,魏润生,韩庆彦,等.甘肃省集约化养猪场细小病毒病血清学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01,22(4):112-113.
[9] 范 磊,蒋法成,陈树霞,等.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猪细小病毒病血清学调查[J].中国猪业,2012(7):30-31.
[10] 史洪根,盛建华,周礼富.猪细小病毒病及其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2(5):110.
[11] 蔺文成,胡 峰,任 梅,等.猪细小病毒病国内流行状况以及防治策略[J].猪业科学,2010(9):90-95.
[12] 杜 坚,白安斌,梁保忠,等.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的免疫原性研究[J].广西畜牧兽医,2009,25(1):3-6.
[13] Barbara E S,Jeffery J Z,et al.猪病学[M].9版.赵德明,张中秋,沈建忠,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47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