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及企业家精神

2013-09-21杨庆武

当代贵州 2013年21期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文化

文Ⅰ杨庆武

(作者系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 张玲玉)

杨庆武认为:企业文化不应只是企业家一个人的意愿、修养、爱好和文化。如果企业的活动不能真切深入地进入员工内心,并引起他们的震动、感奋,最终成为企业的精神和信念,那就不能说企业已经有了文化。(本刊记者 彭 浩/摄)

眼下已经进入到我们的企业必须强调精神价值、文化内涵,我们的企业家必须成为思想家、哲学家、文化人的关键时期。而凭借自身的一点阅历、经历,凭借一部《增广贤文》来实现原始积累的那种粗放时代、浅文化时代已经结束。

文化——深度、系统的文化必将成为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致胜法则。

文化是什么?什么叫文化?文化为什么可以强国、强省、强企业?

有关文化的定义迄今为止超过两百个,可见定义文化之难。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活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因此,文化是对人所有行为的概括。

文化就像空气,弥漫在我们周围,一眼看去到处是文化:会场的布置,出席人的状态,我们在这里思考的每一个问题……接个手机有文化,上个厕所有文化,文化就像空气,除了不能握在手里,它无处不在。

每个人都生活在文化里,并且接受着文化的评判:“这个人一看就没有文化”、“这个人还不错”、“这个人很有知识,什么都懂”、“这个人好”、“这个人坏”……

这样说来,文化确实不好定义。

而懂与不懂,真懂假懂,全在一个“悟”字,文化是“悟”出来的,是思考的结果,是智慧的呈现。

那么,我们的企业家们,在急匆匆前行的日子里,在纷繁芜杂的事务中抽出了多少时间仰望星空、独想冥思呢?我们的思考是否宏大深邃、标新立异、出类拔萃、惊世骇俗呢?我们是不是正在以此深入系统、生动完美的构建企业的文化呢?不,还没有。

身边的一些现象表明我们已经陷入了难以自拔的“伪企业文化”泥淖。

由于对“文化”体悟不够,对文化定义研究不深,对文化现象捉摸不透,以至于有的企业被一些虚表的浅薄的泛文化事象包围着,比如饮食文化、保健文化、烟酒茶文化、宠物文化,甚至厕所文化等等。文化,真的被一些不懂文化的人滥用了,文化成了追逐利润需要披上的外衣,文化成了一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

一个企业有标识、徽记、有CIS,有广告语,有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站,有球队,有唱歌、跳舞,甚至还投身公益事业,投入慈善活动,也不等于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只是形态,不是用来装点企业的门面的。企业文化不应该只是企业家一个人的意愿、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的爱好、一个人的文化。如果企业的活动不能真切深入地进入员工的内心并且引起他们的震动、感奋、最终成为企业的精神和信念,那就不能说企业已经有了文化。

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把企业做的很热闹,可是员工却很低迷,仿佛企业做的这些与他们关系不大,甚至骂老板好大喜功,如果是这样,就不光没让企业提振精神注入文化,还导致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上的最大障碍,造成了企业成本的最大浪费!

什么才是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呢?让我们看看乔布斯、马云等当代杰出的企业家,他们才是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者,深度掌握者和应用者,是当代企业文化的引领者。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不是金钱的富有,而是文化的价值和企业家不折不挠、顽强崛起的精神,他们具备了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作为财富英雄,作为偶像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特征。

乔布斯是将中国文化用于企业创新、产品创意最成功的人,他笃信佛教和禅宗,认为佛教、禅宗在审美上是超群的,这一文化理念影响了他的全部产品理念。他之所以让苹果大胆使用白色,是对道家、对老子“大道至简”、“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审美诠释,这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在世界最前沿的创意领域的成功运用,展示了中国文化悠远绵长的生命力以及跨疆过海、覆盖全球的无穷魅力,是伟大的中国文化的完美胜利。

再来看大家熟悉的马云,马云不懂计算机却进入了互联网,拓展了电子商务,这是一个典型的“另类”案例:它在证明文化无孔不入,文化无所不能,没有专深的知识也可以有成功驾驭一个企业的灵活开阔的智慧和文化。

他的“价值观驱动”、“使命感驱动”、“梦想驱动”、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驱动”,成为响彻云霄、经久不息的企业文化的嘹亮黄钟,一直激励着有志于成功的所有人士。

奇怪的是,就连从事赌博业也需要价值观、需要良知、需要文化:提到澳门赌王何鸿燊,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样的人肯定不讲信誉、不讲诚信、没有文化。但是当许戈辉采访他时他说:成功嘛,最重要、最需要的是一个人必须要有“良知”。他不相信任何宗教,也不相信运气。成功不像赌博,他自己非常反对赌博,并借助媒体告诫赌博者,赌者必输,他说“赛马我抽25%,赌博每注我要抽2.5%,我凭诚信、凭公开透明的规则和良知,才实现了只赢不输的大业。”

他很反对有的生意人这样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他说他一点也不信命运、风水,他只相信四积阴德,最相信的还是第五点:读书。他说财富可能不会伴你一生,但阅读可以,文化可以,智慧可以,只有文化和智慧才可以让你东山再起,才是财富的真正保障。

再小的企业,哪怕是一个小本生意人要成功也需要信念、精神和文化。

有这样一个“贵阳第一擦”的故事:以前我上班的地方还在中华北路,图片社门口有一个擦鞋的青年,20多岁,看样子来自郊区,小学或者初中程度。我第一次去他那里擦鞋,就感受了他的敬业,他对鞋的那种呵护劲儿、那种热爱让人感动,前面几下后面几下,几道程序干净利落,他的生产实现了“标准化”;第二次去,踏脚板就由单踏变成了双踏,他说,看你们歪过去扭过来的不舒服,回去想了一晚上“发明”了双踏,(这是创新,他实现了产品生产及销售的目的,就是随时想着满足顾客需求);第三次,发现他挂出了“贵阳第一擦”的牌子,牌子不精致不像我们策划的CIS,但是歪歪扭扭(纸壳子做的,自己写的字)让我们发笑的同时,了解了他的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让我懂得这世上没有卑贱的职业、没有低端的项目和产品,只有卑贱的人和缺少信心、缺乏信念的企业。同时,他给自己的事业描绘了愿景和目标:“贵阳第一擦”!这是震撼这个城市的声音,潜意识里是在掀起一场低端行业的产业升级、产业革命!第四次,他告诉我他的鞋油和蜡都是从武汉“进口”的,既便宜,质量又比贵阳的好。至于运输、物流成本,他说让人带,比如来擦鞋的黄阿姨给他带了两次,孙哥给他带了一次,一次可以用很久……他懂得建立广泛的“人脉”,而“人脉”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一个擦鞋的和被擦的之间就两块钱的交易,被擦的和擦的,如果没有具备沟通技巧,交流方法,没有一定的文化和智慧,是做不到的……如果他有一个企业,一定是位杰出的、成功的企业家。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或源泉。我们的企业家不仅应该是经济专家,也应该是真正的文化专家,应该是最智慧的CEO。只有把正确的文化理念融入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管理思想、队伍培训、行为准则并致力打造企业形象、提振企业精神,才有企业美好的未来。

在我看来,市场、客户、产品都不是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们可以被模仿。而企业精神、公司文化、员工的忠诚度,以及不断地学习与创新,领导者的卓越远见和团队执行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依靠技术上的优势销售产品占有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今最重要的理念是致力于品牌文化内涵的提升,对品牌由衷产生的敬仰,是它们在决定你的市场和利润,而产品竞争也越来越转变为了理念和观念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也就是说,经营者的文化理念和个人魅力越突出,企业展示给世界的就越能代表这种个人影响的穿透性,他们能使企业精神中的人性化内容更加丰富、立体和多元,而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贯穿于企业品牌实现中的人本精神!

猜你喜欢

企业家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对话“疫线”企业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