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的必要途径

2013-09-18王浩

中国水利 2013年5期
关键词:石羊河绿洲用水

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

石羊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由此形成的绿洲,是防止北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汇合,拱卫河西走廊东部的重要生态区。流域内年均降水量不到200 mm,而蒸发量高达2 600 mm,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干旱指数最高达52。近20年,流域人口增加了33%,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30%,国内生产总值翻了约6倍,而水资源量反而减少了约1%。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的加快推进,石羊河成为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

“人工绿洲单位面积耗水量是天然绿洲的三倍,因此每增加一单位的人工绿洲面积,就要相应减少三单位的天然绿洲面积。”

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总量大体稳定,灌溉面积扩大,人工绿洲耗水增加,必然导致天然绿洲用水减少。由于人工绿洲单位面积耗水量是天然绿洲的三倍,因此每增加一单位的人工绿洲面积,就要相应减少三单位的天然绿洲面积。人工绿洲的无节制扩大即意味着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以至于水资源利用量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导致青土湖消失,地下水水位下降,河流断流,土壤包气带加厚,土壤含水量下降,地表植被生物量减少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进行西北干旱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键

根据2003年统计,民勤盆地绿洲面积约1 313 km2,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289 km2;现状民勤盆地超采2.96亿m3,其北部湖区生态已濒于崩溃,部分群众不得不移居他乡,沦为“生态难民”,“罗布泊”现象已经局部显现,民勤绿洲的消亡,将会危及中游绿洲甚至河西走廊大通道的安全,会影响到整个西部地区的健康发展与稳定。所以,石羊河流域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全局性问题,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彻底解决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的必要途径,也是石羊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

解决上述问题,进行西北干旱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键。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有二:一是保持水量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水土平衡,使水生态系统完整健康;二是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持人水关系的和谐。具体说,就是要限制外延式的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提高国民经济系统的用水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减少经济用水总量,保证生态系统的最小用水。

未来石羊河流域人口还要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还要进一步提高,人均灌溉面积要有所下降,水资源将更趋紧张。因此,调整经济耗水与生态耗水的比例,调整农业用水与其他用水的比例,提高用水效率,将有极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006年2月,甘肃省启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2007年12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截至2011年年底,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2.796亿m3,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0.887亿m3,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逐步得到有效遏制,盆地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干涸51年之久的青土湖形成了约10 km2的水面,湖区植被逐步开始显现生机,近期治理目标基本实现。以上为建设西北干旱地区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域创造了优良条件。

“要限制外延式的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提高国民经济系统的用水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减少经济用水总量,保证生态系统的最小用水。”

面向生态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要点

有限的绿洲是内陆河地区经济与社会的载体,支撑绿洲生存的基础是水资源,绿洲内地表水—地下水转化频繁,生态系统垂直分带明显,决定了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模式。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追求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三个方面统筹规划,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当幅度地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从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看,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以保护绿洲、维护天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的平衡为基本原则。以石羊河流域为例,上游山区为水源地,加强封育保护,保障全流域的用水安全;中游平原绿洲,控制用水、强化节水,加大产业结构特别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用水效率;下游尾闾是绿洲的屏障,建设绿洲防护林网体系,保护绿洲不受荒漠化的侵害,局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试点,减轻环境压力。内陆河开发必须对全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重点是协调上下游用水矛盾,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流域生态。

为此,要改变内陆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过去以修建平原水库为主,今后将在出山口以上修建山区水库以加大径流调节能力,缓解春旱,克服平原水库蒸发损失过大的弱点。过去以明渠排水为主,今后将在明排基础上发展竖井灌排,以取得减少潜水蒸发和控制盐渍化发展的双重效果。过去节水以渠道衬砌为主,今后将在继续提高渠道衬砌率的基础上更多发展田间覆盖和小畦灌,以适应干旱区高强度蒸发的特点。过去以地表水供水为主,今后将注重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加大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过去灌溉农业的发展以扩大面积为主要方式,今后将更加重视中低产田改造,同时改变相对单一的种植结构。

在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节水型社会。在农业用水基本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满足区域粮食自给。积极扶持节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制订鼓励节水的经济措施和行政措施。

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并确实保障还林还草措施的可持续性。对石羊河下游等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要适当安排抢救性生态保护工程。

鉴于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本底条件和未来的发展态势,适当地考虑跨流域调水也是必要的。

石羊河流域治理中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做法

以水定产,生态优先。干旱缺水地区应制定以水定发展格局,以水定灌溉面积,从生产力布局和发展模式层次上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础,从水资源和生态条件出发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

规范管理,细化条例。为加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重点治理工作,甘肃省成立了石羊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为重点治理工作省内最高管理机构,流域内地方政府具体承担和实施各项综合治理工作;按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精神,甘肃省先后颁布了《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调度管理办法》等,武威市近年相继出台《水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行业用水定额》等制度,加快水权市场建设,建立乡、村、社、井四级水权明晰台账,为用水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建立全过程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地方各级政府责任人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资金、建设任务、下泄水量(蔡旗断面)、削减地下水开采量四挂钩原则,制定责任追究细则,明确责任追究对象、内容和方式,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最主要的指标。

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应注意的环节

首先是调整产业结构,遏制水土资源的外延式开发。压缩农业总用水量,保障最为必要的生态用水,保障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用水。石羊河流域的生态恶化,实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问题,治理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遏制水土资源的外延式开发。石羊河流域最大的产业部门是农业,农业用水均占到其总用水量的86%以上,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流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均与中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通过发展中小城镇供水,可以有效提高石羊河流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资源保障程度。通过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推进,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控制流域总耗用水量,把挤占的生态用水退出来,从不断挤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传统发展方式,向生态经济型的发展模式转变。

第二是完善石羊河流域治理工程体系,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为了切实加快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建设步伐,应加快完成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生态治理与保护工程、生态移民等治理任务,尽快落实《甘肃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调整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进而实现生态好转、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治理目标。

第三是建立流域水循环全过程监控体系,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目前流域还未能实现水资源实时监测及控制,为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建议实施重点用水户取水、输水、用水、排水全过程计量监控建设,重点加强灌区和规模以上非农业取水的监控。统一完善县级水资源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用水计量和统计体系。

要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研究应用面向生态且适应于地表水地下水实时评价、中长期径流集合预报、实时水量调度、水资源应急调度等石羊河综合信息的管理系统平台。进一步做好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对于规划确定的地表水量调度、地下水开采控制等水资源管理措施,要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细化落实指标任务。同时要用制度、法规建立长效机制,特别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项目实施结束后如何加强管理上下功夫。

第四是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节水型社会自觉化建设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由他律到自律再发展自觉的必然结果,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最高阶段,节水理念、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约束等,已经完全融合于社会价值、公众意识与文化体系,政府对于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强制性行政职能逐渐弱化,为公众提供节水信息、措施、技术等支撑性服务功能日益强化。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整体用水文明缓慢形成,公众长期形成良好用水节水习惯,节约用水与保护资源成为公众自身行为需求,进而形成人、水、生态和谐统一,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石羊河治理是一项以生态修复为目标的生态工程,同时也是以改善民生为主的民生工程,可以说石羊河治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几代人的坚持不懈,相信石羊河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引用毛主席一句名言来形容,那就是 “我们正在从事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整体用水文明缓慢形成,公众长期形成良好用水节水习惯,节约用水与保护资源成为公众自身行为需求,进而形成人、水、生态和谐统一,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猜你喜欢

石羊河绿洲用水
中国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综合效应评价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绿洲里的老先生
节约洗碗用水
石羊河流域永昌县地下水及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基于SDI 的石羊河流域中游水文干旱特征研究
沙漠绿洲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撒哈拉沙漠要变成绿洲?
悠悠“石羊”情