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烯利熏黄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2013-09-19刘聪聪韦建玉李永富汪少波蔡联合

作物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烤房乙烯外观

刘聪聪,韦建玉,李永富,汪少波,蔡联合,刘 京

(1湖南省烟草公司邵阳市公司,邵阳422000;2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530000)

烟叶烘烤是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烟叶内部进行着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的过程[1]。通常就是通过人为地调控烟叶烘烤过程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条件来调控烟叶生物化学变化的强弱行止,以获得优质烟叶[2~4]。本研究则是通过乙烯利熏黄技术对烟叶烘烤过程的生物化学变化的强弱行止进行更有利的调控,以期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和烟叶工业可用性。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试验地点在隆回县六都寨镇张家村。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87。规范化栽培,烟叶成熟采收。试验烤房两座,其中处理(T)烤房在烟叶装炕后,将乙烯利的水溶液用塑料盆盛好,置于烤房内间墙下,关好门窗,点火烘烤。对照(CK)烤房采用清水作对照。均实施常规烘烤,烤后将样竿下炕,称干重,进行烟叶外观质量分析和烟叶分级,并取X2F、C3F、B2F各1 kg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评吸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烤后烟叶外观质量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比较,乙烯利熏黄处理烟叶外观质量有较大改善,集中表现在成熟度提高,颜色多橘黄,油分多等品质因素提高。

表1 各处理烟叶外观质量

2.2 烟叶分级结果

由表2可知,乙烯利熏黄处理的上中等烟比例高于对照3.1%,主要是由于处理的上等烟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

表2 烟叶分级结果(%)

2.3 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乙烯利熏黄处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4.94%和26.92%,均相应表现出高于对照的32.71%和26.65%,化学成分向协调方向发展,有利于烟叶内在质量的提高。

表3 烟叶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2.4 烟叶评吸质量

各处理单料烟叶(C3F)经广西中烟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分析、评价如表4。

表4 各处理单料烟叶评价表

由表4可知,乙烯利熏黄处理烟叶香气质较好,柔细度、甜度提高,余味更舒适,整体内在质量提高。

2.5 烟叶烘烤历时及能耗成本

由表5可以看出,各部位烟叶的烘烤历时都是乙烯利熏黄处理少于对照,下部叶烘烤历时缩短了8 h,中部叶缩短了11 h,上部叶缩短了21 h。这主要是因为乙烯利熏黄处理促进了烟叶的变黄,促进了叶内物质的分解转化。另外,单位能耗成本都是乙烯利熏黄处理低于对照,这主要是因为缩短了烟叶烘烤的时间。

表5 烟叶烘烤能耗成本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对常规栽培条件下烟叶烘烤的乙烯利熏黄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烟叶烘烤过程中,进行乙烯利熏黄的化学调控,促进了叶内物质的降解、转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烟叶烘烤变黄定色的时间,降低烟叶烘烤成本,增加产值,而且可以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和工业可用性。这项技术对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烟叶烘烤是切实可行的。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把握好烘烤时间的长短,不能一味追求缩短烘烤时间,目标应该是不仅把烟叶烤黄,而且要把烟叶烤香。

[1] 聂荣邦.烤烟栽培与调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5-138.

[2] 聂荣邦.烟叶烘烤特性研究 Ⅰ.烟叶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与品种及烟叶着生部位和成熟度的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90-292.

[3] 李春艳,聂荣邦.烟叶烘烤过程中部分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5,19(1):66 -68.

[4] 李春艳,聂荣邦.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J].作物研究,2007,21(2):82-83.

猜你喜欢

烤房乙烯外观
内循环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形态变化及烤后质量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不同能源烤房对烟叶的烘烤效果
乙烷裂解制乙烯产业大热
方外观遗迹旧照
四种不同燃料密集烤房的应用研究
云烟-12型四层密集烤房的烘烤性能及其烘烤效果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