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启示

2013-09-19王瑞乐汪建利胡志海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黄山心理学毕业生

王瑞乐,汪建利,胡志海

(黄山学院a.教育科学学院;b.办公室,安徽 黄山 245041)

1 引言

应用心理学作为本科专业,始于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与心理学专业相比,应用心理学专业更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其毕业生可面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决策、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工业设计、公安、军事、体育、医护、社会工作等各个领域[1]。

心理学家普遍对21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持乐观态度,80%以上的专家认为21世纪心理学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在社会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2]。

尽管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基本原理应用于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理应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较好的就业前景,然而事实上,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并非想象的那么乐观。安徽省2012年发布的省内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应用心理学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全省266个本科专业中名列倒数第六[3]。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就业率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直观的标准,直接决定专业的兴衰。本文将以黄山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理性分析黄山学院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保障等方面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进行思考,促进黄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并对同类院校刚刚开办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2 黄山学院应用心理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黄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自2006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三届毕业生。尽管2009年版人才培养方案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然而,2009级学生目前刚刚开始择业,因此无法通过毕业生就业分析衡量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但对前三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分析,依然会对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建设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对黄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统计的2010-2012届206名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黄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

从表1可见,黄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有57%的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专业关系不大,多进入企业从事销售、行政、客服等工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管理等心理学相关工作毕业生的比例只占31%;另有10%左右的学生继续进修。

可见,应用心理学专业不仅就业率普遍较低,对口就业情况也不乐观。就业困难直接影响了生源。以黄山学院为例,应用心理学专业招生人数近年来逐年下滑,可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对高考考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社会和业内专家对心理学发展情况的乐观看法,另一方面则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难题。这一冲突的解决,只能依赖于对人才培养的各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使培养出的毕业生真正符合市场的需要。

3 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从黄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0-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与预期目标尚有一定差距,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3.1 专业方向设置同质化

黄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设置了“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方向,这与多数同类院校该专业方向的设置雷同。由于设置专业方向时尚无毕业生,因此无法依据就业去向分析,而是借鉴其他学校的方向设置,从而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其他高校同质性较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特色不明显。从近三年就业情况来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占总毕业生数量的19%,而从事心理咨询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只占1%,说明应用心理学专业方向的设置尚需进一步论证和调整。

3.2 课程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完善,黄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已基本成型,但还是有不足之处,最大的问题就是课程内容陈旧、重复。其原因有二:首先,由于学校本科建设历史较短,对课程体系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往往照搬老牌高校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之间往往内容有所重复。其次,受教师整体科研能力所限,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较弱,将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融入人才培养尚显不够。

3.3 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重要素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验设施不足决定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薄弱,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

长期以来,心理学专业主要设立在师范院校中,教学内容和方法主要服务于“心理学教师”这一培养目标。然而,很多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时沿袭了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致使教学中偏重基础理论的讲授,而忽视应用技能的训练,学生学到的东西不适应社会需求。即使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实验课程只占有较小的比例,且绝大多数是课程内的验证性实验。

实验设施方面,黄山学院已建有心理学实验室,实验仪器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仪器设备还不够先进,尚无眼动仪、ERP等仪器,致使学生对这些仪器不够了解,对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技术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由于仪器数量偏少,仅能维持教学需要,难以兼顾学生创新性实验的需要。

3.4 教师队伍及教学方法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往往存在职称偏低、双能型教师偏少的问题。黄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队伍与学校其他专业相比,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由于中级职称指标少,应用心理学专业青年教师在近期难以顺利晋升职称。虽然近年来这些青年教师大多积极努力,并在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职称偏低不仅影响他们申报课题、发表论文,也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同时,具有行业背景的“双能型”教师较少,从而制约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些教师没有主动改革教学方法的意识,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形成了“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补笔记,考试背笔记,课后扔笔记”的局面。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形成,而且也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4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建设思路

4.1 合理设置专业方向,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

从就业分析的情况来看,个别专业方向的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为了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应注重错位发展,合理设置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培养目标,避免高校间互相照搬。

应该说,由于心理学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应用心理学专业可以设置的方向很多。一种方法是使专业方向与当前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一致,例如设置“市场营销”方向,可以使学生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销售领域,而这也是近三年黄山学院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另一种方法是,进入其他高校所忽视的心理学应用领域,如设置“广告效果测评”方向,可以使学生掌握运用行为调查、眼动等心理学技术评估广告的心理效果。这一专业方向目前尚无高校开设,若市场调查和行业论证可行,那么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既可以到广告公司担任测评师,也可以进行创业,成立广告效果测评公司,为广告主在大量投放广告之前进行前测。

4.2 合理分解专业能力,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首先明确所要培养的人才应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凝练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要求后,据此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才能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以“广告效果测评”方向为例,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主要有:思想政治素质高,英语水平较为熟练,计算机水平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广告学和广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眼动仪的使用方法,等等。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开设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等通识教育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学科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则应倾向于广告学、广告心理学、眼动仪及其使用等和方向紧密相关的课程。

4.3 整合实验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是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核心[4]。因此,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动手实践能力,必须整合和优化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的心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实验(如基本实验技能、基本规律验证)、专业综合实验(现代心理实验技能、专题实验)以及研究性实验(心理学规律的探讨与研发工作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5]。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应该打破现行的普通心理学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统计实验等按照理论课程设置实验课程的模式,尽量减少验证性、单学科的实验,增设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及科研创新性实验。

在确定了培养目标、设置好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应注重相关实践条件的建设,如校内的实验设备、场地和校外的实习、就业基地。以“广告效果测评”方向为例,基本的实验设备应包括一些心理学基础实验仪器和眼动仪等,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则主要是广告公司或其他企业、公司中负责广告的部门。

4.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水平,教师是关键。应用心理学是一个在社会实践和文化变迁中发展较快的专业,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理论与技术产生[6]。所以,专任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不仅需要在专业指导实践中锻炼,更需要经常参加较新的实践技能培训。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基础上,让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建立一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同时,聘请行业高级人才为兼职教师,补充在职“双能型”教师的不足。

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探索并实践研究性教学法、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应用心理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若不及早进行专业建设,情况势必继续恶化。当然,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对于新办应用心理学专业来说,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克服同质化倾向,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挂钩,真正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1]任其平,黄警钟.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改革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27-30.

[2]高立群,彭聃龄.“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49-56.

[3]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R/OL].[2013-04-01].http://www.ahgj.gov.cn/104/view/1630.

[4]曾莉,熊丽娟.关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反思[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7):113-117.

[5]孟维杰,张晓书.基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1):141-144.

[6]鲍谧清,韦洪涛.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J].继续教育研究,2011(5):134-136.

猜你喜欢

黄山心理学毕业生
黄山日落
伤心的毕业生
《登江阴黄山要塞》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黄山冬之恋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