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初探

2013-09-19尚改萍王东吉张翠英李淑芬李旭炯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章节教学法教学模式

尚改萍,王东吉,张翠英,刘 燕,李淑芬,李旭炯

(长治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和临床密切相关的重要医学基础课。因为只有在掌握了人体正常的活动规律,才能更好的理解异常的生命活动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才会有更清楚的认识。如何运用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1969年首创于加拿大McMaster大学,随后的30年间PBL教学法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1],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式[2],并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其教学特点: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倡导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颠覆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从原来的重知识传授,变为重能力培养;将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有机结合,从单一课程的学习变为多学科知识融合过程。近两年来,我们在康复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中,实施了以PBL的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我校2009级(32人/班)和2010级(31人/班)康复本科专业的各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一个班作为PBL实验班,另外一个班作为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两班的教材、授课内容均无差异,同一章节由同一位老师任教。实验班根据学号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组5-6人,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

2.方法。由于生理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完全自学难度较大,而且在时间上也不允许,因此在应用PBL教学模式时,选择了部分章节进行实践(血液、消化和吸收、内分泌生殖),具体过程如下:(1)设计问题:凡是参与PBL教学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内容,准确把握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结合学时安排,精心设计出若干既贴近生活实际或临床实践又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或病例,经集体讨论后通过。(2)查找资料:提前两周将问题发给学生,并提供部分参考教材名称、文献目录,所有问题均需涉猎,但每个小组必答题1-2个,由小组长安排,每组成员到图书馆或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经小组讨论后,准备5-6分钟的发言稿或课件。(3)课堂讨论:在课堂上,按设计问题的先后顺序,教师每组随机抽取一个学生进行汇报,其中不仅包括必答题的答案,而且包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疑惑。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组织全班对该组汇报情况进行讨论,大家自由发言,相互辩论,对分歧较大、模糊不清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适当提示,积极引导,必要时给予讲解,从而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4)教师总结:最后教师就全班每组的表现客观地评价,找出不足与偏差。然后针对本章节的内容,强调重点,分析难点,从而使学生们对整个章节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

3.问卷式调查和考核。课程结业后进行考试,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

4.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整理后,应用SPSS 13.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2009 级和2010级两届学生PBL组和对照组成绩比较(见附表)。

附表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比(±s)

附表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 别 2009级 2010级PBL 组 82.4 ±6.7* 83.1 ±6.1*75.2 ±7.0 74.6 ±7.7对照组

2.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进行PBL教学的两届学生共发出问卷调查63份,收回有效试卷63份,问卷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对PBL教学法持肯定态度,其中88.9%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85.7%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95.2%认为能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76.2%认为增加了相互合作和沟通能力;90.5&的认为查阅资料的能力增强;84.2%认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81%的认为该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

三、讨 论

1.PBL教学法的优势。从上述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对PBL教学反馈意见来看,PBL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施PBL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课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查阅资料,寻求答案。在随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争辩,最终使学生在分析问和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习兴趣及主动参与程度,许多学生希望在更多的章节中进行PBL教学。

(2)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及相互合作精神:PBL教学法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从对问题答案寻找开始,小组内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不同角度查找收集资料,到小组内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再到课堂上代表小组的个人发言,小组间的相互讨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同学之间相互了解,融洽了人际关系,而且有助于相互合作精神的培养。

(3)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及创新能力的培养:PBL的教学思路是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3]。在收在集资料和查阅文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本专业丰富的知识,而且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由此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利于新知识的理解、领悟和积累。通过小组的讨论,与老师的双向沟通,不仅巩固了问题涉及的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有新认识、新观点及新思维的产生。

(4)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PBL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讨论前教师是策划者和组织者;在讨论中,教师是倾听者和点拨者;在讨论后,教师是点评者和总结者。它不仅要求教师熟练地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且具有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能随时调节掌握课堂气氛,一旦学生遇到困难或难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以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讨论结束后,能客观评价不同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针对章节的难点、重点进一步强化,让同学辨明是非,掌握知识。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自己,拓宽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2.PBL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依赖性较大,自主学习能力弱一些,在实施PBL教学中12.7%学生感到不太适应,认为在自学和查资料中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远不如在相同的时间内经传统教学模式获取的信息多。所以在早期开展PBL时,问题的难度要适当,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还有在教学中,教师虽然精心准备,有时难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若教师不能根据现场讨论及时做出调整,不能做到计划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再者班级人数不易太多。在各高校扩招形势下,受师资力量所限,全部采用此模式教学,在医学院校还有一定困难。

尽管PBL教学法存在一定的限制,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全面完成高等医学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性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1]曹 博,程 志,曹德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7(7):1-2.

[2]王庭愧.面向未来培养卫生职业人才[J].医学教育,2005(3):95-96.

[3]陈 放.PBL教学法中师生角色的定位及思考[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2):447-448.

猜你喜欢

章节教学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