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表达特征解析
2013-09-19米恩广
权 迎,米恩广
(1.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2.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坡芽歌书”作为人为创造之物,凝结着壮民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创造者以事物特性为基础,分类和选择事物的种属,并以一定的方式将实物予以加工和表达,完成了歌书外观的呈现,使81个符号直观、形象地跃然布上。歌书符号的生成不是壮民凭空想象的结果,而是以生产、生活中的实物为素材,通过对事物的分解和组合而完成,并利用物象之性,或赋、或比、或兴事件之梗概、情感之变化和情节之发展,实现了壮民的情感表达。而且作为壮族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物,“坡芽歌书”至今仍在壮民的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这些原始古朴的图案符号虽不如现代的艺术作品精美,但因其创造、使用的自发性和独特性,是壮族群体智慧的结晶,深深打上了壮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无可复制性。
“坡芽歌书”是壮民以仙人掌果实汁液为颜料,以当地自织的土布为画布,以生产、生活中的实物为素材的创造物。壮民的巧妙加工,使81个符号栩栩如生地呈现了清晰完整的画面,阐释了一对壮族青年的爱情故事。从第一个符号到最后一个符号,壮民利用不同物象,使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展现情节发展,呈现不同涵义,表达不同情感,是壮民智慧和创造性的集中展现。见图1。
图1 坡芽歌书
一、具象与概括
壮民通过对原生事物的忠实描绘,使“坡芽歌书”符号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方便了受众对符号传达信息的理解,实现了符号的具象性,体现了歌书符号原始古朴的特点。在符号形态上,“坡芽歌书”诸多符号都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写,真实地反映了实物的典型特征,相比当下的艺术作品显得拙朴,然而正是这些自然、本真的表达,体现了其难得的质朴与纯真。且正是这些形态简单、形象,取自生产、生活及人自身的符号展现了过去壮民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壮民的具象思维和表达方式,如符号18一棵白菜、19三角灶、37笼中鸭、39一双筷子、40油灯等,通过对事物典型特征的忠实描绘,凸显了事物的特征,实现了符号“形式”和“内容”的整合。
通观“坡芽歌书”符号整体,具象表达在单体符号中更为明显,一方面因其构成物象单一,一般都能忠实反映符号本原物的特点,实现见形知义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对符号本原物显著特征的描绘或细节刻画来呈现符号形态,实现了符号的可读性,其对应的涵义也较为简单,方便受众接受。如符号1月亮,通过对一轮弯月的描画,并通过方向向右来指示时间;符号9开口笑,以嘴角上扬的细节描写人物笑的状态,表达高兴心情;符号25棉篮,通过中部系绳的细节描画呈现了棉篮的直观形象;符号43丝裤,呈现了平头、阔腿的壮族服饰特点;符号66一间房,呈开字形,为壮族古老的建筑形象,当前坡芽村中“老人亭”,正是这种建筑形式。通过这些符号,我们可以大致知晓符号所要表达的意向范围,或是符号本身,或是符号的“隐喻”,是壮民以熟悉的形象之物来表达抽象、复杂的情感。此外,这些符号的原生之物均来自壮民的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有着不同关联,是壮民物质和精神需求的重要来源。
符号是物象的外在显现,其形象逼真是其要旨,“坡芽歌书”也不例外。然而除此之外,因歌书符号与歌曲一一对应的关系,使歌书符号在具象之外,多了对歌词、对情节的关照。基于此,壮民利用符号的形态来实现对歌词意境以及人物情感的阐释,以直观的符号来表现青年男女感情发展状态,以及歌词所要表达的涵义。如以符号14流泪的形象来表达男子见不到女子的伤心、难过,以及对女子的思念之情;以符号28流血的手、29晕死的人等,来表观因男女双方对彼此过度的思念而引发的症状。壮民将歌词大意融合在直观符号中予以呈现,既实现了抽象之情感的具象之表达,亦解决了年轻一代山歌教育时记忆和情感传达的困境。
二、类比与指示
“比”以两种事物的相似和共通性为依据,而且喻体比本体事物更为鲜明、生动、浅显,易被接受,有助于人们的联想与想象。“坡芽歌书”符号原生之物均来自壮族的生产、生活,囊括吃、穿、住、用、行,是壮民熟知的事物,用这些事物来表达壮民的情感,不仅易于接受,而且鲜明的形象与真挚的情感相连接,也是壮族山歌文化的精髓所在。
通过歌书符号与其对应歌曲的了解可知,以符号直观形象来类比丰富山歌意境与情感的符号很多,如符号5鹧鸪,鹧鸪为南方留鸟,好唱,尤其是繁殖季节,各山头此起彼伏,反复啼叫,独特的洪亮而刺耳的鸣叫,啼声极似“行不得也哥哥”,在此用鹧鸪形象来类比男子的歌声,形象而生动;符号12油蚂蚱,通过油蚂蚱好看的外表,红红的嘴巴来比喻姑娘的漂亮,表达男子对其的爱慕之情;符号19三角灶,三角灶是壮民生活中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器物,具有和人天天伴随的特点,在此,用三角灶来比女子,以表达想与男子天天相见的感情;符号21青冈树,青冈树具有不易落叶、常青之特点,在此用青冈树叶子嫩生生来暗喻男女之间的关系还为时尚早,还未到谈婚论嫁的时候;符号22野生龙眼果,龙眼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人想要又难以得到之意,以此来比喻男子对女子爱慕却无法触及的无奈之情;符号37笼中鸭,笼中鸭的特点是被关着,没有自由,运用这一物象的特点来类比女子的命运不好,没有自由;符号38沙梨树,沙梨树的果实酸涩,壮民一般只用来做泡梨,不直接食用,在此用沙梨树来比男子的命运苦涩悲戚。“坡芽歌书”类比的表达很多,体现了壮民的类比思维,实现了事项的陈述,情感的抒发。
基于“坡芽歌书”符号记忆歌词的实用目的,使符号的表达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壮民通过符号的方向和结构等细节来表达不同的内涵,虽然有些符号的物源是同一事物,但是因其方向或与事物的重构,从而表达了不同的涵义。如符号1月亮,这是一个明确指示时间的符号,从其形象来看,是一轮弯月,直观明了,但是从弯月的方向来看,结合月相知识,则应属于下弦月,正符合壮民对歌的时间和过去的生活状态的表达。符号10和11都是枫叶,但是因为方向的不同而对应着不同的歌词,表达了不同的涵义;符号34、35通过同一事物紫梅的不同组合而表达了男女主人公恋爱关系的不同状态,异向的紫梅表示男女关系还处于试探阶段,而同向的紫梅则表示男女对彼此已有所属,完成了对对方的试探,决定在一起。
三、分解与重组
剖析歌书符号的原生物可知,有些符号有着相同的物源,但是因其与其他事物的组合与重组而表达不同的内涵,形成不同的符号,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相结合的造型表现。物与物的组合,如同类事物的组合,以符号方向的凸显来类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或状态;通过不同事物的组合,来陈述事实或类比人物的关系。人与物的组合,来呈现人物状态,从而表现其深层情感。人与人的组合,来呈现人物之间的关系状态。通过不同事物的分解与重组,构成了歌书符号结构的多样性,既有单一物体与人物符号,又有这些单一符号重组而成的合体符号,方便了意义的传达,实现了歌书意义的完整。
通过不同事物的分解与重组,重组后的符号其意义更加丰富,内涵远比单一符号深远。如单体符号46草鱼与合体符号55笼中鱼,这两个符号有相同的原生物——鱼,但是因鱼网的加入,而使后一符号意义更加丰富。符号46将姑娘比作鱼,人人都想钓上来,比喻姑娘的魅力;而符号55则是利用鱼笼与鱼的关系(束缚、囚禁的关系)来反比男女之间的关系,一方不情愿,女子主动地将手牵过来,来争取与男子的幸福生活。因此,壮民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对不同事物进行分解、重组,从而产生新的形象,既实现了视觉上的审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又实现了内容的清晰表达。
“坡芽歌书”符号以原始、古朴的造型图案,呈现了视觉直观的形式美;通过简单的线条、明亮的色彩、意象的表达勾勒出不同的视觉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运用具象、意象、抽象相结合的表达手法呈现了81个形态各异的符号,具有独特的质朴和整一之美。因符号与歌词的一一对应关系,使歌书符号具有明确的意象之美,而且符号的创造表现了壮民以直观形象来表达复杂感情的睿智,是他们独特思维方式的具体展现。
此外,歌书作为壮族古老的文化遗存物,具有丰富的内涵之美。主体之人——壮民通过符号表达与天地化生的生存之道;符号不仅是壮文化展演的重要窗口,而且是壮民经验与社会事实的枢纽,是壮民调适内外部关系的渠道〔1〕。符号的产生与使用,一方面使壮民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淋漓发挥,人性得以完全的滋养与发展;另一方面符号所囊括的经验和知识,构成为壮文化的“百科全书”,实现了壮文化扇面的丰富和流传不息。
虽然“坡芽歌书”产生的最初目的因时空的阻隔我们已无从探寻,但是歌书以直观形象表达复杂情感的方式却为后人提供诸多有益的启发。在壮民看来,歌书符号是提示歌词的手段,符号的价值在于辅助记忆歌词,这是其实用价值所在;但从歌书符号生成方式来看,其背后蕴含的世界更为丰富,其价值也更为深远。符号创生后符号系统的生成,将原生之物、符号和衍生之文紧密联合,滋养着壮民的生命成长与精神发展,且这一符号系统不仅“有‘形下’世界(经验生活中的具体事象)的信息,而且涉及‘形上’世界(超验的本体世界与大全世界,如宇宙生命及其生命本原)的信息”〔2〕,构成和丰富着壮文化的扇面。
〔1〕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酝〕.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7.
〔2〕陈伯海“.言”与“道”: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J〕.文艺理论研究,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