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局大数据时代

2013-09-21蒋叶俊

当代贵州 2013年21期
关键词:贵州时代

文Ⅰ本刊记者 蒋叶俊

(制图/张 耀 责任编辑/肖 露)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这一年,无论是电视电台,还是报纸杂志,无论是会议论坛,还是微博微信,“大数据”都是话题焦点。

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管理预测的经典案例为人们津津乐道。亚马逊公司根据用户的查询记录来推荐产品;纽约政府使用犯罪数据和地图进行城市管理;印第安纳大学利用谷歌公司提供的心情分析工具,从近千万条网民留言中归纳出六种心情,进而对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变化进行预测,准确率达到87%……

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媒体对于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社会思想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如果说IBM的主机拉开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数据’才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华尔街日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说,“未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不是石油、不是水,而是信息,是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真的来了吗?如果你仍在为这个问题所困扰,那么在得到答案的时候,很可能已经失去机会。

大数据 大机遇

“在我们大家都认为电脑够快,互联网还要快,我们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来了;我们在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又来了。”这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 “淘宝十周年”晚会上的一番感言。

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将翻一番,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24亿互联网用户,每天发出2940亿封邮件,每天在互联网上消耗的时间合计约13万年。网上每天产生的数据要装满1.68亿张DVD。

不仅仅是互联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海量的数据信息。

虽然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关于大数据的严格定义。但一般认为,大数据的“大”,并不是指数据本身绝对数量大,而是指处理数据所使用的“大”模式:尽可能地收集全面数据、完整数据和综合数据,同时使用数学算法对其进行分析和建模,挖掘出背后的关系,从而预测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大数据背后蕴藏的商业价值和变革效应令人期待。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在去年4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销售量将从2010年的32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69亿美元,其年均增长率会是一般IT市场的7倍。能够利用大数据的公司将会在竞争中占据极大优势。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争夺战、技术争夺战、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IT巨头竞相布局大数据时代。美国互联网领域近日频现较大规模并购交易,雅虎收购了5家初创公司,总额达1600万美元。微软拟出资10亿美元收购Nook Media公司数字资产,亚马逊宣布收购三星旗下荷兰显示技术公司Liquavista。

在中国,2012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等与大数据关联度高的企业布局动作加快。2012年7月,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宣布启动门户、微博、视频、无线的跨平台深度整合战略,其目的正是着力将下一代腾讯网打造成大数据时代的智慧门户。

今年5月,刚刚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扬言要干点自己想干的事的马云风风火火干起了“菜鸟物流”。这个“菜鸟”显然名不副实,事实上,立足于拥有庞大数据资源和云计算中心的阿里巴巴,“菜鸟物流”的目标是要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元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

大数据时代的争夺战并不只是停留在企业层面。2012年3月29日,美国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同时组建“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此举标志着,美国把应对大数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

按照《大数据时代》一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观点,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大数据都是一次实现变革、转型的机遇。如果不能做到提前布局,抢夺资源,机遇则会成为最大的挑战。

数据蓝海中的贵州

朗玛,一家扎根于贵州的互联网企业。1998年在其成立时,腾讯的马化腾、张志东刚开始在深圳打拼;两年后,李彦宏、徐勇在北京中关村创立百度。那个时代,中国刚迎来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

15年后,在2012年全球互联网企业上市公司市值排名榜上,腾讯、百度分列第四和第六。与二者相比,朗玛缺席了这份荣耀。“我们当时缺少了一些冒险精神,但朗玛是一家有着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作为第一批在中国大陆成立的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朗玛有信心进入一线阵营。”朗玛公司总裁黄国宏说。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朗玛一直保持较快速度发展,但对于一家互联网企业而言,要想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脱颖而出,需要的是超常规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了朗玛一次追赶的机会。2012年,朗玛成功在A股创业板上市,其潜心开发的Phone+产品用户迅速增加、好评如潮。在 2013年福布斯中国潜力上市公司100强榜单中,朗玛信息名列第二。

面对大数据这片蓝海,贵州已经起航,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者。从现实需求来看,贵州的旅游、金融、高新技术、会展等快速增长行业需要在各种数据中寻找商业价值,贵州的舆情监控与民意调查,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从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

除朗玛之外,由于贵州近年来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贵州不少企业已经具备较强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应用能力。“ 十一五 ” 期间,贵州共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34家。以贵州茅台为例,该公司不仅与中国电信合作,搭建“数字茅台”专网,实现茅台集团信息化管理,还在原料采购、酿酒加工、物流、产品销售各个环节建立了一套数字化追踪系统,全程GPS定位,形成了从产、供、销到人、财、物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抓牢大数据带来的机会,贵州面临不少挑战。

“贵州缺少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商平台。”中国银联贵州分公司总经理徐承彦说,由于贵州没有成长起像淘宝、京东、当当这样的全国性电子商务企业,因此在数据采集占有上不具备优势。此外,贵州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人才紧缺也对大数据产业发展形成限制。

专家建议,大数据时代,政府应该强势推进大数据的应用,带动大数据平台建设。在贵州,政府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的作用凸显。2012年8月14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贵州智慧城市建设。未来3年,中国电信将投入100亿元重点推动贵州宽带提速、光网城市、三网融合、通信同城化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等行业信息化应用。今年7月,中国电信与贵州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合作,拓宽合作领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电信将投资40亿元,在贵安新区规划建设云计算贵州信息园。

大数据并非万能

哈佛大学定量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以“一场革命”来形容大数据技术给学术、商业和政府管理带来的变化,认为“大数据技术将触及任何一个领域”;同样也有专家提出,大数据会否只是“概念喊得响”,在当前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大数据也引发了人们对信息安全与隐私问题的反思,棱镜门事件的持续发酵再一次加深了这种担忧。该如何限制对大数据的滥用?该如何保护人们的隐私?这些问题是大数据的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

即使是大数据概念的积极推广者、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也认为:“大数据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代表了很重要的趋势,但我不希望它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概念——因为越是万能的,就越是空洞的!”

对于大数据概念的轰动及其可能带来的变革,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冷静分析。毕竟,预测到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和战略意义是一回事;具备采集数据、分析驾驭大数据、寻找到利润突破口的能力是另一回事。

美国的谷歌、Facebook等公司,通过数据挖掘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帮助企业找用户、降低成本、精准营销。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这些互联网巨头拥有着大多数企业无法比拟的数据资源和分析应用能力。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这种领先优势和数据处理能力是不可能在短时期被复制的。

显然,这并不是说要无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是要找准发力点,在大数据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贵州而言,大数据是一次实现后发赶超、转型发展的时代机遇。在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布局大数据时代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大数据带来的潜在风险,避免盲目投资,一哄而上。

猜你喜欢

贵州时代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贵州,有多美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贵州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