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国内运用的研究与启示

2013-09-18孙文斌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19期
关键词:名校公开课精品

□ 孙文斌

一、研究背景

网络公开课,是指以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为代表的美国知名高校在网络上开放提供相关课堂实录视频,以回报全世界求知者的资源共享方式[1]。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被誉为优势教育资源对个人自修的馈赠。

名校网络公开课由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发展而来。200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发起的开放课件(OCW)项目引领之下,本着高校应服务于社会的理念,知名高校纷纷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加入到网络课程资源共享这一运动中来,为更广泛的群体服务。目前,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数量丰富,麻省理工、耶鲁等一流高校发布的网络公开课资源都在4000门以上,涵盖了几乎所有学科[2]。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传播,网络公开课于2010年初借“美剧翻译组”的翻译推广工作开始席卷中国[3]。作为开放教育资源的一种最新教育资源形式,网络公开课以其自身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课程名称如“公平与正义”、“怎样面对死亡”、“幸福课”等与授课教师独特的授课方式瞬间抓住了高校学子的兴趣,有些高校甚至出现学生逃课去淘课的现象。

我国也于2003年提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旨在实现国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影响,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以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和师生评价遴选、社会力量参与推广为建设模式,整体规划、择优遴选、分批建设、分批上网[5]。2011年11月9日由教育部牵头、我国高校制作推出的首批本土“网络公开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我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已有310门课程完成上线。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拉近了国人与世界较高水平教育的距离,使国人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学过程等产生新的认知。将国外名校优质共享资源有效地利用于我国高校教学实践之中,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目前,关于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相关研究比较少,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对网络公开课的制作技术、流行原因、产生影响以及体系引入等方面,对用户群体了解应用的现实状况以及使用方面的需求,对国内高校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影响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以国内四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我国大学生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使用现状与需求,并结合国外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经验与教训,为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寻求可参考的途径,为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有效推广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综合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公开课”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大学生在网络公开课方面的使用与需求状况并探寻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笔者根据文献研究提出了变量结构,设计了“大学生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使用现状需求”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共31组问题,其中30组封闭性问题,1组开放性题目。四个维度分别是:填写者的基本信息、网络公开课知晓情况、使用情况和使用需求。问卷设计如下:

1.基本情况维度的内容包括:学校、性别、年级、地域、信息素养情况、学习成绩等。

2.知晓情况维度的内容包括:是否知道、知晓途径等。

3.使用情况维度的内容包括:是否使用、接收设备、使用方式、感兴趣的课程、最喜欢的课程、主要目的、访问频率、常用网站、观看数量、选择依据、流行原因、面临障碍、收获心得、受益情况、对传统课堂的影响和冲击等。

4.使用需求维度的内容为:是否希望网络公开课进入正式课程体系、其他资源的需求、期望的视频时长、期望得到的支持等。

(二)样本的选取与实施

为使调查分析更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选取了不同地理方位的四所学校即内蒙古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尽可能兼顾到地域差异,学生所在年级涵盖大一至大四年级,可供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使用上的差异。调查采用了现场填写问卷以及通过电子邮件填写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后期综合运用SPSS18.0、Excel等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此期间,共收回问卷231份,其中有效问卷数219份。

三、调查结论

(一)知晓维度方面

“知晓维度”方面,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被调查学生中的知晓率达91.3%,知晓渠道以老师、同学、朋友的推荐为主要渠道;搜索引擎、国内公开课网站、社交网站、学科专业网站也是了解网络公开课的重要方式(如图1所示)。

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对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知晓率非常低,知晓并观看过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比例只占被调查大学生的20%,这种较大反差应引起教育部门与相关机构的关注和重视。

图1网络公开课知晓途径

(二)使用维度方面

1.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77.6%的大学生使用过网络公开课,总体使用率较高,但是因性别因素、年级层次及信息素养水平的不一导致在使用的频率上有显著的差异性;在观看和使用网络公开课的频率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偶尔”使用网络公开课的占比为55.7%,使用情况总体上较不稳定。在媒体选择上具有统一性,94.6%的大学生通过个人电脑观看,且大部分选择在线观看,这一特性对校园网络提出了较高要求。

2.收看平台

图2观看网络公开课的平台

调查发现,网易公开课网站在所有观看平台中居于首位,近一半的人访问网易公开课专区,远远高于其他网站。此外,还常用百度视频、优酷、新浪等三种视频平台来观看网络公开课程。而通过访问国内专门的开放教育资源网站如“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ore)”、“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网站”、“国外名校网站中的网络课程”、“中国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等的人数所占比例非常低;80%的受调查大学生没有观看过国内高校推出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甚至不知晓这方面的信息(如图2所示)。“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ore)”作为将世界开放教育资源引入我国的专业性网站,于2003年就已经成立,已经历了10来年的发展,却很少被访问,令人遗憾之余,让人不得不对国内开放教育资源相关网站建设与发展走向表示怀疑和担忧。

3.内容选择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观看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为主要目的,他们选择课程的依据多以兴趣为出发点,课程精彩而富有吸引力、富有魅力的任课教师是网络公开课赢得欢迎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名校名师风采及新颖的课程教学方式,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不但充实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多数人表示网络公开课对于自身成长及未来发展有较大帮助。

从大学生选择的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科目来看,排名靠前的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科目均为具有西方人文特色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新颖知识的求知欲与为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所作的主观努力。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将课程的选择与自己的专业课程之间进行联系,例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较多选择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等课程。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最广的3门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分别为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哈佛大学的《公正与正义》、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这些课程均为通识课程,是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体验紧密相关而又被国内高校现行通识课程体系设置所容易忽略的内容。在这些国外网络公开课程中,富有人格魅力的教授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那些引起人们困惑、具有现实关照性的话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借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格的任务,这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带来新的思考。

被调查者一致认为,利用好网络公开课将对自身的专业课学习带来帮助。近77%的大学生反映,相关科目的任课老师曾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运用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尽管比率很小。说明已有部分教师开始使用网络公开课为自己的教学目的服务。

4.存在障碍

虽然公开课被大多数大学生所观看,但真正完整看完一门公开课的学生比例并不高。被调查者中67%的人没有完整看完一门课程,完整看完一门课程的人仅占17%,完整看完两门课程的比例为13%,分别有2%和1%的人完整看过三门或三门以上的课程。上述现象表明,大学生观看网络公开课存在一定障碍。

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观看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主要障碍,一是国内关于开放教育资源专门的网站较少,一是校园内部网速过慢。部分受访人表示,因为一门完整的网络公开课通常至少十几节,课程时间过长也会让他们难以坚持看完,很容易中断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此外,下载网速问题、语言障碍、网费流量问题及专业壁垒等都会给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障碍。再有,国内大学生无论英文水平的高低,很少能适应单一的英语听课模式,加之课程中的知识背景、文化差异以及专业名词较多,常会影响到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中文字幕是观看网络公开课必不可少的。

(三)使用需求维度方面

为了解大学生使用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实际需求,改进问题及不足,本文对被调查对象做了使用需求方面的调查。

1.资源设置及获取

调查显示,网络公开课课程视频画面的清晰度高,且能适用多种播放器进行播放,拍摄方面把握了画面美观与场景气氛的统一,视频时长适宜,配有中文字幕,适合大学生的使用需求。

大多数人希望学校能提高网速、降低上网费用,最好能建立包含国内外优秀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视频网站,以便轻松便捷地访问到所需资源。据了解,国内一些大学如重庆工商大学基于校内局域网开设公开课平台,收录国内外名校的优质公开课资源,作为该校讲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校师生可以免费访问优质资源库,这种做法得到了广泛推崇和期许。

2.需求资源内容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多数意见认为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中人文类公开课内容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现实关照性,且注重促进人格塑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工类公开课程在知识的组织上深入浅出、避免过于专业化,使不同专业科类的学生易于理解接受。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够逐步丰富完善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数量和质量,并能够按照课程类型汇总资源,按照知识逻辑做到衔接式的排列同类课程,使之保持一种连续性。

3.资源的利用和组织

调查显示,大学生希望任课教师在平时就注重收集整理与自己所授专业课程内容相关的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适当节点向同学们推荐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作为辅助材料。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做好解读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程的工作,能够随时为同学们解答学习运用中遇到的难点与重点,让网络公开课资源为自身与学生的成长服务。

多数调查者希望能够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内建立专门的讨论平台,使对某门课程感兴趣的同学聆听他人的声音,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促进共同学习与提高。67.6%的被调查者希望网络公开课能进入本校正式课程体系,能够有机会与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授课名师互动交流。

综合上述调查研究,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国内推行过程中,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特征:①政府主导的专项网站未能充分发挥作用。②基础设施滞后限制了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有效传播和利用。③资源的分布散落、归类不同给学习者造成了困扰。④教师的引导推荐作用未能有效发挥。⑤优质教学资源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服务社会值得进一步探索。

四、对更好利用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享校内资源

目前,大学校园内部网速度慢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这主要是由在线用户激增、出口宽带不足以及资源归属地的不同等问题造成的。高校网络属于中国教育科研网,虽然有当地运营商的协助,但很多流量还是依靠中国教育科研网分担,从教育网访问运营商网络的资源的过程中,两个网络的互联瓶颈便成为影响大学生上网的一个因素。为应对这种状况,高校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出口宽带以缓解压力。宽带应用最多的情况是下载视频和软件的行为,在学校范围内大部分网络公开课的视频,如果下载一次就可以实现校内共享,也可以减轻出口宽带的压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重庆工商大学基于校内局域网设置公开课平台,专门配置视频服务器,全校师生在校园内皆可免费下载资源,且快捷流畅地观看。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以将按时间计费改为按流量计费的方式,缓解宽带压力。

(二)建立专门优质资源库,便捷获取资源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运用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关键,其设立的初衷就是让优质资源为更多的社会成员享用。这些资源对于教师来讲,可使其在备课时多了参考资料和扩充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而言,则可以开阔视野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技能。而大学生有效观看利用网络公开课是以能否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为前提的,目前不同的网站平台收录的资源不尽相同,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网站中也常有不同的课程名称和分类,这给学习者造成了困扰。如《哈佛:幸福课》,在网易网络公开课平台中是划入心理学类,而在新浪公开课网站中则将其划到其他类。虽然这些看上去并没太大的区别,只是一门课程换个说法,却会对学习者检索课程造成困扰。对此情况,最好能创建一个专门的优质资源库,将分布于各校的优秀网络公开课程全部汇集到特定网站中,并将之按科类区分呈现出来,同时设置最新的国外网络公开课资源推荐,就可避免学习者在检索课程中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三)发挥教师引导推荐作用,有效利用资源

网络上的资源并不能完全替代大学教育,自主听课固然重要,但是忽略了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竞争交锋,看视频资料就会跟看一部电影一样无多大区别。绝大部分受调查者表示,有效利用网络公开课非常有利于专业学习的提高,而有效利用离不开任课老师的有效引导。作为任课教师,要在平时多注意搜集与自己所任课程有关的网络公开课资源,将相关程度高、可利用的课程,推荐给学生作为课外学习的补充和延伸。与此同时,要细致把握自己所推荐的资源、资料,能做到提供重点难点指导,及时解答学生使用中的困惑;贴近学生实际,多组织一些基于网络公开课相关内容的讨论,开展线上线下的多重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网络公开课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发展。

(四)做好本土化工作,使资源真正为我所用

调查显示,67.6%的大学生希望网络公开课进入本校课程体系,反对的有3%,足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公开课内容的重视程度。但是在推广借鉴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简单地把网络资源放在课堂上,或简单的组织一下,而是要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受众范围,使更多的群体能够享用;要探索线上线下双重双向互动模式,完成答疑、交流或咨询;要以提高能力为导向,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公开课虽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学习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机会,但是这不能作为我们的终极目标。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虽然由一流大学的一流学者所讲,且大多课程是基础课程,但在内容方面如何与中国大学生的知识背景相互衔接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五、借鉴西方经验,建设好精品视频公开课

解决大学生合理利用、吸收网络公开课的问题,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建设自己的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及其平台。据了解,目前,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开始探索线上、线下教育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和简单照搬相比,接地气的原创更符合实际需求。最重要的是,通过借鉴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建设经验,改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加快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公开课建设的途径。

(一)更新思想观念,高校应服务于社会

世界名校公开课以网络共享的方式向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同时,也在凸显着名校自身特色,打造名校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输出了知识,也输出了自己的影响力[6],而国内高校却忽视了这种有效便捷的宣传。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必须要认识到,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使知识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分享,覆盖广泛的人群,同时也有助于将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因此,要建设出高品质、有社会影响力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高校必须更新理念,深刻认识到其建设的重要性,在知识共享与产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点,加快落实,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高校亟须打破理念障碍,切实担负起服务社会、传承创新的重任。唯有这样,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才能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革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两个方面。授课内容来说,在内容选择上贴近学生兴趣和需要,巧妙地将其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就授课方式来说,课堂始终处于开放探讨、交流思考的过程中。国内教师唯有不断提高授课水平才能适应学生学习自主权不断增强带来的需求。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优秀的学者和研究者,把握教学规律,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在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需改变传统刻板的教学模式,转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氛围开放、生动、有感染力。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标准答案及一元化的评价标准,而是实施多元评价、包含多种答案,更多的基于探讨性质,注重鼓励自由表达、创新思考,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共享学习合作成果,使课堂始终处于开放探讨、交流思考的过程中。综上,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教师要选择组织好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探讨,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充分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讨论、从容表达交流。

(三)制作过程精益求精,保证视频质量

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前期拍摄以及后期编辑的过程中,多聘请专业团队设计制作,花费很大人力物力成本将课程做得精益求精。虽然精品视频公开课在制作上欲与国外网络公开课的视频效果看齐,但还是有些方面做得不够,比如摄录编辑宽泛而不精细、环境展示缺乏形象生动、内容设计忽视接受者的兴趣需求等,使得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特色未能充分挖掘出来。对于需要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传播的精品公开课程来说,课堂的拍摄效果非常重要,应充分体现课程的现场感,尽力捕捉激烈的论辩交锋、精彩的观点碰撞、传神的动态或者表情,如此才能让观看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事实上,国内已有不少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如果经过精心提炼、打磨、包装,是完全有可能和国外世界知名高校的网络公开课相媲美的。

(四)定期更新视频内容,保持课程吸引力

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大多设有专门针对公开课制作、发布、维护、更新的部门以及相应工作人员,同时保持与外界社会的不断交流,以便接收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更新和发展,从而保证网络公开课资源的质量与数量。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上线课程达310门,涵盖文史哲学、经法教、理工农、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各个门类。这些课程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部分高校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初期非常积极,经过认真申报课程、完成任务建设、参与评审课程一系列进程,在获取精品资格、拿到项目和资金后,就忽视了后续的教学应用工作,导致许多精品视频公开课缺乏维护与更新,更甚于个别课程还停滞在评审当年的状态。鉴于以上情形,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站的更新维护工作,将科技发展、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前沿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保持一定的内容更新比例与更新速度,加强课程的后期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使精品视频公开课避免沦为高档的摆设,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受益。

(五)做好推广建设工作,提高自身影响力

网络公开课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投入大成本贵,仅靠大学自身力量难以获得持久的运营。从国外网络公开课的建设及运营经验看,政府以及其他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非常关键。首先,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必须动员政府引导和扶持下的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探索建立一种政府支持、大学主导、社会参与、开放竞争的公开课建设机制。其次,对于学习者关注的学习成果认证问题,也应积极探索合理的认证机制,以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和终身教育体制要求相统一的目的。再次,从调查来看,大学生对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知晓程度远远低于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知晓率,由此在高校以及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宣传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有必要综合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或一线教师授课时的推广介绍。最后,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对外推广方面,也应借鉴国外网络公开课的传播经验,制作多种语言版本,打破语言上的障碍,使中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纳入到教育全球化的过程中,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

]

[1]http://baike.so.com/doc/5403396.html

[2]潘凌,王国锋.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8).

[3]黄艾禾,陈薇.开放课启示录[J].中国新闻周刊,2011,(12).

[4]贾义敏.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事实意见,2011.

[6]吴柏安.网络淘课族折射成人教育缺位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名校公开课精品
名校介绍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第一次公开课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赶集挑名校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